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购买伪造的居民身份证该如何定性

作者:方文军

一、基本案情
陈某系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为便利在北京求职,于2004年6月间以80元的价格从制假者手中购买了1张根据其提供的照片、姓名、住址等情况制作的伪造身份证,后被公安机关查获。9月,检察机关以陈某涉嫌伪造居民身份证罪起诉。

二、争议焦点

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对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陈某的行为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理由是,身份证必须由公安机关依法制作,制假者无权制作身份证,陈某为伪造身份证提供了照片、姓名、住址等信息,属于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帮助犯,应以该罪定罪处罚。另一种意见认为,陈某虽然将其本人照片、姓名、住址提供给制假者,具有帮助制[……]

Read more

简论轻刑化的实现途径

随着人类社会法冶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权意识的日益提高,轻刑化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刑事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刑事司法的理性选择。而我国由于受“刑罚万能”观念的影响,重刑化的趋向明显。本文拟就轻刑化的实现途径作些初步探讨。

一、刑罚体系应当向以自由刑和财产刑为中心的轻刑刑罚结构转变。树立科学的刑罚观念,是实现刑罚轻缓化的理念前提。要“尽量做到将刑罚的适用和投入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和最低限度内,不滥施刑罚,不浪费刑罚。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5种主刑,除死刑外,其余都是自由刑,在4种自由刑中,3种都属于监禁刑。这样的刑罚体系和结构,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摆脱”重刑“之名的。在重刑立法的前提下,司法中的重刑主义倾向可想而[……]

Read more

得知他人强奸犯罪后勒索钱财–供述敲诈原因时带出他人犯罪不属立功

作者:曹亚峰

2003年1月18日晚,金某得知冯某前日晚在他人租住的房间内强奸了周某后,纠集了邓某、陈某在一家网吧门前等到冯某,对其实施殴打。金某以报警相威胁,问冯某“是要私了还是要公了”,私了就给5000元。冯某同意“私了”,但身上没带钱,被迫打电话回家要钱。冯某的家人知道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警察赶到现场将金某带到派出所进行询问。在询问过程中,金某供述了自己纠集他人敲诈勒索的行为,同时也供出了冯某强奸的事实。公安机关对冯某的强奸事实进行了侦查,后经法院审判,冯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并被处以刑罚。

本案被告人金某在供述自己犯罪行为的同时又供述了他人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能否认定其有立功表现?

有观点[……]

Read more

由“黑哨”引起的对我国受贿罪主体立法完善的建议

“黑哨”是指裁判员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而在足球比赛中违背职业道德和体育精神,不公正履行裁判职守的行为。“黑哨”行为不仅在体育界引起一片声讨,法学界也对“黑哨”这一现象的成因、社会危害性、性质以及由此引起的许多法律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也对此现象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黑哨”的成因及其社会危害性

(一)出现“黑哨”现象的原因

“黑哨”现象是在社会经济大发展、足球事业蓬勃开展、体育体制不健全的社会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丰富的社会物质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于是,一[……]

Read more

自侦案件运用间接证据定案之我见

当前,在部分自侦案件中由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经常出现反复甚至翻供的现象,给案件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加之,自侦案件所收集的直接证据相对较少,因此如何有效运用间接证据使之形成锁链认定案件就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对此略陈管见。

一、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原则

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且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必须遵循《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只要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的原则,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各种证据。自侦案件的[……]

Read more

浅谈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

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犹如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肤的病毒,严重地吞噬着共和国并不强健的身躯。腐败不除,最终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坚决消除腐败现象是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贪污贿赂犯罪如此猖獗,法律有时在这些违法活动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多民主法制的传统少,少数领导干部认为法只是管老百姓的,自己可以不受约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

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机关的职权划分上还没有很好的理顺。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分配体制未能真正体现,分配存在严重不公。[……]

Read more

受贿犯罪的心理动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张宁

受贿犯罪,根据刑法学上的观点,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贿赂或者收取他人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不正当行为。本文从个人行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出发,分析了受贿者实施受贿犯罪的心理动因,得出受贿犯罪发现、查处概率低,受贿实际成本不高,受贿可能收益高是受贿犯罪存在的根本原因,最后从这三方面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
一、受贿犯罪者的心理动因
在经济学的观点中,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实际付出较小甚至零成本的前提下,选择得到最大的利益。这种观点尽管并没有对个人思想道德多做考虑,具有很浓厚的“人性本恶”的意味,但这恰恰排除了个人感性因素的干扰,从而更[……]

Read more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若干问题研究

证据就是刑事诉讼的灵魂。围绕着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贯穿了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就是正因如此,使得许多国家都确立了证据规则,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证据的规定远远不能适应我国诉讼法制发展和审判方式改革实践的需要。证人证言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重要证据,历来就得到各个国家的广泛重视。作为不可替代的证据,证人在刑事诉讼中不但可以帮助法官查明案件真实情况,还对刑事审判程序的公正有着重要意义,刑事诉讼要达到公正,除了审判实体公正外,还要求程序上的正义。让证人在法庭上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和质证,为控辩双方提供平等的机会,这本身就是审判程序正义的标志。证人出庭作证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

Read more

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以宋留根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为参照(检察日报)

由于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采用概括式的方法规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构成特征,加之实践中发生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形态各异,所以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对于该罪的构成特征一直存有争议。笔者以河南省有史以来查处的人数最多、最有代表性的宋留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为参照系,重新审视一下如何科学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

一、组织特征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有组织犯罪的高级形式,在组织结构上,具有稳定性、严密性和人数多的特点。稳定性,是指该犯罪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以及骨干成员比较固定,该犯罪组织较长时间存在,且具有一贯的延续性,它不是为了实施某一犯罪而临时结成的团伙。严密性,是指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结构以及内部分工和[……]

Read more

事故现场捡手机如何定性

作者:郭俊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一、案情2004年11月2日早上8时许,某县公安局交警队在S101线455Km+165m处勘查交通事故现场时,犯罪嫌疑人方某发现现场一石缝中有一手机(无电池),见左右无人便捡起揣入怀中,带离现场,准备日后使用。后方某因不会使用手机,遂将该手机交与其亲戚方甲查看,方甲在查看时发现该手机缺电池,便将该手机上的SIM卡取下,插入自己的手机中,在试打该卡时被公安机关查获。经鉴定,该手机价值1737.00元。

二、在处理本案中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犯罪嫌疑人方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其理由是:1、犯罪嫌疑人方某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2、犯罪嫌疑人方某是在被害人被救离现场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