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债权人交出欠条并出具收据构成抢劫罪

逼迫债权人交出欠条并出具收据构成抢劫罪

作者:颜梅生发布时间:2007-04-2409:33:58

——————————————————————————–

[案情]2006年5月18日,个体户李某因到批发商肖某处调货,而欠下肖某7000元货款。由于此前双方并不熟悉,原不打算赊销的肖某考虑生意难做,加之李某一再表示可以随他的车一起到他家去取款,在李某出具欠条后,便答应了李某的要求。路上,肖某提出自己回去时只能坐班车,而随车前往取款是为了方便李某,要求李某另付给他回去的车费。李某认为当初交易时,双方[……]

Read more

中国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保护与反酷刑制度

一。前言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司法机关代表国家并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资源,而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则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他们的权利很容易受到侵犯。因此,国家和社会需要采取特殊的保障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权利。这些特殊的保障措施在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件中得到了体现。这些文件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惩罚或待遇国际公约》、《保护所有遭受任何形式拘留或监禁的人的原则》、《执法人员行为守则》等等。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轻权利、重义务的社会。而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则是在最近一些年才得到正式承认的。根据传统的[……]

Read more

私拆信件冒用信用卡如何定性

作者:徐小东来源:检察日报私拆信件冒用信用卡如何定性

关键在于甄别其作案手段

案情:2007年8月,杨某在某小区物业公司当保安值班时,将小区住户陈某申办的由北京中国银行卡中心邮寄回的送达在小区保安值班室的奥运信用卡信封拆开,取得陈某奥运信用卡和密码各一张。根据奥运信用卡取款说明,杨某谎称有人找陈某核对户口,获得陈某身份证号码。2007年11月21日下午6时40分左右,杨某借用同组保安刘某的手机与北京中国银行卡中心联系将陈某奥运卡激活,杨某见该卡生效后,于当日下午7时40分左右,到中国银行某支行取走陈某奥运卡上的人民币现金2000元。

分歧意见:对本案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杨某构成信用[……]

Read more

人性与理性:安乐死合法化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对于安乐死的讨论,学界是见仁见智。本文站在赞成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和理性的高度对安乐死这一问题再予以研究。从人性角度讲,使得安乐死合法化,是尊重人性、符合人道主义的举措;从理性的角度讲,安乐死合法化是众望所归、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本文从安乐死的概念、有关安乐死的争议、安乐死合法化的法理依据和现实意义以及安乐死合法化的制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引起学界和立法部门的注意,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化;人性;理性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引言

2009年2月8日齐鲁电视台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就读于曲阜师范学校的19岁济宁大一女生刘翠珠不幸患上一种罕见的疾病——上颌骨颈动脉血管[……]

Read more

缓刑制度的弊端、适用现状及对缓刑制度的几点设想

程超

缓刑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它体现了惩罚和教育相结合,依靠专门机关与贯彻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政策。正确适应缓刑制度,不仅能够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利用社会力量鼓励犯人改过自新,节约司法资源,而且有利于家庭稳定,社会安定,减少社会矛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我国缓刑制度的适用现状
1.97年修订新刑法实施以来,总体上缓刑案件适用较多,适用范围较广,并呈上升趋势。以某基层院为例,2005年下半年起诉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为94件146人,判处缓刑的为45件57人,占起诉案件的47.8%,其中交通肇事案件为18件18人,故意伤害案件为10件10人,盗窃、诈骗财产类案件为7件14人,[……]

Read more

李刚 冯露:对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实践中问题的完善

作者:李刚冯露新闻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容摘要:

本文以公安机关的取保候审实践为素材,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保证方式等几个方面揭示、评析公安机关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的运作情况。在此基础上,笔者力图使完善取保候审的进路既能代表一定理论导向,又能契合刑事诉讼法的实际改革方向。

关键词:

取保候审保证方式完善改进

近年来,理论界对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弊端以及如何完善讨论颇多,很多学者也在与外国法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此笔者不揣浅陋,通过对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实践的一些了解,对公安机关取保候审中的问题略抒管见。

一、研究:以公安机关的取保候审实践为视野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

Read more

甲与幼女自愿发生性关系后又指使乙强奸如何定性

作者:文青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一、简要案情2003年1月的一天晚12时许,甲、乙等人在朋友家中玩耍时,甲明知丙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在丙自愿的情况下与其发生了性关系,当时乙隔了层窗帘偷看。半小时后,甲又授意并教唆乙去强奸丙,乙遂将丙强奸。

二、分歧意见:

认定甲、乙二人构成强奸罪的共犯没有异议,但在是否具有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四项规定的“二人以上轮奸”的情节上存在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甲在明知丙是未满14周岁的幼女的情况下与其自愿发生性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强奸幼女罪”新规):行为人明知是不[……]

Read more

绑架罪既遂是以行为人实施的绑架行为是否实际控制被绑架人为准

[案情]2009年8月中下旬,被告人郑志某选定被害人郑水某作为绑架对象后,先后纠集被告人郑小某、林志某、王友某、林锡某共谋实施绑架。同年9月1日7时,按预谋的方案,在某市一家彩印公司大门旁的江堤岸埋伏欲绑架被害人郑水某,因当时路上行人多,作案驾驶的车窗玻璃无阻挡物,担心绑架败露,便暂时放弃。同月2日晚,被告人王友某向郑某租用一辆面包车伺机作案。翌日早上7时,被告人郑志某接到被告人郑小某告知郑水某途经的路线后,由被告人林锡某、郑志某、林志某驾驶该车到被害人郑水某必经之道的路边埋伏。当被害人郑水某骑电动车经过时,被告人郑志某与被告人林志某将郑水某劫持上面包车,并在车上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封嘴、蒙眼,[……]

Read more

刑事推定若干基本理论之研讨

【摘要】刑事推定制度是时下刑诉法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理论纷争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并没有很好厘清,为此有必要提出并论证如下几个重要命题:推定不是诉讼证明,而是诉讼证明的替代方法;刑事推定与无罪推定、有利被告原则并不矛盾,而是这两项原则的例外;刑事推定不是首选规则,而是末位规则;刑事推定不会导致证明责任倒置,但会引起证明责任转移;刑事推定的目标是法律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

【关键词】刑事;刑事推定;证明责任;法律真实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近年来学术界对推定这一确认案件事实的特殊方法展开了初步研究。司法实践部门也因为其所具有的减轻证明负担的功能而对这一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推定制[……]

Read more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关系探讨

作者:游伟

根据我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及《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已经取得《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销售侵权音像制品的行为,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处罚,对未经音像制品著作权人许可而直接销售其音像制品的行为,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但是,对于未取得《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销售侵权音像制品的行为究竟应该如何定性?由于现有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不明,导致在司法适用中颇多争议。有的认为,应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定罪处罚,有的则认为,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比如有的行为人既未取得经营音像制品的经营许可证,又明知销售的高密度光盘(简称DVD)是侵权音像制品,正属于这种情形。从法理上对此类行为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