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逮捕:人权保障背景下的探索

作者:刘金林新闻来源:检察日报附条件逮捕同样遵循刑事诉讼法中“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逮捕原则,因为现行的司法实践中,对批捕条件的把握远远比刑事诉讼法中要求的严格,这种附条件的适当放宽,其实是对刑事诉讼法要求的回归。

刑事诉讼法对所有案件均适用同一逮捕标准的规定不符合诉讼规律,而重大案件适当放宽标准、一般案件从严的做法既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又有利于案件分流。

在实践中,如果遇到案件证据无法完善,只有等到不起诉或者宣判无罪时才能释放犯罪嫌疑人,而适用附条件逮捕之后,对那些补充侦查后仍不能达到证据要求的案件,当即撤捕,减少了羁押,保障了人权。

会议现场

8月29日至30日,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中国社会[……]

Read more

绑架罪的停止形态与“情节较轻”之关系

吴情树

《刑法修正案(七)》第六条增加了“情节较轻”的绑架罪,并设置了较低的法定刑。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理解绑架罪的停止形态与“情节较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有必要予以阐释。从法理上看,绑架罪所呈现的预备、未遂、中止以及既遂等不同形态反映了绑架罪不同的社会危害性,对认定是否属于“情节较轻”的绑架罪会有所影响。但是,绑架罪的停止形态与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之间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绑架罪的停止形态与“情节较轻”属于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的司法判断。换言之,并不是绑架罪既遂都要适用普通绑架罪的法定刑,也不是绑架罪的预备、未遂、中止一定要适用“情节较轻”的法定刑,绑架罪既遂有可能被认定为“情节[……]

Read more

看车库时盗窃他人车内财物如何定性

作者:于书峰来源:正义网内容:案情:2002年4月,某市政府保安赵某在对车库值班巡查时,发现一辆轿车未锁后车门,打开车门后看到座位上有一个手包,包内有该车司机张某的一张龙卡及身份证。赵某将龙卡拿走,在柜员机上取款1770元。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赵某属侵占行为。赵某在车库值班时,有对车库内汽车及汽车内财物的保管义务,赵某乘为他人保管财物之机侵占他人财物,其行为属于侵占,但由于数额未达到定罪标准,不构成侵占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赵某属职务侵占行为。赵某利用在车库值班的职务便利,窃取交给单位保管的私人财物,其行为属于职务侵占,但因数额较小,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赵某构成盗窃罪。赵某利用巡查[……]

Read more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要点提示】区分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关键要考察以下二个方面:一是看双方买卖销售的物质是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还是刑法意义上的危险物质,只有非法买卖了刑法意义上的危险物质,才能构成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二是看双方买卖销售的标的是食品还是危险物质的原物及其相关产品,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必须是有食品这个载体,以掺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为标的,而非法买卖危险物质行为的标的通常都是危险物质的原物及其相关产品。
【案情】

2008年1月30日,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康伟铸造有限公司搬迁完毕,该厂未使用完的两包工业盐(总计100公斤)和半包氯化钡(约25公斤)仍放置在热处理车间,无人看管,[……]

Read more

对嫖宿幼女罪的立法异议

我国刑法第360条第2款规定:“嫖宿不满14周岁幼女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规定,确定了该罪的罪名,即嫖宿幼女。明确了罪状和法定刑,即犯有该罪应“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表面上看,这一条款的规定有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从刑法整体上看,这一规定又具有与奸淫幼女罪的重叠性并存在歧义。笔者根据刑法理论粗略谈几点看法,以解疑义。

一、罪名的重叠性和不必要性

首先,从罪名的确立上看。我们都知道,不论是1979年刑法还是现行刑法,我国都没有把卖淫嫖娼列为犯罪行为。现行刑法虽然规定了几种与卖淫嫖娼有关的罪名,但大都与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等活动有关,单纯的卖淫、嫖娼行为还不构成犯[……]

Read more

浅析过失共同犯罪

2007-5-11【大中小】摘要:刑法理论界一直对共同过失能否成立共同犯罪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司法实践中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得我们对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主要从完善过失共同犯罪立法的必要性、过失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等角度谈了自己对过失共同犯罪的理解;并提出自己浅陋的建议。

关键词:过失共同犯罪共同注意义务共同犯罪

一、完善过失共同犯罪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刑法第25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由此可见我国刑法否认共同过失能够成立共同犯罪的。刑法典将过失共同犯罪定位于[……]

Read more

协助他人掩饰毒品犯罪所得行为之定性研究(陈兴良)

–以汪照洗钱案为例的分析

陈兴良

【摘要】洗钱罪是一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此类性质的案件逐渐增多,加大对该罪的规制日益重要。我国对洗钱罪的立法规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严密的过程。洗钱罪在行为、客体和罪责方面有一系列特征,在司法实践中对该罪的处理也面临很多困难。通过汪照洗钱案的审理可以发现,目前洗钱罪的明知问题、与上游犯罪的关系问题以及该罪与赃物犯罪的区分问题还存在争议,从理论上进一步明晰十分必要。

【关键词】洗钱罪;上游犯罪;汪照洗钱案

在中国刑法中,洗钱罪是一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汪照洗钱案[1]的分析,对洗钱罪的相关问题进行法理[……]

Read more

刑事诉讼案件证人出庭凸现六难

孙胜好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是指了解案件事实真相的人出庭向法院陈述证言。证人出庭陈述证言,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法院处理刑事案件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证据,它具有不可指定、不可替代的特点,在刑事证据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询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没有证人出庭作证,询问与质证就无法进行,不经过在法庭上控辩双方的询问与质证的证言,就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即使在法庭开庭前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搜集和掌握了大量的证人证言,并无前后不一,法庭开庭时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证人也必须出庭陈述[……]

Read more

企业改制后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应该如何认定

案情:黄某于1999年担任甲市无线电电表厂(国有企业)厂长,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该厂拟进行改制,黄某被免去厂长职务,后经甲市某区经委下文任命其为该厂企业改制组组长,负责改制企业的资产管理和房屋拆迁工作。改制方案为将厂区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新元实业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以固定资产换现方法买断职工工龄。在此期间,黄某利用职务便利,为新元实业有限公司谋取利益,其向主管部门提出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新元实业有限公司用于商品房开发的建设方案,在此过程中,黄某向新元实业有限公司索要现金11万元。

分歧意见:

本案的分歧意见是,黄某在接受新元实业有限公司钱财时,是否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第一种观点认为,黄[……]

Read more

确立符合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作者:谢佑平吴炜炜栗旭峰新闻来源:检察日报我国目前“一元式”的裁判结构,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我国可以构建一种与国外“二元式”裁判结构下证据排除机制不同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机制,保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有效运行。近年来,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问题越来越引起司法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享有监督权,因而也就包括了对产生非法证据的违法取证行为的监督,即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检察监督。从我国刑事诉讼法与相关司法解释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质上在我国已经确立,但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的非法取证行为仍然大量存在,非法证据很少得到排除。笔者认为,有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