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是集资诈骗罪的认定需要具体分析

被告人林迈都与被告人苏洪珍系夫妻。被告人林迈都从1983年至2000年期间,以做生意缺少资金为由,在龙岩市新罗区曹溪镇以(一年期)0.9%至2.5%不等的利息向被害人张明华等82人非法吸收存款计2916120元,并出具了相关的“借条”凭证。被告人苏洪珍在明知被告人林迈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下,仍然帮助林迈都经手了其中的584720元。两被告人至今仍有2901120元无法归还被害人。2003年3月13日被告人林迈都、苏洪珍在上海被公安人员抓获。

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林迈都违反国家金融管理的有关规定,向不特定的多数人非法吸收存款计人民币346.872万元;被告人苏洪珍帮助被告人林迈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Read more

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差异应该如何理解?

当前,因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了相当的比重,于是就有观点认为:现行刑法对于侵犯私有财产所触及的挪用资金罪与侵犯国有财产所触及的挪用公款罪,因为侵害的客体不同而在量刑的规定上差别很大。随着私有财产保护入宪,刑法亦应体现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在相等数额的情况下,要求对两罪同等量刑。在此,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此与同仁商榷。

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客体是单位资金的使用权。挪用公款罪也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使用权。量刑上,犯挪用资金罪,其最高法定刑为10年有期徒刑;而挪用公款罪,其最高法定刑[……]

Read more

讨论分析毒品犯罪的特点

毒品犯罪是全球性的社会公害,在当今的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开它的浩劫,然而毒品的泛滥又是一个极难治理的社会问题。对于中国的普通百姓来说,毒品祸国殃民,曾经是早已过去的旧时代的一场噩梦。然而在今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却几乎不知“毒品”为何物,把它看作是新奇而又陌生的怪物。有关毒品犯罪的研究,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困难的任务,在研究毒品犯罪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迷。第一毒品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这是一个无法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加以验证的问题。毒品不仅直接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重创,而且往往与杀戮、抢劫、盗窃等其他严重刑事犯罪相伴随,同时还对社会的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带来方方面面的消极影[……]

Read more

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所构成的是什么罪?

「内容提要」挪用公款罪属于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罪名之一,但是对挪用公款罪的演变历程却鲜为人“写”。本文试图以挪用公款罪的沿革为切入点,以挪用公款罪的发展为主线,重在考察挪用公款罪的孕育、诞生和完善三个阶段,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示挪用公款罪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旨在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关键词」挪用公款罪,孕育,诞生,完善

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所构成的是什么罪,以及如何正确地理解与运用相关规定,在我国刑法史上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全面了解这一发展演变的进程,对于正确理解和掌握挪用公款罪,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孕育阶段

挪用公款罪,是从贪污罪逐步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职务犯罪。其行为特征[……]

Read more

挪用公款罪与滥用职权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却存在明显差别

基本案情:

孙某系某局局长。2003年,其老领导出面为儿子季某所办公司借款经商,孙私情难却,将15万元公款批准借给季所在公司使用了一个月。单位会计凭季某公司的借据和领导批示于当天将款汇出。截止案发时,季仍未还该款。

意见分歧:对孙的行为如何定性,主要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评析:

挪用公款罪与滥用职权犯罪虽然都属于职务犯罪,它们的主体都是特殊主体,在客体、主观方面都存在互相关联之处,但是,两种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却存在明显差别。

挪用公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该案中,孙某系某国家机关负责人,不[……]

Read more

分析交通肇事案件中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个法定的量刑情节。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的规定,肇事后逃逸也是责任认定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肇事后逃逸也可能是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所以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案件中就可能会出现对逃逸情节重复评价的问题。根据刑法中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通说理论,在同一案件中,禁止把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事实作为量刑要素评价,而且也不得对同一量刑要素予以二次以上刑法评价。

【案情】

被告人陈xx于2009年6月12日19时30分左右,驾驶苏0620799号小型方向盘式[……]

Read more

违纪违法所得不能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

实践中,有的国有单位利用职权违法取得财物,对其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存在争论。如某些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经费紧张等名义,利用职权向有关企业或者个人索要“赞助费”,而后以奖金、福利等形式分配给单位人员。笔者认为,违纪违法所得不能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

首先,根据《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国有资产应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资产。不仅如此,即便是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取得的罚没财物,在未上缴国家前,[……]

Read more

事后受财应构成受贿罪-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审查中的运用

[主题词]受贿刑事公诉案件审查推定事实推定运用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事后受财应构成受贿罪的论述,兼谈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运用问题,力求阐述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的审查认定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对于正确审查认定公诉案件,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省司法资源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必须严格规范推定的运用规则,以实现最大的司法公正。

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在审查案件中,常常有一些公诉案件因为直接证据不足或其真实性存在疑问,而导致难以认定,造成案件的存疑不诉或久拖不决,影响了公诉案件的法律和社会效果,不利于刑罚功能和作用的正确发挥。如涉案人在没有共谋的情况下,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事后收取贿赂的,是否构成受贿罪,[……]

Read more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犯罪客体即公共财产权的侵犯程度不同

熊选国(以下简称熊):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是具有不同社会危害性的两种犯罪。这两种犯罪对犯罪客体,即公共财产权的侵犯程度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中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四种权能,而挪用公款罪只侵犯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在一般场合,两者的界限是容易划分的,但在一些特殊的案件中,如行为人挪用公款后产生了非法占有故意的情形下,定性上可能发生混淆。

苗有水(以下简称苗):理论上通常认为,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二是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在[……]

Read more

简述毒品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毒品犯罪所具有的秘密性、组织性、潜在性的特征,使得查缉毒品犯罪组织和犯人具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线索来源少。多数毒品犯罪具有隐蔽性,决定了毒品犯罪一般不易为第三人知道,往往没有特定的报案人。

其次,证据收集困难。我国禁毒法律对毒品犯罪的惩处十分严厉,因此,被抓获的毒品犯罪嫌疑人多具有很严重的畏罪心理和侥幸心理,往往拒不供述其犯罪活动。人赃俱获的毒品案件,往往难以查清毒品的来源及去向:共同犯罪的案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口供不一。互相矛盾,互相推诿责任,在查不到其他证据的情况下,罪责难以确定:如果毒贩多次实施犯罪活动,因毒品已经被消费而难以查清毒品的数量,往往只交待被抓获的这一次,却拒不供述其它犯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