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入刑的立法错位及其克服

【摘要】从刑法修正案(八)“一律入罪”的定性立法现实到最高院的“勿一律入罪”,从通知收集案例拟进行案例指导到将来的司法解释,从公安部的“醉驾一律刑事立案”到“酌情取保候审”,均反映了醉驾“定性”式立法在中国“定性加定量”式刑法框架下的尴尬,国外醉驾定性立法其实在我国刑法立法模式下是不兼容的,“醉驾一律入刑”的争议必然产生。尴尬之解决、行政规制和刑事处罚的不同意义指向以及“醉酒”之模糊性需要对醉驾进行入罪和量刑解释。入罪解释的基础在于作为刑事处罚的醉驾之醉酒标准应高于作为常识的醉酒和作为行政规制的醉酒之标准,应把醉驾出罪因素解释为阻却违法事项,这并不是变更入罪条件,因此仍可由最高院进行。量刑解[……]

Read more

刑法意义下“醉酒驾驶”行为定性若干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刑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正式列入刑事犯罪范畴,然而关于“醉酒驾驶”行为入罪的讨论并没有结束。“醉酒驾驶”行为是否应当单独入罪以及其应当怎样入罪等问题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醉酒驾驶行为定性

一、“醉酒驾驶”行为入罪必要性分析
(一)“醉酒驾驶”行为是否应当单独入罪
尽管《刑法修正案(八)》已经明确规定“醉酒驾驶”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但刑法学界对于其是否应当单独入罪的争论并没有停止。
一部分学者主张“醉酒驾驶”行为应单独入罪,主要理由有:第一,我国当前危险驾驶导致重大伤亡的交通事故的机率非常高,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危险驾驶机动车辆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对公共安全[……]

Read more

单位应当适用立功制度

在我国刑法立功制度的条文中没有规定单位立功,对于单位能否适用立功制度,主要有两种观点。持否定说学者严格地从刑法文本出发认为,“立功的主体必须是犯罪分子,即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而持肯定说的学者认为“单位可以构成立功主体”,并提出“刑法应增设单位立功的规定”。笔者认为,单位立功应得到理论和实践的确认。

单位适用立功是设立单位犯罪的必然逻辑结果

对于单位犯罪,立法的最大障碍在于,如何将自然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归责于单位?通常的解释是,单位是一种人格化的社会组织,和自然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头脑”和“躯体”。单位的存在具有系统性,这一特性使单位中的个体活动具有程序性和整体性的特[……]

Read more

张千帆:宪法序言如何写?

一、引言

除了英国等极个别国家之外,世界上两百来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成文宪法。大多数联邦国家还不止有一部宪法,譬如美国就有51部宪法之多–除了联邦宪法之外,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宪法。打开宪法,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序言。虽然一般认为宪法序言并没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但是没有人否认序言的重要性,纳粹德国政治学家施密特甚至把序言作为”宪法的宪法”,因为它体现了这部宪法的基本价值、原则和精神。虽然此说不免夸张,但是一篇贴切的序言确实应该集中体现宪法的精髓。读了这样的宪法序言,即便还没读正文,就能从字里行间中领略出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宪法。

顾名思义,宪法序言好比一篇文章的”序”或导言。如果让你写序,你会怎么写?就和写文章一样[……]

Read more

刘大生:强奸何以成功?

【学科分类】法理学
【出处】作者博客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监狱里面的强奸犯是很多的,且大多是强奸既遂犯。强奸是怎样成功的呢?根据法学家们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可以让强奸犯的强奸获得成功,一种是暴力方法,一种是非暴力方法,还有一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软暴力方法。

根据生理学家和性学家们的研究,暴力方法是最难成功的。

一个男人将一个女人捆绑起来,捆成“大”字形,然后强奸,能不能成功?恐怕很难。一是捆绑的过程非常麻烦;二是要阻止女人喊叫,这也比较麻烦;三要使用润滑剂,而润滑剂这个东西仅仅是最近十几年才有销售的。所以,此类强奸虽然是典型的强奸,生活中却较少见到。男性将女性打成重伤,甚[……]

Read more

寻衅滋事罪不属于刑事和解范围

2013年2月,付某、白某和石某三名工人从王某的厂里集体“跳槽”到竞争对手李某的模具厂,王某怀疑他们可能把自己的生产技术信息泄露给李某,而此前李某还拖欠王某2万元借款一直不还。

一天中午,王某酒后想到此事感到窝心,便邀集几个酒友到李某厂里闹事。李某当时不在厂里,王某很快找到“背叛”他的工人付某、白某、石某,命令他们在李某工厂大门口跪成一排,仗着酒劲对他们一阵拳打脚踢。

李某厂里其他工人对王某和他带去的人心存畏惧,不敢过问。

后来,付某等三人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经鉴定,付某为颅骨单纯性骨折(轻伤),白某、石某均不同程度受伤(未达到轻伤以上标准)。

事后,王某主动为付某等三人支付了医药费,另外还给了赔偿金[……]

Read more

上官丕亮:宪政: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显然正确解读政治文明是当务之急。在现代社会,政治文明与宪政密切相关,现代政治文明就是宪政文明,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只有实行宪政,才有真正的政治文明。全面实行宪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
关键词:宪法;宪政;政治文明;宪政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自然首先必须正确解读政治文明的内涵和特征。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政治文明与宪政密切相关,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

一、现代民主政治[……]

Read more

聚众斗殴罪不以殴斗各方均人数众多为要件

[研究要点]

行为人纠集多人相互殴斗,严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构成聚众斗殴罪。参与殴斗各方是否均人数众多,不影响对行为人的定罪。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案情]

公诉机关:成都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叶华利、郭毅、郭忠飞、叶玉洪

2008年5月5日下午,被告人郭毅与被告人叶华利在本市草堂北支路217号“天府丽都”商务酒店茶坊因非法利益关系发生矛盾,当日21时20分左右,郭毅跑出茶楼,将事先邀约在外等候的被告人郭忠飞、叶玉洪、“老大”(在逃)、“老二”(在逃)及刘青山(“老三”)叫进该酒店茶楼。郭毅指使郭忠飞等人持砍刀与手持猎刀的被告人叶华利进行打斗,在[……]

Read more

贪污罪犯罪主体概述及分类

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这是由其犯罪性质决定的。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刑事立法,凡是规定贪污罪或是与其相关的罪名,其犯罪主体都被附加了某些限制。
但无论如何变化,归纳起来只有两种:第一,将贪污罪的主体限定为公职人员或公务员,如前苏联、阿尔巴尼亚刑法规定贪污罪的主体是公职人员;西班牙、泰国刑法规定为公务员。台湾刑法中贪污罪的主体有以下两种人:(1)依据法令从事公务之人员;(2)受公务机关委托承办公务的人员。与以上两种人员共同实施贪污行为的,也构成贪污罪。第二,将贪污罪主体限定为“保管他人财物之人,处理他人事务之人”以及“处理他人事务之人”。美国刑法将贪污罪主体概括为“受信托人”,包括受托人、监护人[……]

Read more

事实推定在贪污贿赂罪中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事实推定运用贪污贿赂犯罪规则
【内容摘要】事实推定是司法机关在证明和认定案件事实时所采用的一种证明方法,也称暂时性推定,法律并不要求审判者必须做出这种推定,而只是提醒他们可以做出这种推定,事实的推定往往被用来证明被告的心里状态,并且被认为是在刑事司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唯一手段。

一、 何为事实推定及其适用条件
事实推定在刑事法中的独特作用,正在于推定的精确性有
别于证明。事实推定解决的问题,正是证明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事实推定毕竟只是证明的一种补充,属于一种间接的认证方式。证明胜于推定。我们认为,事实推定的运用应遵循以下条件:
第一,事实推定的基础事实必须真实可靠。第二,事实推定的基础事实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