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报案(15种常见经济犯罪)-2014版

第一部分:经济犯罪报案的基本原则

一、管辖:经济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行为实施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和实际财产取得地。报案人可到犯罪地的公安局经侦支队/经侦大队报案。

二、为使公安机关能清楚地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及时立案侦查,报案时尽量提供以下资料:

1、本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单位报案的同时带齐营业执照原件及其复印件1份,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提供时间及写上“由本单位复印提供,与原件相同”,加盖单位印章,经办人签字(捺指纹),非法人代表报案应携法人代表授权书及本人工作证件。

2、提供有关涉案人的照片、证件、通讯号码、地址、体貌特征等材料。

3、请提供本人及其他协助人的联[……]

Read more

谌洪果:活出自由

帕斯卡说,人,既卑微又伟大。其卑微在于人的脆弱、渺小、有限、短暂;其伟大在于人能够自由地思考、判断、抉择与行动。自由乃人的尊严所系,因为拥有自由,人才成为茫茫宇宙中宝贵而特殊的生物。

然而,自由是有风险的,时时刻刻面临着内外的威胁。

内部的威胁是人性中的天使成分与魔鬼成分的交战。人的天性酷爱自由,但这种自由却倾向于堕落败坏,满足于身体感官的欲望,沉迷于对金钱权势和暴力的追求。其结果不但没有享受自由,反而使自己沦为本能的奴仆。所以,人们需要有向上的自由,一种仰望星空、超越自我、追寻不可能之事的能力,来提升生命的境界和增进社会的文明程度。

外部的威胁是社群中自由与自由的冲突。人非神非兽,故需公共的及政治[……]

Read more

吴仁碧:金融凭证诈骗罪疑难问题探析

【内容提要】金融凭证指银行及银行类金融机构依法办理银行业务所使用的结算凭证;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除形式要件虚假之外还包括有权制作人或无权制作人违法制作不实内容、形式要件真实的金融凭证。“使用”只指直接兑现金融凭证记载的财产权利,不包括用其质押、展示等间接使用。使用作废金融凭证或只是冒用他人真实有效的金融凭证诈骗不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采盗窃、抢劫、抢夺等手段获真实有效金融凭证冒用取财以其手段行为定侵犯财产罪。内外勾结利用职务之便使用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取财应以主犯人身份构成的罪名定性。
【关键词】金融凭证银行结算凭证诈骗罪侵犯财产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达和对外交往的扩大,金融凭证诈骗罪有增多的趋势,[……]

Read more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部令(第133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已经2014年9月4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

部长:郭声琨

2014年9月13日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刑事复议、复核案件的办理程序,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刑事案件中的相关人员对公安机关作出的驳回申请回避、没收保证金、对保证人罚款、不予立案决定不服,向公安机关提出刑事复议、复核申[……]

Read more

张明楷: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

【内容提要】我国认定共同犯罪的传统方法,存在不区分不法与责任、不区分正犯与狭义的共犯、不分别考察参与人行为与正犯结果之间的因果性等三个特点,这种认定方法导致难以解决诸多复杂案件。认定共同犯罪应当采取相反的方法:其一,共同犯罪的特殊性仅在于不法层面,应当以不法为重心认定共同犯罪;至于其中的责任判断,则与单个人犯罪的责任判断没有区别。其二,正犯是构成要件实现过程中的核心人物,应当以正犯为中心认定共犯;当正犯造成了法益侵害结果(包括危险)时,只要参与人的行为对该结果做出了贡献,就属于不法层面的共犯。其三,只有当参与人的行为与正犯结果之间具有因果性时,才承担既遂犯的刑事责任,故共同犯罪的认定应[……]

Read more

剑指权钱“买刑”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责任编辑:刘春梅

减刑、假释的立法初衷在于激励罪犯改造,为确实悔改、立功的罪犯提供一个提前出狱,提早回归社会的机会。而暂予监外执行,特别是保外就医,更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为本该生活在高墙中的罪犯提供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个别有钱人、有权人,以权“赎”身,花钱“买刑”的现象,比如广东省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张海违法减刑外逃系列案件,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如果纸面上的刑期,未能在现实中执行,那么正义远远还未抵达,甚至还可能对公平正义造成新的戕害。为了护送正义抵达的最后一公里,破除执刑过程的猫腻,破解高墙内的秘密,确保判决书上的[……]

Read more

郭松:刑事诉讼制度的地方性试点改革

【内容提要】地方司法机关围绕刑事诉讼制度进行的试点改革,其兴起并趋于活跃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特有的刑事司法环境所形塑出来的多种因素与多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试点改革由地方司法机关主导,所以,它们在具体的实施中表现出了一些体现中国司法管理与司法制度的运行特点。实践中各种类型的试点改革共享类似的制度逻辑,具有共通的内在特质。它们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充当全国层面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验室”,为刑事诉讼立法提供实证依据与经验素材。作为一种高度技术化的法律改革活动,地方司法机关的试点改革存在诸多必须为我们所正视的技术缺陷。未来应该突破价值论的意识形态藩篱,采取有针对性的弥补措施,促进地方司法机关试[……]

Read more

刘 军:性犯罪记录之社区公告制度评析——以美国“梅根法”为线索

【内容提要】为了预防性侵害犯罪案件的发生,西方各国普遍建立了完善的性犯罪人登记制度,但是却对经由“梅根法”构建的社区公告等制度采取谨慎态度,即使在美国该制度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国的犯罪记录制度已经开始规划,因此,有必要梳理“梅根法”以及社区公告制度的立法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践效果,并恰当地进行制度评析,综合地进行政策衡量,为将来建立适合于我国的性犯罪记录制度做好知识储备。
【关键词】性侵害犯罪梅根法社区公告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熟人间的相互依赖与监控力度不断减弱,社会生活中因犯罪所带来的信誉成本逐渐降低,似乎“人心正变狠”,⑴这不但直接导致以违反行政义务为构成要件的“法定犯”的急剧膨胀[……]

Read more

顾永忠: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解析

【内容提要】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行为在实体上存在内在联系,这决定了一些案件中的行政执法证据需要在刑事诉讼中使用。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解决了此前实践中存在的证据转换难题。行政执法证据可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内存根据,主要是因为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收集、调取的部分证据,一旦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被收集、调取,就不可能再重新收集、调取,此类证据不得不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主要是指该类证据具有证据资格。
【关键词】行政执法证据转化证据资格定案根据

行政执法证据能否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如何使用的问题一直是理论[……]

Read more

樊崇义 刘文化:加强“减假保”程序监督重塑司法公信与权威

【内容提要】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主要指保外就医)”程序司法腐败弊病,规范该程序良性健康发展的首要选择和当务之急是加强对该程序的监督,增强对违法执法人员的震慑和惩罚力度。加强对该程序监督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开公示原则、全程同步监督原则和实质性原则。在监督手段上,重点是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该程序中的监督作用、确保该程序的公开与透明、加大对该程序司法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关键词】程序监督司法公信责任追究

中央政法委近日出台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刑法、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框架内,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充分体现从严精神,从严规定实体条件,从严规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