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对象范围的认定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贪污罪的对象是公共财产。根据刑法第九十一条之规定,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物、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物、用于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物。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物以公共财产论,否则不成立贪污罪。1997年刑法在总结实[……]

Read more

自首之被通缉后自动投案行为分析

作者:刘晓辉

笔者认为,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果其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接受审判,即符合自首的条件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原因如下: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包括犯罪被发觉以前投案和犯罪被发觉以后投案,所谓犯罪被发觉以后投案是指犯罪事实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犯罪人尚未被发觉而自动投案,或者犯罪事[……]

Read more

采用暴力、胁迫手段索回、销毁债权凭证行为的司法认定

作者:叶琦

刑事司法实践中,有些债务人为达到消灭自身债务的目的,对债权人使用暴力、胁迫手段销毁或者采用暴力、胁迫手段强行索回债权凭证。对于这种行为,究竟应当如何定罪处罚,理论和实务当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债务人对债权人采用暴力、胁迫手段销毁或者采用暴力、胁迫手段强行索回债权凭证的行为,属于[……]

Read more

先偷盗后敲诈的行为是否适构成数罪并罚

案情:

无业人员胡某因赌博输钱,为偿还赌债,听说挖掘机上的电脑板挺值钱,预谋敲诈挖掘机机主。2007年4月15日晚,胡某携带作案工具螺丝刀一把来到弋阳县湾里乡乐江线边红砖厂,盗走张某停放在此的挖掘机上电脑板一块,让张某无法施工,后以拿钱赎回所盗电脑板对张某敲诈,得赃款6800元。5月18日晚,胡某以同[……]

Read more

“入户”抢劫及其认定的分析

黄其蔚

【关键词】户入户入户抢劫犯罪意图构成

【正文】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在城乡差距还比较大的形势下,乡镇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需进一步完善,贫富差距有扩大化的趋势。近年来,我国侵犯财产和人身权利的犯罪还是比较突出,尤其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由于许多男子入城打工,家[……]

Read more

张某虐待被监管人员行为的行为是否超过了追诉时效

[案情]
1994年1月29日,时任某监狱管教民警的张某对罪犯马子多次进行殴打、体罚,1月30日,马子死亡,经鉴定马子系因患重度支气管肺炎致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

马子死亡后,其父亲马某上访控告至今。期间,司法机关因证据问题始终没有对张某立案。近期,司法机关对张某以涉嫌虐待被监管人员罪进行初查。

[分歧][……]

Read more

入户抢劫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

[案情]

2003年1月16日晚上,被告人徐军与马继中、宋献东、徐洛、葛大旭(均另案处理)等人酒后途径泗阳县来安乡徐园村王庄组王家国家大院时,听到院内有狗叫声,被告人徐军即建议将狗偷走。在砸门以为无人情况下,被告人徐军与携带砍刀的马继中、携带铁棍的宋献东翻入院内,先药狗未成情况下,被告人徐军提议将狗打[……]

Read more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犯罪主体之扩展

作者:高洪江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设立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修订后的刑法进一步完善了该罪的刑事立法。但是,将之置于整个职务经济犯罪体系加以审视,其犯罪主体还是存在一定的立法缺陷。例如:村委会负责人在本村基建招标中的索贿、受贿行为;足球裁判员的受贿行为;民办学校校长招生时的受贿行为;民办医院人员暗收药[……]

Read more

“继任犯”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张东超王庆刚

人民法院报在2003年讨论了一起“吓走窃贼,占有赃物”的疑难案件,2006年又讨论了“夜行掉入下水道,手包落在路面,路人不顾喝止捡走”和“赶跑劫贼自己取财”两起类似的疑难案件,引发了笔者对这类犯罪问题的深思,萌发出“继任犯”理论的初步构想。下面笔者仅以前一案件的讨论情况为例,加以阐[……]

Read more

救助站能否代替车祸身亡的无名流浪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要点提示]

本案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司法处理结果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全国多家媒体的特别关注,被誉为“全国第一起赔付到位的‘流浪汉维权案’”。虽然本案通过司法调解的方法逾越了目前我国在审判此类案件中的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技术方面的障碍,但对民政局救助站能否填补无名流浪汉死亡后社会救助体系和相关法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