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中国法治30年

“改革开放30年,无非就是两个主轴:一个是市场,一个是法治。而这两个主轴都面临如何理解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很好地来思考:究竟怎样理解法治精神?我认为,在今天,市场经济和法治更多是在和国际趋同。虽然市场经济里面可能还有些经济命脉需要国家控制,但是市场是什么?应该是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同样,法治也应该有一[……]

Read more

《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与第一百六十四第四款的冲突与适用

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检察院诉陈某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

——《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与第一百六十四第四款的冲突与适用、在法定刑以下处罚的适用

【裁判要旨】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应当直接适用《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四款的规定,而不再适用《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关于自首的规[……]

Read more

周光权:刑事案例指导制度——难题与前景

【摘要】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具有使规范明确化、使当事人获得公正感、减轻法官压力、统一法律适用等功能。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在选择案例方面极为用心,但有的案例在重申公共议题、公共政策,有的案例与过去的司法解释完全重复。由最高司法机关强力推进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思路,可能与罪刑法定相抵触,与转变社会中的经济和[……]

Read more

诉讼之前已经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是否需要重新办理

——谈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27条的理解与适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审判实践中,对于公安机关已经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手

续的,在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大多数法院都没有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一般都是对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才予以决定取保候审或逮捕。但也有不少法院受案后即对被告人重新办理取保[……]

Read more

季卫东:法治中国路线图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良好的国家都以法治为基础。因为投资者、贸易者、劳动者、消费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以及企业,无论各自的利益诉求有多么巨大的差异--只有明确地知道行为准则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才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决定。

在这里更重要的是,规则要平等适用于任何人,政府不得偏袒某一方、也没有超越于规则之上的特[……]

Read more

徐潜川:“法治中国”的新意

三中全会于今日结束,并未直接涉及此前传言中的法院中央垂直管理等内容,更具体的还要等着中央政法委的方案,以及两高的司法改革纲要出来。

在今日的公报中,老生常谈之外,“法治中国”是个亮点,要远远强于此前的“依法治国”口号。在前者,法是中国的基本秩序基石;在后者,法不过是一项顺手的工具而已。此外还有“人权司[……]

Read more

奸淫幼女犯罪主观要件探究──兼评《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第19条

浙江新时代律师事务所王克先律师

[内容提要]《刑法》第236条没有明确规定奸淫幼女犯罪需要行为人明知被奸淫对象为不满14周岁的幼女。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刑法对奸淫幼女犯罪是严格责任,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只要被奸淫对象的年龄不满14周岁,行为人就构成强奸罪;有人则认为,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双方自愿发生[……]

Read more

《洞穴奇案》一书的法哲学思考

【摘要】在中国司法进程中,常常出现法律与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价值出现冲突,导致民众对中国立法缺陷以及司法无法体现正义的不满,出现“该判的不判,不该判的重判”的心理,这直接导致法律在社会民众心中的权威下降。法律诉讼的高成本,多程序,低效率使得法律手段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愈发没有市场,社会稳定和法制建设[……]

Read more

李轩:建议从资深律师中选拔法官

“司法部门要善待律师,把他们视为共同体中的一员。”上周六,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律协宪法学与人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轩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建议改革用人机制,从资深律师中甄拔检察官和法官,真正建立包括三者在内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以法治精神培养公民人格
“制度转型的核心是法治转型。”李轩将其[……]

Read more

周大伟:苏力选择的风景

——苏力新书《走不出的风景》读后

两年前就听说,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蒋浩先生要将苏力在各类典礼和会议上的精彩致辞结集出版。在该书正式问世前,我有幸提前阅读了此书正在编辑中的电子版本。我想,自己大概是最早看到这本书原稿的读者之一。最后,苏力给这本新书取名为《走不出的风景》。刚看到题目,好像是一本旅行者的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