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强奸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一、强奸罪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地位

对于强奸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目前的立法尚属空白。无论是从抚平被害人的伤痛、体现犯罪人与司法体系对被害人人格、价值的尊重,还是鼓励被害人举报犯罪、而至强奸犯最等方面考虑,我国都应该明确赋予强奸犯罪被害人精神损害请求权且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宜采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审理。

对强奸犯罪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对此早已确认。《德国民法典》第847条规定:“对妇女不道德行为的轻罪或重罪、或欺诈、威胁或滥用从属关系使其承诺为婚姻外的性交者,该妇女亦有同样的请求权(即赔偿请求权)。司法实践中的判例更是司空见惯。譬如,美国著名拳击运动员泰森因强奸黑人小姐而付出[……]

Read more

王志祥: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信用卡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是专业信用卡公司)签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单位或个人,用以提取现金和在特约商户进行购物、消费的一种信用凭证。在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展信用卡业务活动以来,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便时有发生。鉴于我国1979年刑法中并没有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对构成犯罪的信用卡诈骗行为,一般以诈骗罪论处。不过,信用卡诈骗犯罪与普通的财产诈骗犯罪虽然都归属于诈骗犯罪的范畴,但与普通诈骗罪相比,信用卡诈骗罪无论是在犯罪手段、行为方式、侵犯的客体还是在社会危害性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因而,在立法上科学的作法应当是将信用卡诈骗罪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加以规[……]

Read more

趁人被抢劫悄悄拿走被害人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案情】
某日,高某、王某、张某预谋到某街道实施抢劫,恰逢凌某路过此地,三人遂对凌某进行殴打,逼迫其交出身上钱物,遭到凌某拒绝后,三人把凌某按倒在地,高某强行夺下凌某的手包,凌某大声呼救,张、王二人见状匆忙逃走,高某持手包逃走时,被被害人凌某抱住腿,高某于是将手包仍在路边,挣开凌某的手逃跑。与此同时,石某恰巧正在现场附近吃饭,其看到高某将手包仍在路边时,遂趁凌某与高某扭打之机将手包拿走。

【分歧】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石某是在被害人凌某不能反抗、不敢反抗、无法反抗的状态拿走财物的,应认定为抢劫罪。

另一种意见认为,石某是趁机秘密窃取财物的,应认定为盗窃罪。

【评析】笔者比较[……]

Read more

犯罪故意违法性认识

犯罪故意中的违法性认识问题,一直是近代以降的刑法理论中引起较大关注的话题。违法性认识的核心归根到底就是对犯罪故意中是否需要违法性认识,需要怎样的违法性认识,如何判断行为人的违法性认识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如果将犯罪故意以“恶”来表达,将违法性认识以“知”来概括的话,这几个问题又可表述为,有恶是否必先有知?知何则为恶?恶又何从知?本文试以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为思路,就犯罪故意中的违法性认识做一分析。

一、“恶”必先“知”?违法性认识讼争聚焦国外刑法理论对犯罪故意中违法性认识的讨论,经历了从违法性认识不要说一元一统到诸种学说并起,再到承认违法性认识的学说占据上风的过程。具体而言,国外刑法理论关于违法性认识的[……]

Read more

刑法改革与人权保障

一、人权保障是当代刑法改革的鲜明主题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当今世界,人权已成为各国和国际社会处理政治、经济、法律等事务时常常优先予以考虑的问题。人权的改善和进步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法治无疑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在人权的法律保障中,刑法由于其所保护利益的广泛性、重要性及其对违法制裁的特殊严厉性,而使刑法对人权之保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刑法对人权的保障,既包括对犯罪人人权的依法保护,同时当然更应当包括对被害人及广大守法公民人权的保护。鉴于刑法对人权保障特别重要,所以当代各国立法者一般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尽可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刑法对其加以保护。

事实上,20世纪以来,围绕如何更加有效地保障人权,[……]

Read more

金钟博士论文

金钟博士论文

金钟:

1:电子书证运用探析。

摘要:凡以电子技术形成好的以记载或表达的内容、思想来对案例事实起证明作用的,当属电子书证的范畴。电子书证虽然有不同于传统书证的形成方式、存在形式和物质载体,但电子书证并没有因此改变其作为书证的本质,电子书证应当具备书证的所有特征。电子书证作为诉讼证据时必须保持与形成时的电子书证一致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试评当前预防职务犯罪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腐败和职务犯罪是最大的障碍和阻力。通过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来维护经济秩序,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应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有效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逐步铲除职务犯罪发生的土壤,消除职务犯罪发生的条件。从源头上治理职务犯罪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措施,要充分发挥检察优势,立足检察职能,以打促防。

预防职务犯罪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关系重大。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须进一步加大预防工作力度,同时正确认识和处理与预防职务犯罪相联系的几个重要关系,显得有为重要。

预防职务犯罪与经济建设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惩治腐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中央[……]

Read more

毒品犯罪案件审理中的两个问题

2005-3-29【大中小】在司法实践中,对贩卖毒品罪的既未遂问题和犯罪引诱问题有较大的争议,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观点。笔者只就司法实践中贩卖毒品的既未遂问题和犯罪引诱问题谈谈自已的几点意见。

一、关于贩卖毒品的既未遂问题

有学者认为,贩卖毒品罪的既遂,只要是实施了贩卖毒品行为,就应视为完成犯罪过程,是犯罪既遂。

有学者认为,贩卖毒品以实际上转移给买方为既遂。至于转移毒品后行为人是否已获取了利益,则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

有的学者认为,贩卖毒品本身包含了贩与卖两行为,因此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只要买或者卖的行为实施完毕,两者只居其一,就构成本罪既遂,而无须必须卖出获利。

上述三种观点中,第二种观点将贩卖毒品归于[……]

Read more

挪用公款(资金)豪赌 一审宣判前无力退还的应按贪污罪论处

针对日益严重的赌博违法犯罪问题,国家决定从2005年1月至5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同时,为准确打击赌博犯罪,“两高”正在研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为防止党员干部参与赌博,中央纪委、中组部也发出了《关于严肃查处党员和干部参与赌博的通知》。这些都表明了国家打击赌博行为的坚定决心。经调查了解,我国挪用公款(资金)犯罪大多是为了赌博,并且这些案件行为人因赌博而输掉的绝大多数款项是付之东流,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损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我国刑法对这类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与贪污罪比,贪污上了十万元就可能判死刑。而同是经济犯罪,而挪用公款(资金)罪则无死罪。法律和司法解释将此类[……]

Read more

试论洗钱罪的特征与认定

2007-2-1【大中小】[内容提要]:洗钱是一种国际性的新型犯罪活动,本文以刑法理论为指导,以修订后的《刑法》及其修正案为依据,从洗钱犯罪的概念和性质入手,结合司法实践对洗钱罪的构成要件、既未遂认定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洗钱罪的处罚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洗钱罪概念特征认定处罚

洗钱(MoneyLaundering)一词源于美国。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黑手党一个金融专家购买了一台投币洗衣机,开了一个洗衣店。每天晚上结算当天洗衣收入时,他将非法所得的赃款加入其中,再向税务局申报纳税,税后条款就全部成了他的合法收入,这就是“洗钱”一词来历。目前洗钱犯罪已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应该主要打击的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