枉法仲裁不应规定为犯罪列入刑法

《法制日报》1月2日消息,日前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六草案规定:“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该条得以通过,仲裁人员的头顶将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但也有人认为,仲裁的持久生命力来自于当事[……]

Read more

浅谈未成年人暂缓起诉设置社会义务服务帮教程序

一、未成年人暂缓起诉设置帮教程序的现实意义

(一)未成年人暂缓起诉的必要性。

暂缓起诉指检察机关对触犯刑法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根据犯罪性质、年龄、处境、犯罪危害程度及犯罪情节、犯罪后的表现等情况,依法认为没有立即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必要而作出的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制度。对未成年人案件实施暂缓起诉,主要是因为未[……]

Read more

控制下交付手段初步研究(下)

2007-4-13【大中小】四、控制下交付的风险和争议

任何一项侦查手段的产生与运用都会伴随着侵害人权、伤及社会公众的风险,任何一项新兴的侦查手段的诞生与运用在传统的法律框架内都会带来各种争议与质疑,控制下交付概莫能外。

1.风险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控制下交付的对象均为对社会危害极大的各种违禁品,一旦控制[……]

Read more

毒品案件言词证据的收集与思考

证据是案件的生命,是案件的灵魂,是认定犯罪事实的依据,证据的收集是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活动中的核心任务。证据按其存在和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实物证据是指以客观存在的物体作为证据事实表现形式的证据。包括有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言词证据为实物证据的对称,是指以人的语言陈述形式[……]

Read more

犯罪构成理论:从要素集合到阶层体系

刑法学必须自成体系,……才能保证有一个站住脚的统一学说,否则,法律的运用只能停留在半瓶醋的水平上。它总是由偶然因素和专断所左右。——李斯特

一、本文写作的目标、方法与思路

在浩繁纷复的中外刑法学理论中,存在着种种重要的理论争鸣,比如关于共犯问题,关于解释论问题等等。然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最终必然落[……]

Read more

关于辖区法院刑事裁判文书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2004-2-16【大中小】制作规范的高质量的第一审公诉案件刑事判决书,不仅是从事刑事审判工作法官主要的具体的工作之一,而且是法院提高整体法律文书制作水平,确保公正高效司法的一项具体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最近,海南中院刑二庭在认真查阅了近500份辖区基层法院2001年刑事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后,[……]

Read more

论犯罪与犯罪构成之若干基础问题

「内容摘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犯罪的概念、本质与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犯罪构成、构成要件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沿革介绍,将大陆法系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比较。犯罪构成要件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统一性。理解和论证了犯罪客体作为构成要件之一的[……]

Read more

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作者:黄祥青

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罪是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确立的新罪名。从法条文义角度看,本罪与贪污罪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所有发生在国有公司、企业中的贪污罪,也可以合乎逻辑地概括为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犯罪。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掌握两罪的区别?下面结[……]

Read more

坚持罪刑法定同时还须防止教条

张军

目前,“刑法修正案七”正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从司法界到广大民众都对立法对社会的调整与规制给予了很高的期盼。自1997年颁布实施以来,刑法典已经七次修订,所针对的都是司法实践的具体问题,此外还有更多的司法解释来对刑法条文的适用加以具体、明细的指引,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刑事司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疑[……]

Read more

刑事法视野中犯罪行为研究体系的修正

摘要:对犯罪行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由刑法学和犯罪学来担纲。刑法学把犯罪行为作为构成要件的要素来研究,它以犯罪行为的确定性为前提;犯罪学把犯罪行为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它显示的是概略的、非要件式的行为特征。而实现概略的非要件式行为向确定的要件式行为的过渡,既不是犯罪学也不是刑法学本身所能解决的。对犯罪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