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刑人权利的法律定位

内容提要:受刑人权利作为国家刑罚权力的对立存在,正当性的权利本质是受刑人权利法律定位的逻辑起点。对受刑人权利保护必须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对受刑人权利进行准确的法律定位,即将受刑人权利和刑罚执行权力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范畴,而不是将受刑人的权利与义务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范畴;在刑事法律关系的运作中,以受刑人权利为本位,而不以受刑人管理为本位,以实现对刑罚执行权力的制约和对受刑人权利的保护。

关键词:受刑人,权利,逻辑起点,逻辑结构,法律关系

少数人人权和弱势群体人权的保障样态往往是衡量一国人权保护状况的最为直观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国人道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受刑人”作为社会少数人群体和弱势群体,其权利[……]

Read more

“户”内无人应否构成“入户盗窃” ?

刑法修正案(八)对“入户盗窃”作了特别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也即对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情形无数额限制,只要有此行为即可入罪,司法实践中对“户”内无人应否构成“入户盗窃”这个问题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笔者试述如下:

从“入户盗窃”作特别规定的立法本意来看,其目的之一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这是与一般盗窃情形相同的共性特征;目的之二是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隐私权、住宅不受侵犯权等,其中又以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防止遭受潜在的生命和健康威胁为首要目标。目的之二既[……]

Read more

检察日报:为收养而抢婴儿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2009年7月22日,因故不能生育的王某在医院看到吕某、周某夫妇的新生儿子“榕榕”,即想自己收养。后王某联系张某等4人商量抢小孩之事,并谈妥酬金1.8万元。2010年2月10日凌晨2时许,王某等人闯入吕某家中,绑住吕某夫妻手脚并封住嘴巴,抱走了榕榕。后王某等人被抓获归案,榕榕被解救。

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刑法并未规定抢劫儿童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本案不构成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等人的行为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第三种意见认为,对王某等人应以拐骗儿童罪定罪。

评析: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是本案定拐骗儿童罪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本意。本案从形式上看,将“抢劫”儿童归类于“[……]

Read more

品牌店的销售人员取走店里的服装是否构成盗窃罪?

[案情]
王某系建湖县某品牌专卖店的店员,负责某品牌服装的销售工作。2008年12月8日,王某正在站店,忽然接到男友李某电话,李某告诉王某后天是自己的生日,希望王某与自己一起庆祝。王某便想送件东西给男友作生日礼物,但考虑到自己一个月工资才不到1000元,没能力给男友购买礼物,便想到可以拿一件自己店里的品牌服装送给男友。于是,王某趁店主外出进货之际,将一件品牌服装(价值2000元)私自放入自己包中,下班后送给男友。次日,店主在清点服装时,发现少了一件而报案。
[审理]
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于王某的行为究竟该如何定性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作为服装店的店员,处于代为保管服装的地[……]

Read more

回顾与反思:中国刑法三十年

马克昌

回顾我国刑法30年,会感到我国刑法的巨大进步,并且这种进步是有历史意义的。从宏观方面看,主要表现为从类推制度到罪刑法定原则的转变,由部分死刑核准权下放到死刑复核权全部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刑事政策从惩办与宽大到宽严相济的调整。

一、刑法三十年的基本情况

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英明决策粉碎了“四人帮”,从此结束了无法无天的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深受无法无天之害,痛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党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

Read more

拼酒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法院网《法学研究》栏目于2008年1月8日刊登了《拼酒致他人死亡是否构成犯罪》一文,案情如下(以下简称“拼酒案”):许某与张某系好友。某日,许某约张某及其他几位好友到家中喝酒。席上,许某与张某就两人谁年龄大发生争议。于是,就有人提议,谁的酒量大谁就是老大。许某也接口说:“对,现在就比,一人一瓶,我能喝完,你就喊我哥;你能喝完,我就喊你。”旁边有人劝说“算了,都喝得差不多了。”许某说:“没事,我知道他的酒量。”两人就一人喝一瓶酒。当张某喝到一半时,突然口吐鲜血,昏迷倒地,被送往医院急救,不治身亡。经鉴定,张某系肝严重性酒精中毒而死。作者周军从犯罪构成的角度分析了许某的刑事责任,认为许某的行为[……]

Read more

牛某、汤某的行为定性为一般抢劫还是入户抢劫?

作者:章琳徐畅

2003年12月14日,16岁的牛某和汤某打电话给初中同学周某,证实只周某一人在家后,她们决定去周家敲诈金饰品。到了周家,三人看了一会儿电视,牛某、汤某便向周某提出要枚金戒指,遭周某拒绝。牛某、汤某商量动手殴打周某逼她拿出金饰品,随后对周某打耳光、拳击头部、拉头发等,周某被迫交出了金手链1根、金戒指1枚。汤某父亲知道此事后,陪同汤某去公安机关自首。

对该案是否是“入户”抢劫,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认定为“入户抢劫”,理由是两被告人非法进入他人住所,并在户内使用暴力实施抢劫,符合入户抢劫的构成条件。第二种意见认为应认定为“一般抢劫”,理由是两被告人的入户不具有非法性,且是[……]

Read more

论我国刑法中老年人的刑事责任

[摘要]:在21世纪我国面临着迈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经济发展造成社会生活环境日益变化,老年人犯罪现象也变得尤为突出。老年人与一般的成年人之间存在诸如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许多区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于老年人犯罪都规定了相应的从宽处罚的制度,我国古代及近代的立法都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我国现行刑法对此问题都存在重大的疏漏,没有相关的规定。结合老年人自身的特殊状况、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现状以及当前国际刑事立法的现状等诸多方面,关于老年人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的立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刑事责任

2002年6月22日,湖南省衡阳市汽车配件厂88岁的韦有德因杀死邻居刘文军而被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

Read more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不作为的刑事责任问题

目前理论上对网络服务提供者(ISP)的含义及分类并没有没有统一的说法。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网络内容提供者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指自己组织信息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的主体。任何人都能成为网络内容提供者。二是网络中介服务者,即为网络提供信息传输中介服务的主体。根据其对网上所传播信息实际监控能力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1)接入服务提供者IAP(InternetAccessProvider),指为信息传播提供光缆、路由、交换机等基础设施,或为上网提供接入服务,或为用户提供电子邮件账号的主体。(2)网络平台提供者IPP(InternetPresen[……]

Read more

实行犯隐瞒犯意 帮助犯如何处理 关键看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

作者:孙厚鹏许峥嵘郭焕民来源:正义网内容:案情:犯罪嫌疑人朱某、鹿某事先预谋杀人后勒索钱财。2004年1月8日,朱某、鹿某将山东某技术学校大三班女学生陈某骗至某镇大沙河边,杀害后掩埋。后以陈女被绑架为由,向其家中索款5万元。1月9日,朱某找到姐姐张某,谎称其和鹿某绑架了一人,为便于要钱,要求用张某的身份证办理一张银行信用卡。张某便将本人的身份证交给了朱某。因银行要求本人亲自办理,张某又亲自去银行办理了信用卡。1月12日,朱某再次找到张某,让其在信用卡里存一部分钱,以免索要来的钱数额太大存入空白卡上引起怀疑。张某便将自己的6000元存入了此卡。1月17日,案发后三人被抓获。

分歧:对朱某、鹿某构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