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的基本规则和标志性制度。这项规则由美国于1914年通过威克思诉美国一案正式确立,并在联合国《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处罚公约》中得到明确规定。我国政府于1986年签署该公约,但刑诉法并没有明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离开现场的行为仍应构成逃逸
【案情】
2008年4月19日凌晨,赵某驾一小汽车前往广东途中与驾驶摩托车的李某相遇。因天降大雨、赵某车速过快,加之李某严重占道行驶,致使小汽车后挡泥板拖带摩托车把手,将李某连人带车迅速摔入河谷,造成李某当场死亡、摩托车损坏的交通事故。赵某当时虽已略感到异常,但由于从后视镜中未发现什么,便继续驾车前行[……]
从“刘某杀夫”案看正当防卫
案情2007年12月10日18时30分许,刘某与其丈夫杨某酒后回到家中,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厮打。其间,杨某用手机打电话给刘某的父母,称刘某快要死了,要求他们尽快过来。随后,二人继续厮打。杨某从厨房取来一把尖刀和两把菜刀,持菜刀将刘某左上臂砍伤,菜刀被刘某撕扯到地上后,杨某又持尖刀与刘某进行厮打,刘[……]
侵犯著作权罪认定的两个问题
作者:于同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继2004年12月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之后,在2007年4月又共同制定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司法解释对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标准、罪名认定、刑罚裁量及诉讼[……]
“漏罪”与前罪数罪并罚,是否还可以宣告缓刑?
【要点提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提起公诉时缓刑考验的时间已过,是否还须撤销缓刑,“漏罪”与前罪数罪并罚,是否还可以宣告缓刑。
【案情】
被告人杨某于2007年4月17因交通肇事罪被香河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永清县公安局在[……]
村干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收受财物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余惠璇
【案情】
2005年春节前,承包尤溪县梅仙镇某村水泥路工程的谢某、游某,为了“感谢”该村支部书记程某和村委会主任何某对他们的关照以及尽早拿到工程款,先后给程某送去1万元,给何某送去2000元及手提电脑1台,经某价格认证中心鉴定,该电脑价值8000元。
【分歧】
对于本案程某、何某行为的定性,存在以下[……]
孙某碍于情面擅自将单位15万元行政经费借给他人的行为应定性挪用公款罪还是滥用职权罪?
基本案情:
孙某系先县某局局长。2000年,其老领导出面为儿子季某所办公司借款经商,孙私情难却,将15万元公款批准借给季所在公司使用了一个月。单位会计凭季某公司的借据和领导批示于当天将款汇出。截止案发时,季仍未还该款。
意见分歧:对孙的行为如何定性,主要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
共同占有者私自拿走财物的行为定性为盗窃罪是否恰当?
作者:陈增宝
案情:
2002年6月,被告人王某与同乡张某从原籍来浙江省杭州市打工,为李某看管仓库。仓库有两道门,外面的一道门有一把锁,里面的一道门有两把锁,王某与张某各持不同锁的钥匙一把,李某自己持有钥匙各一把。为方便看管,李某安排王、张暂住在位于两道门之间的一间房内。2003年5月28日晚,王某[……]
索取型受贿罪应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要件
修武县人民检察院李素平
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
交通肇事后遗弃伤者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
刘武波
[案情]2004年9月14日夜晚,曾某开着卡车往市区运送蔬菜,后返回郊区。途经一三岔路口时,由于喝了点白酒,加之连夜开车睡眠不足,不慎将路边一骑自行车的人撞成重伤。由于当时被人看见,曾某赶紧抱起伤者李某放进驾驶室,表示送伤者李某去医院。在去医院的途中,曾某见无人跟踪,便把已昏迷的李某遗弃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