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留他人吸毒罪立案标准

容留他人吸毒罪立案标准

实施了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所谓容留他人吸毒,是指给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

至于为他人提供吸毒场所的次数、人数以及提供时间的长短,均对本罪的构成毫无影响,即不论容留几人,也不论容留了几次,以及多长时间,都可构成本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立案标准相关阅读

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解释】本条是对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犯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

本条中规定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是指提供场所,供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这里的“场所”,可以是自己的住所,也可以是其经管的场所,如酒吧等。其重点打击的应是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吸毒提[……]

Read more

过失致人重伤罪立案标准

专题:过失致人重伤罪

过失致人重伤罪立案标准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行为人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

过失致人重伤罪犯罪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并且实际上造成了重伤的结果。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过失致人重伤罪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九十五条本法所称重伤,[……]

Read more

虚报注册资本罪立案标准

虚报注册资本罪立案标准

对于虚报注册资本罪,追诉标准第1项的规定,“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60%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占法定最低限额的30%以上的”,应予追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成立公司,以生产经营为主和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的注册资本各不得少于人民币50万元,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30万元,对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为人民币1000万元,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得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因此,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如果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注册资本最[……]

Read more

重婚罪立案标准

重婚罪概念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也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

重婚罪立案标准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

Read more

抢夺罪立案标准

抢夺罪概念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抢夺罪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第一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第二条抢夺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抢夺罪从重处[……]

Read more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

1、“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2、“以假充真”,是[……]

Read more

对确认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从而没有刑事责任的人进行刑事立案侦查都是错误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的前提条件,就是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个已经被确认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从而没有刑事责任的人,进行刑事立案侦查,都是错误的。

无疑,刑法中的犯罪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法律概念,不能同犯罪学上的犯罪范畴混为一谈。法律意义上的犯罪,必须具有四个构成要件,缺一不可。就某种具体犯罪来说,就必须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以及犯罪客观方面进行分析,无论在哪一个方面不符合刑法的规定,就不构成这个犯罪。只有在这四个方面全部符合了刑法的要求,才能构成这个具体的犯罪。显然,假如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那么,任何犯罪都不能构成。当然[……]

Read more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立案标准和犯罪构成的司法认定

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损害上市公司利益,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我国刑法第169条第二款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从事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二)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提供或者接受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的;

(三)向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

Read more

对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在12小时内不能讯问完毕如何处理?

拘传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权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传。适用拘传时,应填写《拘传证》并先经领导审批。拘传应由侦查人员或司法警察执行,且执行拘传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执行时,应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对于被拘传人抗拒拘传的,可以使用械具强制其到案。

《刑事诉讼法》第92条第2款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第一次讯问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在12小时内讯问完毕,如果在12小时[……]

Read more

无法查实是否第一棒就致人死亡的案件如何定性?

案情:2011年2月9日,张某在听到其儿媳李某打给他的求助电话中称,同村地痞王某要到她家滋事并威胁要杀她全家后,便自备铁棒一根,来到李某所居住的房屋前,此时王某刚好迎面赶来,手持水果刀刺向张某,张某即用铁棒边挡边退,在此过程中,张某感到自己胸口一麻,知道自己被刀刺中,即手持铁棒,用全身之力,击打王某头部一下,王某当即倒地不动。张某想如果不把王某打死,自己全家都会没命,因此又继续用铁棒击打王某头部数下,致王某当场死亡。经法医鉴定:王某系头部遭金属类圆柱形棍打击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但无法查实王某是否在被张某击打第一棒后就已死亡。

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在对王某实施防卫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查实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