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毁灭证据罪”质疑

辩护人毁灭证据罪,是1997年修订《刑法》第306条规定的一个新罪名。刑法设立该罪的目的,是要对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证据的犯罪行为予以惩处。然而,刑法实施以来的司法实践证明,设置该罪是毫无意义的。

众所周知,任何罪名的设置,都是以打击犯罪并维护社会秩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如果某个罪名严重脱离社会现实,那么该罪名的设置就是多余的。而辩护人毁灭证据罪,无疑存在着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弊端,因为律师毁灭证据的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及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律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证据有两类:一是侦查机关已经收集的证据,二是侦查机关尚未收集的而仍由当事人掌握的证据。就这两类证据来[……]

Read more

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职能作用切实提高法院审判质效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其“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2010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意见》,再次肯定审判委员会在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审判工作,审理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11年,我院结合最高法院《实施意见》和审委会工作实践,以强化最高审判组织职能为出发点,从解决“范围的模糊性、运作的随意性、功能的缺失性”入手,在案件范围、程序规则、工作方式等方面对进行了完善,制定实施了新《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对于提高审判质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明确讨论案[……]

Read more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陶阳徐继超

关键词:合同;合同诈骗罪;合同纠纷;民事欺诈

内容提要: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民事欺诈行为在犯罪构成要件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具体表现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合同的双方或一方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等;而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无论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还是所侵犯的客体及其权利属性都有不同。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合同纠纷中,有时是由民事欺诈引起的,有时合同当事人没有实施欺诈行为,由于在标的物的质量、品种、包装、交货时间、地点、运费支出等方面与当事人存在争议或由于发生不可抗力等事由,而引起经济纠纷。实践中,主要是[……]

Read more

于志刚:双重罪过案件的定性思路

犯罪现象是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存在很多这样的案件,即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具有两种并存的直接故意,客观方面的行为结果随机地表现为与两种直接故意相对应的两种犯罪结果中的一种,这类案件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一颗黑心,两手准备”。

一、锁门偷猪一案的定性纷争及其反思

引发争论的锁门偷猪案发生于2005年,是“一颗黑心,两手准备”的典型案例,司法机关对于这一案件的现实定罪结论难以查明,但是,《人民法院报》曾经辟专栏对这一案件的定性进行讨论。应当说,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此类案件的定性都存在着很大争议。
(一)锁门偷猪案的案情简介
此案的案情大概如下:“李某家办了一个养猪场,养有多头牲猪。同村的张某对之早有窃[……]

Read more

“勒赎型”绑架罪与“人质型”抢劫罪应如何区分

如何区分“勒赎型”绑架罪与“人质型”抢劫罪

——析何某抢劫、故意杀人案

《刑事司法指南》2012年第1集(总第49集)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何某得知被害人李某很有钱,遂将李某骗至事先租赁的公寓内,对李某进行捆绑、殴打并发现李某的银行卡。何某向李某逼问出银行卡密码,但当发现银行卡内仅存有几百元时,何某大为恼怒,遂威胁李某交出20万元,否则将杀害李某。李某为了保住性命,主动告诉何某可以向其父母要钱。为了隐瞒李某被其控制的情况,何某要求李某以购买基金为名让其父母往银行卡内汇款20万元,不许暴露被控制的事实。李某按照何某的要求,在李某监视下给父母打电话要钱。后李某父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钱汇至李某银行卡,何某查[……]

Read more

故意内容不同能否成立共同犯罪

【案例】:2012年1月4日,被告人孙某在同失主韩某一起取款时,暗自记下韩某的农村信用社银行卡密码。1月5日凌晨1时许,孙某在某洗浴中心包房内,趁韩某不备将其裤兜内的该银行卡盗走,后告诉被告人田某自己捡到了韩某的银行卡。二人预谋后,于同日4时45分到银行,由田某在自动取款机外望风,孙某通过自动取款机取走韩某银行卡内现金1.6万元。后孙某分得赃款9000余元,田某分得赃款6000元。

【分歧】:在本案审理中,对两被告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以及构成何种共犯存在异议: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两被告人不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不构成共同犯罪,应分别根据具体案情,按照刑法分则的规定分别各自定为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第[……]

Read more

最高院:当事人打官司非常痛苦 要尽量减轻诉累

中国经济网记者:各位代表好,我是中国经济网记者。代表我们的网友提问。在这里有一个网友比较关心的问题要问到沈院长。这几年人民法院在确保司法公正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请沈院长具体谈一下。谢谢。

沈德咏:确保司法公正,我们通常讲,司法公正是我们司法审判的生命线,既然是生命线,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和维护司法公正相关,可以说是我们全部工作的一个出发点和立足点。

我个人理解,如果要在司法这个环节确保公正,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坚持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具体到我们司法领域,最关键的是要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按照总书记报告中讲的,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Read more

扣押物品清单能作为证据向法庭出示么

长期以来,对扣押物品清单的法律属性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清单本身就是证据,有人则认为清单不是证据,只是程序性法律文书,认识上的不统一造成了司法实务中扣押清单运用的混乱。笔者试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入手,探讨扣押清单的法律属性,明确扣押清单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规范出庭支持公诉的法律行为。

一、案例

1、被告人王某于2012年7月初,进入相识的朋友家中,趁被害人家中无人,盗窃被害人摩托车一辆,柯达数码相机一部。后公安机关在未对赃物拍照、制作证明文件的情况下,将其返还给被害人。侦查卷只附有物品扣押清单、物品返还清单各一份。

2、徐某于2012年某月,伙同三人从重庆出发,流窜至四川广元、陕西[……]

Read more

售楼员虚构房屋已出卖事实骗取他人转让费的认定

售楼员虚构房屋已出卖事实骗取他人转让费的认定

李霄敏米阳

[案情]

2010年12月15日,胡某利用担任甲房地产公司销售总监的便利条件,向购买该楼盘A19号商铺的刁某虚构商铺已被人预订的事实,如要购买该商铺需要额外缴纳7万元转让费。被害人刁某信以为真,将7万元转让费打到了胡某个人银行卡上。2010年12月29日,胡某采取上述方法,虚构该楼盘A15商铺已被人预订的事实,以转让费的形式骗取被害人沈某5万元。胡某将上述12万元全部予以挥霍。

[分歧]

审理中,关于被告人胡某的犯罪性质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被告人胡某构成职务侵占罪。胡某虚构商铺已卖的事实,要求被害人交纳转让费,属于变相加价出卖商品行为,也属于[……]

Read more

专家称虐童案处理应纳入法制轨道 反对设虐童罪

【编者按】近期发生的几起虐童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提议设立“虐童罪”也呼声不断。那么,虐童是否应入罪?如何才能切实保护儿童利益?为此,本版特推出“虐童与防范”系列报道,从法律的角度梳理各国防范虐童的措施与实践。

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报和监督机制,形成体系化的、成熟的儿童保护法律体系,建立专门的儿童保护福利机构才是我们应当关注的焦点和着手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实现儿童利益的最大化。

最近,浙江温岭幼师虐童案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面对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应,温岭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相关当事人也被刑拘。

而随着一连串的虐童案件发生,媒体以及公众关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