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对象对刑法中相关问题的影响(上)

2004-2-4【大中小】犯罪对象作为犯罪构成的内容,对它的研究,与刑法学理论中的许多问题有密切联系。这是因为,刑法学理论作为一个内部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任何内容都存在内在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犯罪对象内容的不同界定,直接关系着许多刑法理论问题的内容设定,这也可以说是研究犯罪对象问题的价值表现的重要方面。本文不打算全面研究犯罪对象对全部刑法诸理论问题的影响,只就犯罪对象对危害结果和主观罪过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一、犯罪对象对危害结果的影响

我们要探讨犯罪对象对危害结果的影响,就必须正确把握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和危害结果三者的关系。

1.大陆法系国家及台湾地区危害结果、行为客体和保护客体的关系简评

在大[……]

Read more

三次盗窃同一财物本案是否构成犯罪

作者:张明贵郑强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A县张某深夜撬洞入室盗走邻村李某家1头价值325元的母羊,藏匿在B地,次日被按羊足迹寻来的李某找回。当晚,张某又窜至李某家将这头羊再次盗走,第二日在农贸市场交易时被公安人员挡获,羊归还李某,张某被刑事拘留。6日后张某被公安机关决定监视居住。张某出看守所后,认为自己因李某告发遭抓,故为报复,当晚又窜至李某家将这头母羊第三次盗走,在回家路上,不料被李某之子拦获。分歧意见:针对张某的行为,主要存在有以下处理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构成盗窃罪。理由是:张某的行为是徐行犯。刑法理论上把连续实施同一种行为,但每次都不能独立构成犯罪,只是这些行为的总和才构成犯罪[……]

Read more

刑事简易程序问题研究

我国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为提高诉讼效率,增设了简易程序。但从目前司法实践来看,简易程序的适用在各地不是很平衡,大部分法院没能很好地适用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30%的不是很多,未能有效地发挥程序分流的功能,立法意图也没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以海南中院所在辖区的基层法院为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占基层法院刑事受案总数的60%,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却不足20%。正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原本按照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案件,由于种种原因适用了普通程序进行审理。普通程序适用的压力大了,有人便认为有必要对普通程序进行简化。事实上,对普通程序进行简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简易程序“适用难”矛盾的回避[……]

Read more

冒充警察罚款被识破 为脱身当场施暴应定何罪

作者:杨炯虹来源:正义网内容:案情:张某偶遇中学同学王某,得知其是一名人民警察,即蓄谋冒充其身份骗钱。2004年1月21日晚,张某窜至王某的宿舍盗取警服一套及警官证。张某着装后到一闹市区,以例行检查为由,在一美容美发厅抓获一嫖宿人员。张某向其出示了警官证表明身份,然后草草作了一份“笔录”后,即叫嫖宿人交2000元罚款。嫖宿人说身上没有现金,要到自动取款机上去取,张某即随同一起去取钱。取到钱后,该嫖宿人要求张某出具收据。张某搪塞说没带在身上,这引起了对方的怀疑,一把抓住张某要其退钱,并嚷嚷说要到派出所去。张见事情败露,即对嫖宿人施以拳脚,将其打倒在地后仓皇逃跑。

分歧意见:本案中,对张某的行为应如[……]

Read more

当代中国刑法应该具有的三个理念

作者:陈兴良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理念是指一种观念、一种立场,刑法理念就是刑法的基本观念、刑法的基本立场。因此,这是对刑法所作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一种应然的思考。这种思考对于认识中国当前的刑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是我国刑法的一个前沿性的理论问题。

人权保障的刑法理念

刑法中的保障人权,并不是指保障一般人的权利,也不是指保障人民的权利,而是指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人权保障,是当前中国刑法中首先需要强调的基本理念。人权保障是与打击犯罪的价值追求相联系的,它涉及刑法的机能问题和性质问题,因而是刑法的根本问题。

传统的刑法观念都是把打击犯罪放在首位的。我国《刑法》第二条规定了刑法的任务,明确指出刑法[……]

Read more

罚金刑执行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就是刑罚的轻缓化,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扩大适用罚金刑。我国刑法为了与世界接轨,大幅度地提高了罚金刑的适用率。刑法分则总共对178个(包括单位犯罪)罪名的法定刑规定了罚金刑,设置罚金刑的条文共有148条。这种立法模式导致司法实践中罚金刑的大量适用,使罚金刑的执行成为人民法院所必须直接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罚金刑的执行是人民法院对判处的被告人应予缴纳的罚金予以强制其缴纳的司法活动,以判决确定的罚金收缴上来为标志。罚金刑的执行不仅仅是责令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它还代表国家对犯罪人的一种否定性道德、政治评价,向犯罪人传输对其行为的负价值判断。罚金刑的执行是适用[……]

Read more

抢劫罪若干问题探讨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他在场人当场实施暴力,胁迫或者采用其他当场侵犯人身的方法,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夺走其财物的行为。①刑法第263条、第267条第2款、第269条分别对抢劫罪作了明确规定。但是,无论是刑法理论还是司法实践,对于抢劫罪的认定和处罚都存在不少的争议。本文拟就其中几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问题

1、拦截公共交通工具后实施抢劫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由“公共”一词决定,公共交通工具,是指正在运营的供公众(不特定的多数人)使用的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大中型出租汽车等,对于什么是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Read more

关于盗窃、抢劫、抢夺案件罚金刑适用的探讨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五条明文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责任相适应”。这是一条量刑的基本原则,它不仅包括对犯罪分子所判处刑罚的轻重要相适应,而且对罚金刑的适用也应做到刑与罚相适应。由于我国《刑法》对罚金刑的处罚规定得比较原则,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尚未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因此,各地法院在罚金刑的使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就同一人民法院,在罚金刑的把握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裁量不平衡的现象。同样的犯罪事实,相同的量刑情节,判处的罚金数额差距较大,更有些被告人的罚金判了未能执缴,造成了判而不缴的现象,使一些犯罪分子在经济上未能受到惩罚。

一、罚金刑主要存在的问题[……]

Read more

查办毒品犯罪案件中的若干问题

打击毒品犯罪一直为我国所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在毒品案件的侦查和审查逮捕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急需解决。11月25日至26日,在昆明举行的部分省(区、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禁毒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代表探讨了——

■案件管辖问题宜协调解决

近年来,毒品犯罪集团化、职业化倾向明显,重特大毒品犯罪案件往往具有有组织犯罪、跨地区作案等特点,公安机关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异地侦查、异地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情况相应也比较普遍。但由于其中一部分案件犯罪地、被告人居住地均不属侦办案件的公安机关的辖区,导致部分案件因管辖权争议不能及时起诉或审判,也有一些案件在司法机关间互相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对于毒品案件的管辖[……]

Read more

减轻处罚情节的适用规则探究

蒋熙辉(以下简称蒋):刑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了减轻处罚如何适用,但是对这一规定理解有所不同。减轻处罚是否可以突破刑法规定的最低刑种,比如,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是对应于非法搜查罪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量刑幅度。如果行为人实施非法搜查行为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行为,并且具备法定减轻情节的,如何量刑?是必须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量刑幅度内量刑还是在拘役之下量刑?

黄京平(以下简称黄):分析刑法分则的规定,之所以没有对某罪规定某个刑种,是考虑到这类犯罪行为的基本刑事责任程度与该刑罚幅度相符合。如,非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