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相对不起诉嫌疑人可以适用财产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即相对不起诉。同时我国现行法律又同时规定了财产罚,即有关机关要求违法者或者犯罪分子向国家徼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处罚方法。但是对人民检察院所作出的相对不起诉中的被不起诉人(以下简称被不起诉人)是否可以予以财产罚并无法律明文规定。笔者认为:对被不起诉人可以予以适当和必要的财产罚,意即经济惩罚。理由如下:

一、被不起诉人,由于犯罪情节轻微,在被不起诉前大都没有羁押,其人身和财产均没有受损,检察院若不起诉了之,会造成法律对其内心震慑不力,难以悔罪,有的被不起诉人还错误地认[……]

Read more

当前青少年犯罪现状、特点及预防对策浅析

作者:郑瑾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相当严峻,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道,”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进一步增加。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十五”期间,中国青少年人口总量由低谷开始爬升进入一个稳步上升期。而目前中国整体犯罪率,包括青少年犯[……]

Read more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四种理论误解

魏东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现阶段我国确定的基本刑事政策,应当坚定不移地予以贯彻执行。应当说,这是一个表面上看似获得了共识的无须讨论的问题。但实际上,可能由于人们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本身的科学内涵并没有获得真正共识,理论界与实践部门针对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问题客观上存有偏差,值得认真检讨和纠正。

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科学内涵上的理论误解十分严重,尤其集中表现在对政策根据、政策立场、政策策略和政策技术等四个方面的反科学化解读比较突出,可以说,学术界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科学内涵上的这些误解分歧,严重违背了当下我国所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的基本要[……]

Read more

疑罪及疑罪从无原则初探

「摘要」: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疑罪从无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就如何认定疑罪、疑罪从无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具体适用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疑罪彻底性有倾向的选择性被动性相对性

什么是疑罪是一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疑罪处断原则的理论前提。如何处理刑事疑罪案件体现了一国刑事诉讼制度和证据理论在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发生冲突时的价值取向。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文明化、民主化、法治化的标志。通过对疑罪从无原则的研究,笔者认为,我国疑罪从无原则在适用上还并不彻底,具有中国特色。[……]

Read more

逃避商检罪的犯罪对象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

【案情回放】

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为招揽生意,缩短货主从海关监管库提取货物的时间,向他人订制了“已办检验检疫10号”、“已办检验检疫12号”两枚假章,后将两枚假章交给雇员张某和张某某,要求二人在公司代办的进口货物运单上加盖,造成进口货物已申报检验可以放行的假象,致使26批次的货物未经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检疫即从海关监管库中提出进入我国境内。

2009年2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赵某犯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张某、张某某犯逃避商检罪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张某、张某某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检疫,构成逃避商检罪,故以逃避商检罪判处三被[……]

Read more

该案是贪污还是挪用公款

作者:董世红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张某系A县建筑公司经理;

李某系A县建筑公司副经理;

何某系A县建筑公司副经理;

2000年10月,A县建筑公司(国有公司)经理张某召集副经理李某、何某开会,会议期间何某提出该公司旧城改造工程前期拆迁工作已结束,公司领导辛苦了,建议对3名公司领导发点钱。经理张某同意后,指使负责工程款拔付的副经理李某,以预付工程款的形式填写付款凭证,从公司财务上领出工程款10万元,并决定此款在工程完工后在支付工程材料款中冲销。该10万元领出后张某分得4万元,李某、何某各分得3万元;2001年春节前,张某又召集副经理李、何2人开会,李、何2人又提出春节快到了,建议3名公司领导发点钱[……]

Read more

用威胁手段阻挠他人参与法院拍卖如何定性

案情:2007年8月,某区法院主持对重庆某机械厂机械设备进行公开拍卖。犯罪嫌疑人高某、王某与毛某、童某(均另处)等人为竞买成功而获取利益,经预谋后,采取电话威胁、当面威胁等手段,不准参加拍卖会的其他竞买人张某等人在拍卖会上举牌竞价,保证让高某以起拍价成功竞拍。在拍卖会现场,为防止其他竞买人参加竞拍,童某又根据毛某的安排,安排社会无业人员在某区法院门口出现,对其他竞买人产生威慑,导致重庆某机械厂机械设备拍卖会上其他竞买人不敢举牌竞价,最后,犯罪嫌疑人高某以起拍价211.4万元买得重庆某机械厂机械设备。事后,毛某、童某等按事前约定,从高某处获得人民币30万元;王某从犯罪嫌疑人高某处获得人民币4万元[……]

Read more

任意损毁公私财物型寻衅滋事犯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犯罪的界定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为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寻衅滋事罪是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从法理上看,前者属《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的一个罪名,后者属于《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扰乱公共秩序罪的一个罪名;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虽然表面上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但由于二罪都是一般主体,都具有侵犯他人财[……]

Read more

从三个方面寻找刑事立案监督线索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刑事立案监督权。然而,由于目前立案监督线索少,削弱了监督的力度。笔者认为除应鼓励人民群众举报,广泛收集案件线索外,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检察监督,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第一,对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受案、立案情况进行审查。首先,建立备案制度。对公安机关决定立案或不立案的刑事案件,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通过审查备案进行检察监督。对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或不应立案而立案的刑事案件进行立案监督。其次,建立结果检查制度。案件的撤销就是对立案的否定,因此要对公安机关所撤销的案件,特别是转劳动教养处理的案件进行监督,防止以罚代刑。

第二,对行政处罚决定进行刑事审查。(一)备案[……]

Read more

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理解罪刑法定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统一。犯罪构成的开放性使得其存在着解释的空间,而犯罪构成的封闭性则使得对它的解释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盗土案”引发争论

某建筑公司因开发征用了一块土地,征地补偿金等相关费用已付,土地也已平整。2003年4月1日至13日夜间,犯罪嫌疑人赵某雇用许某、王某等人,使用挖掘机等设备,将该建筑公司已取得使用权的土地内的1709.45立方米土挖走变卖。所取土方,土地部门估价人民币11996元。

司法机关在对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理由是:“土”如同空气、水一样,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物质,而不是通常所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