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否一定是犯罪构成的基本条件–对一件奸淫幼女案的评析

桐梓县人民检察院尹科峰袁媛

一、主要案情
犯罪嫌疑人李某,男,22岁,系湖南省某县未婚青年;受害人张某,女,13岁,系四川省某县无业人员。
犯罪嫌疑人李某在打工过程中认识了受害人张某,张某系四川某县农村人口,身材高大,发育良好,不久后确定了正式的恋爱关系,在恋爱过程中两人多次发生了性关系。在此过程中[……]

Read more

交通肇事案件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兼谈对《关于刑事和解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的完善

交通肇事是一种常见犯罪,就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而言,从2004年-2006年情况来看,惠山法院每年平均审理45起,从2007年1-4月的统计来看,目前已经审理15起。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且一般给被害人及其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物质与精神伤害,如果适用刑事和解将给双方带来益处,因此研[……]

Read more

合同诈骗罪相关问题研究

李卫存张守玲

[摘要]合同诈骗罪是一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犯罪,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看,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公私财物所有权、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的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以[……]

Read more

“坦白”能否定性为法定从轻情节

作者:赖德阳戴淳哲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即自首是法定从轻情节?但没有规定犯罪以后被动归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通常说的坦白是否可以从轻处罚。坦白虽然不是法定的从轻情节,但作为一种酌定的从轻情节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坦白从宽”作为一项刑事司法政[……]

Read more

王某的行为是贪污罪,还是挪用公款罪

一、案情
被告人王宗耀,男,汉族,中国银行湖北省某市支行工作。
2001年9月王宗耀先后收到某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储户存入其单位的委托贷150万元,全部不入帐,归个人使用。为了掩盖犯罪又采用偷支储户存款等方法,用公款归还了其中的150万元。王宗耀偷支储户存款致使库存现金与帐面不符,被告人为了达到帐款相符[……]

Read more

滥用职权并受贿、贪污的宜数罪并罚

作者:郜超

[案情]

闫某系养路费征稽员,应朋友麻某的请求,利用养路费稽征环节的漏洞,为麻某少征养路费,二人约定每月每车缴纳1100元(实际应缴2700元),其中440元是给闫某的好处费,其余660元用于缴费,闫某实际缴费小于660元,将其中差额据为己有。2003年至2005年间,闫某累计少征麻某300[……]

Read more

对出庭公诉工作的三点反思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要直面形形色色的被告人,要与辩护人展开交锋,公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要演绎好指控犯罪、宣讲法制的角色,需要下大功夫。广东省东莞市检察院公诉二科对近期办理的经济犯罪大要案进行分析,全面总结和反思公诉人在出庭公诉中存在的不足,以推动公诉工作有新突破。

■出庭公诉工作的三个反思

反思之一:“狼[……]

Read more

贪污犯罪的“利用职务之便”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

一、基本案情
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期间,被告人曾某在担任安福县汽车站站长时,利用职务之便先后7次在晚上乘汽车站电脑室无人值班之际,到车站电脑室钥匙代管人胡冬媛处取得钥匙,进入电脑室,打印虚假的运量单共计28张,并在运量单上加盖票证签发章等。另外,被告人曾某还乘其本人在2007年春运值班之际[……]

Read more

审理自诉重婚案件在司法实践中不能适用调解

肖坤琼银建平

重婚,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它侵犯了社会主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破坏了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的稳定。我国《婚姻法》第3条明文禁止重婚。第45条规定:“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258条规[……]

Read more

解读刑法中的数额认定与认识的错误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黄京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

蒋熙辉(以下简称蒋):我国犯罪概念蕴含罪量要素,刑法往往采取“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等方式规定具体的犯罪。理论研究由此产生数额犯、情节犯等概念。先不论立法方式与理论抽象的妥当与否,数额已经成为刑法研究中一个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