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与未遂

绑架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与未遂

作者:赵东升发布时间:2008-12-3107:31:25

——————————————————————————–

对于绑架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问题,刑法学界的一般通说认为,绑架犯罪是行为犯,一经实施即构成既遂,不存在中止和未遂现象。但也有学者主张,在绑架犯罪中存在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释放被害人的,应认定犯罪中止。若不认定犯罪中止,不仅不合情理,也与刑法鼓励犯罪分子自动放弃本可以继续实施的犯罪的精神相悖。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而且还认为绑架罪也存在犯罪未遂[……]

Read more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运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适当运用,加强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在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作为一种监督方式,毕竟未经立法认可,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它主要表现在:一是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的途径,民事诉讼法中无明文规定,两级高院在观念上亦未统一,客观上影响了检察法律监督的效果。二是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的运用,缺乏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规范,至今仍处于一种探索状态,实践中难以把握。若运用不当,不但未能达到维护司法公正的目的,而且将有损检察机关形象。本文拟从当前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探究理论与实践的“碰撞”,针砭现行监督立法的体制与观念障碍,思[……]

Read more

帮助搬运赃物的行为如何认定

作者:何强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一、基本案情2003年12月11日24时左右,被告人周某、夏某、郝某共谋后窜至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先锋村轻轨工地,翻墙进入盗出螺纹钢、钢管、铁块及三角铁等钢材,共计价值数千元。周某叫来陈某、潘某帮助装运赃物时,公安机关将五人当场抓获并追回全部赃物。

二、分歧意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办案人员对被告人周某、夏某、郝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无异议,但对陈某、潘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出现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对陈某、潘某的行为也应认定为盗窃。其理由是:

1、陈某、潘某是临时加入盗窃活动的行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二人被叫去收购和搬运赃物时,周某等人的盗窃行为正在[……]

Read more

犯罪形态如何确定

吴某与丈夫离异后,女儿随前夫生活。2005年3月20日,吴某去探视女儿时遭婆婆阻拦和辱骂,回家后就预谋到某信用社偷点钱,以便带女儿一同外出。次日凌晨,吴某带上口罩、手套、柴刀、透明胶等,架梯潜入该信用社二楼的出纳胡某住处,伺机获得金库钥匙。下午5时许,胡某进屋,吴某即用柴刀架在胡某的脖子上令其不许反抗,然后用胶带将其手、脚捆绑起来,又将胡某和液化气瓶一起捆绑在椅子上,强行从胡某手中夺取一串钥匙,逼问胡某如何开启金库门等问题。在此期间,群众发现并将吴某当场抓获。

本案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吴某的行为处于何种状态,出现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吴某抢劫被害人持有的金库钥匙,是为其抢劫信用社资金做[……]

Read more

完善挪用公款罪立法建议

我国《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条文将挪用公款罪在客观方面概括为三种情形:1、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非法活动,如走私、诈骗、赌博、嫖娼、无照经营等违法犯罪活动;2、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如挪用人本人或者他人将挪用的公款用于生产,经营,买房出租作为个人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入股奖金,存入银行或者借给他人而个人取利等;3、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如挪用公款用于建造私房,购置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办理婚丧,支[……]

Read more

刑事起诉书中应表述为“证据确实、充分”

作者:熊在超张逸峰新闻来源:检察日报在目前有关司法指导文件中,将刑事起诉书中的证据表述为“确实充分”,公诉实践中,很多检察机关亦效仿上述表述方式。笔者认为,这种表述方式是对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误读,是与法律规定的原意不一致的。刑事起诉书作为检察机关指控犯罪、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载体之一,应当力求准确、规范,避免产生歧义,而“证据确实充分”的表述不够严谨,应改为“证据确实、充分”。

首先,“证据确实充分”与“证据确实、充分”是两个完全不同含义与内容的概念表达。从言语理解及规范表述上来说,“证据确实充分”侧重于表述证据的完整性与关联性,即据以定案的各种证据已收集齐全,证据之间、证据与待证事实[……]

Read more

当前农村涉枪涉爆案件的特点、成困及预防对策

开展“严打”斗争以来,江西省峡江县政法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缉枪治爆”专项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到目前为止,共收缴各类猎枪、土铳、鸟铳二百余支,炸药20余公斤,雷管30多个,涉枪涉爆行政处罚70余人,批捕涉枪涉爆案件5件16人,已被法院判决3件12人,使人忧虑的是这些涉枪涉爆案件均发生在农村,令人深思,发人警省。为了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涉枪涉爆犯罪的特点,发案原因,寻妥预防农村村民涉枪涉爆犯罪的对策,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和探讨,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一、发案主要特点

1、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根据统计数据反映,涉案人员中,实践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91[……]

Read more

宋某的行为是否可以定性为犯罪中止

作者:李庆斌

宋某于2003年3月8日得知其恋爱对象刘某在其外出期间多次住在亓某家,并与亓某发生两性关系,遂对亓某怀恨在心。同年3月9日,宋某将亓某带至其家中殴打,致使亓某左背部、左膝关节上方、左小腿等多处损伤(系轻微伤),并逼亓某写下6万元欠条和坦白条一张,要求亓某每两天送一次钱,1个月内付清。不久,宋某将此事告诉了潘某?潘某曾因敲诈勒索被判过刑?,潘某听后对宋某说这是敲诈勒索,要被判刑的,劝说宋某别再去要钱。宋某听后,心里非常害怕,表示不再去要钱了。到3月14日案发止,宋某既未向亓某催要此款,也未从亓某手中取得一分钱。

法院在审理中,对被告人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以暴力相威胁强索财物的[……]

Read more

“两抢一盗”的预防和对策

邹溪海薛枫艳

近年来,随着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刑事案件逐年上升,其中“两抢一盗”犯罪尤为突出,而且所占比例较大,成为影响东莞治安状况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2003年到2007年,每年“两抢一盗”案件数占刑事案件总数的比例约60%;“两抢一盗”案件在数量上逐年上升,从2003年开始,“两抢一盗”案件每年都以几百近千的数目增长,至2006年,“两抢一盗”案件数已比2003年的2424宗翻了近一番,达到4691宗。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两抢一盗”案件数为3783宗,在近几年首次实现负增长。

“两抢一盗”犯罪问题的凸显折射了东莞市人口比例、收入均衡等深层次问题。东莞市“两抢一盗”犯罪问题乃至整个犯罪控制[……]

Read more

村支书挪用村提留、乡统筹款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王远景

孙成明在担任新乐乡大河村支部书记期间,征收大河2社1998年至1999年村提留、乡统筹款计11843.27元(其中乡统筹款为6100余元)未上交,占为已有。经乡政府多次催收未果,故乡政府以拖欠提留、统筹为由诉来法院,要求孙成明归还拖欠乡统筹、村提留款11843.27元,对该案村支书孙成明挪用村提留、乡统筹款的性质上发生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该案应是返还不当得利的民事诉讼。
理由:1、孙成明实际占有这应当上交的乡统筹,对提留款11843.27元,获得了利益。2、乡政府、村委会应当收起来的统筹、提留,而没有得到其利益,受到损失。3、孙成明获得这11843.27元提留款和统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