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了受贿罪的定义与犯罪构成,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受贿罪的认定也颁布了不少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后,基于某种原因退还或者上交财物的案件。如何妥当地区分其中罪与非罪的界限,是司法机关长期面临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7年7月8日《关于办理[……]
肖中华 赵震:涉嫌受贿案件中“收受分离”情形的处理
刑法将“索取”他人财物与“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作为受贿罪的两种形式。“索取”,从字面上看是“索”和“取”的组合,“索”指求取、讨取,“取”指领取、取得。[1]受贿罪中的“索取”也应该是指行为人向相对人索求并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收受”,从字面上看就是“收”和“受”两个字的组合,“收”指收取、接纳;“受[……]
陈瑞华:刑诉法 一部民权法,而非治民法
为了惩治和控制犯罪,我们需要颁布法律吗?答案是否定的。
刑事诉讼法之所以要制定、颁布和实施,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保护每个国民不受国家公共权力机构的任意侵害。这部法律应将警察、检察官、法官、刑罚执行官员都视为潜在的“侵权者”,而把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都看作可能的“被侵权者”,也就是国[……]
万选才:论教唆犯的处罚根据
目前,学者们关于教唆犯的处罚根据是以各国各时间阶段刑罚价值取向和各国实定法关于教唆犯的规定为基础而进行论述的。毫无疑问,刑罚处罚的前提应当是行为者的行为,而不是其它。由此观之,各种学说间存在一定缺陷。
一、学说扫描:教唆犯处罚根据之观点综览
关于教唆犯的处罚根据,有可罚性借用说、责任共犯说、不法[……]
徐贲:死刑监察官为何反对死刑
5月30日《旧金山纪事报》刊登了一篇介绍加州“死刑焦点”(DeathPenaltyFocus)新任执行主席珍妮·伍德夫德(JeanneWoodford)的文章。“死刑焦点”是一个全国性非营利组织,这个组织成立于1988年,其宗旨是以草根公民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反对死刑的公共理念和有关政府政策。“死刑焦点[……]
黄芳:死刑辩护权在中国面临的障碍及出路
意大利著名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1764年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向世人提出了“在一个组织优良的管理体制中,死刑是否真的有益和公正”[1]的质问以来,死刑存废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刑事政策运动与刑罚改革潮流中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树立了生命权的特殊保护观念[……]
从“兰海冤案”看司法受制于党治
撤销中共“政法委”的非法权力——从兰海冤案看司法受制于党治
王怡
中共政法委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原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干部、四川省“政法委法制宣传中心”主任兰海,因被控贪污、挪用公款罪,于2001年2001年4月17日被拘捕,到2003年7月10日收到维持原判有期徒刑14年的二审裁定书,其间不[……]
谁来保护法官?——谈一名法官的遭遇与待遇
看到这个案例,我首先想起了前不久媒体报道并已获得无罪判决的原河南省平舆县法院院长刘德山。
一个基层法院院长,其从被调查、逮捕、起诉以及无罪释放的特殊经历,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不算惊天动地的故事,还算比较幸运的结局,却道出了一番令人痛心疾首的诘问:一个法院院长竟然可以受到如此恶劣的对待,更何况一[……]
季卫东:建设法治国家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过去一年里,有三件事情对中国未来的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值得特别关注。
三件大事意味深长
研判中国现状与未来走势,有三件事值得重视。
其一,根据联合国数据估测,显示贫富悬殊程度的基尼系数在中国已经高达0.55,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当然,我们不妨参照城乡分治、存在大量灰色收入等特殊国情,对这个计算值加[……]
《监狱法》视阈下的监狱劳动思考
纵观人类社会的监狱史,不同政治体制、国家的监狱发展进程特殊,但一个共同的趋势是从野蛮到文明。监狱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监狱劳动的历史。监狱劳动在当今大多数国家是矫正和惩罚罪犯的重要方法,但监狱劳动绝不是现代化的产物。监狱劳动这一既古老又新鲜的社会现象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值此《监狱法》修改之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