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卫东:建设法治国家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过去一年里,有三件事情对中国未来的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值得特别关注。

三件大事意味深长

研判中国现状与未来走势,有三件事值得重视。

其一,根据联合国数据估测,显示贫富悬殊程度的基尼系数在中国已经高达0.55,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当然,我们不妨参照城乡分治、存在大量灰色收入等特殊国情,对这个计算值加以质疑和修正。但是,即便农村区域基尼系数为0.39的统计结果,已经接近阶层分化的临界点,也无法掩盖城乡收入差距为3.3倍以及城市区域基尼系数不可计算的事实。实际上,不得不借助二元基尼系数加以调整和解释的做法,本身就揭示了在社会两重结构中的整合困境。二元社会、复杂法制,这样的格局很容易造成摩擦、冲突以[……]

Read more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探讨

修改后刑诉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在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

其中第275条明确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该条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正式确立。但从法条的内容看,仅对该制度适用对象、法律效力及适用例外作原则性规定,由此引发其在今后实施过程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

■适用主体

修改后刑诉法对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主体[……]

Read more

论我国死刑案件无效辩护制度构建

近年来,国内披露的一系列错案不断挑动着死刑案件这一脆弱的神经,凸现出其存在刑讯逼供、疑罪从有以及辩护质量低等问题。为此,针对死刑案件程序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如死刑复核权的回收、死刑案件二审公开审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等,希翼通过正当程序保证案件结果的正确性。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对于死刑案件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若详细审视便可发现,这些措施主要以控诉、审判为进路,对辩方力量的加强缺乏关注。确保死刑案件公正性的另一条进路就是强化辩方力量,通过有效对抗达致结果公正。基于此,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颁布了《关于充分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确保死刑案件办理质量的若干规定》。最近,山东、贵[……]

Read more

张明楷:论偶然防卫

真实的偶然防卫案件可谓千年难遇,讨论偶然防卫并不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但是,从理论上说,对偶然防卫的处理结论,是判断一位学者是行为无价值论者还是结果无价值论者的试金石。另一方面,如果行为无价值论对偶然防卫的处理不妥当,就表明行为无价值论本身存在疑问,反之亦然。
一般来说,偶然防卫是指行为人客观上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了防卫行为,但主观上没有防卫意识。偶然防卫可以分为紧急救助型的偶然防卫与自己防卫型的偶然防卫。前者如,乙故意(过失或者意外)杀害了丙,事实上丙当时正在故意杀害丁。乙的行为保护了丁的生命,但乙对丙正在杀害丁的事实却一无所知。后者如,B故意(过失或者意外)杀害了C,实际上C当时正在对[……]

Read more

捡拾超市小票后公开讹诈顾客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

甲在一大型超市内选购了一套价值六千余元的珍贵茶具,在结账台处交款后,顺手将购物小票(交款后的证明)扔掉,乙在旁看到后,暗中捡起购物小票,待甲准备离开超市时,乙大声呼喊,并向超市保安及围观群众说甲趁其系鞋带时拿走其刚刚购得的珍贵茶具,并向众人出示购物小票,众人齐声谴责甲,甲百口莫辩,在众人的声讨声及保安的要求下,无奈将那套珍贵茶具给了乙。后经人举报,乙案发。乙的行为应定何罪?

分歧意见:本案在审查过程中,关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乙的行为应定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当中,甲基于乙的言语胁迫,在[……]

Read more

何帆:我们该如何讨论死刑

彼拉多的手

在《圣经》故事里,罗马提督本丢·彼拉多(PontiusPilate)被描述为一个受舆论所迫的法官。

耶稣蒙难,被犹太公会判了死刑,并送请彼拉多核准。故事中,彼拉多查不出耶稣有什么罪,内心也不愿判他死刑,但架不住乌合之众一片杀声。他既怕生乱,又想卸责,便当众洗手,声称:“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众人回答:“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彼拉多下令鞭打耶稣,并交人钉十字架。

民国法学家吴经熊的自传《超越东西方》(200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提到这位彼拉多。上世纪三十年代,吴经熊曾任上海特区法院院长,签署过不少死刑判决。他写道:“我当法官时,常认真地履行我的[……]

Read more

共同过失犯罪应如何定性处罚(叶小勇、金雨失火案)

行为人之间负有共同注意义务时,各行为人均应对过失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本案两被告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段燃放烟花时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未尽审慎注意义务,造成严重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均构成失火罪。

【案例索引】

一审:温岭市人民法院(2008)温刑重字第1号(2008年12月17日)

二审: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浙台刑一终字第27号(2009年3月2日)

【案情】

公诉机关:温岭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叶小勇

被告人:金雨

温岭市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被告人叶小勇与金雨均系王瑾的亲友。2006年10月7日,王瑾结婚。当晚10时30分许,被告人叶小勇、金雨在王瑾家闹洞房结束后,为庆祝王瑾婚礼[……]

Read more

从“杨表哥事件”看网络问政──以公民监督权为视角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政治的表现形式和民主的渠道得到拓展,公民愈来愈多地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行使其政治权利。近期的“杨达才事件”便是其中公民通过网络问政行使宪法意义上的监督权的一例。这充分体现出网络问政的积极性,然而,其亦存在较多的不足。

关键词:网络问政;公民监督权;优点与缺陷

前段时间,基于对杨达才廉政问题的质疑,三峡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申请公开杨达才的工资收入情况,财政厅答复称:杨达才个人工资收入事项不属于省财政厅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不久,陕西省纪委便发出消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经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经省委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

Read more

交警“喇叭执法”犹如隔靴搔痒

10月12日,广州交警联合多部门整治濂泉路的交通秩序,透露将对占道经营阻碍交通的商家,用高音喇叭进行劝导。即针对占道经营阻碍交通的商家,由协管员用高音喇叭进行劝导。不听劝导的,将高音喇叭搬至商家门口进行滚动播放,以劝导商家自行消除占道经营违法行为。(10月14日《京华时报》)

为了减缓执法冲突,创新执法形式,近来各地执法部门可谓是怪招频出,有动用美女城管“温柔执法”的,有采用城管围观商贩“目光执法”的,还有“微笑执法”、“铁桶阵执法”、“献花执法”等等。执法的“花拳绣腿”是越来越花哨了。如今,广州交警又祭出了所谓“喇叭执法”。

“微笑执法”、“献花执法”等被誉之为“柔性执法”,改善了执法作风,甚至[……]

Read more

何柏松: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适用理念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在一次又一次地拷问社会道德良知的同时,也对刑法规制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合理有效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立法机关及时通过法律修订,进一步健全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制度体系。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要真正实现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有效规制,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司法阶段,在刑法适用中坚持正确的理念,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风险刑法理念

一般认为,传统的罪责刑法的处罚正当性在于行为对法益造成的实际损害。然而,“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秩序与方式。提供了传统社会无法想象的物质便利,也创造出众多新生危险源,导致技术风险的日益扩散。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