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的被告人是否构成诈骗罪

本案的被告人是否构成诈骗罪

作者:王志勇刘虹发布时间:2007-12-1210:00:04

——————————————————————————–

□案情:2007年4月30日,被告人张明、李军合伙将41.5万股高科环保股票,以每股3.5元的价格卖给王林。同年5月1日,王林得知该股票业绩不好且市场价格仅为每股0.8元左右,便向张明、李军要求退股还钱。5月12日上午,王林约两被告人在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商议退股之事。两被告人为了转嫁责任,谎称41.5万股高科环保股票系从上海人赵光处购买,他们也是受害[……]

Read more

对教唆犯通说观点的几点质疑

论文提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教唆犯通说观点的深入分析,分别就通说观点中关于教唆犯的性质、构成要件、定性、主从犯地位的界定及停止状态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质疑。同时在研究其他国家的法律对教唆犯的规定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对以上五方面内容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教唆犯教唆行为教唆对象教唆内容教唆强度教唆故意

我国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从这一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唆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共同犯罪人。由于我国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因此[……]

Read more

缓刑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解决措施

缓刑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促其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我国现行缓刑制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具体问题,往往使之流于形式,难以完全实现立法者考虑实施缓刑的用意,不能完全实现适用缓刑的真正目的。

一、现行缓刑制度存在的缺陷

1、缓刑适用存在的不足。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如何准确地把握是否适用缓刑,关键在于怎样根据犯罪分子的[……]

Read more

经营“黑彩”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

案例:刘某自2008年6月以来,多次在家中聚集村民进行“黑彩”押注行为,投注人在0至9十个数字中选择一位、两位或五位数字作为投注号码,报给刘某,刘某依据每日国家福利彩票3D开奖号码,按照自己制定的一系列兑奖规则予以兑奖。案发后,办案人员在刘某家中搜出百余条销售“黑彩”的记录,从中发现,刘某日均销售“黑彩”金额都在7000元以上,最高记录达到2万余元,累计销售金额约20余万元。据刘某供述,除去“彩民”兑奖奖金和上交“庄家”的利润外,自己按销售“黑彩”金额5%的比例,抽头渔利约五六万元。

分歧意见:刘某经营“黑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最高人民法院[……]

Read more

暴力犯罪的法律规定及社会原因分析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由于国际恐怖活动的影响,海外黑社会组织向祖国大陆的不断渗透。国内暴力犯罪活动也日趋严重。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一、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界定

所谓的暴力犯罪原本并不是刑法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中的概念。目前在各国刑法中,尚无哪一个国家在刑法典中系统、集中规定暴力犯罪这一类犯罪,而是泛指暴力作为犯罪手段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例如,日本学者即认为暴力犯罪“是指伴随行使暴力的犯罪,典型的如强盗、暴行、伤害等。所谓暴力,包含暴行以及威胁行使暴行。”(注:(日)日本犯罪学研究会编:《犯罪学辞典》成[……]

Read more

三鹿奶粉事件涉及的法律责任问题分析

2008年9月1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鹿公司)发出声明,经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公司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同日,甘肃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媒体通报了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调查情况,目前,该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1例,以农村患儿为多。此外,江苏、陕西、湖北等地医疗机构也陆续收治了多例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婴儿均处于哺乳期,均曾经服用过或仍在服用同一品牌奶粉。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加紧调查事件原因,三鹿奶粉事件无疑是一件影响巨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如果最终调查结果证明,三鹿奶粉制品是婴儿泌[……]

Read more

利用企业改制隐匿、侵吞公共财物几个问题的思考

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将原企业的财产隐匿、瞒报,然后将该财产转移到改制后的非国有公司,对此行为如何定罪,法律及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理论界与实务界也有不同认识。笔者通过对报刊上登载的有关案例和文章进行归结,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应当认定贪污罪并按隐匿、转移财产的总额处罚;二是认定贪污罪,按行为人在非国有公司中所占的股份比例确定贪污数额;三是应认定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①。
持第一种观点者认为,行为人做为国有企业主管、管理财物的工作人员,代表国有投资主体行使管理权,其利用虚假作帐等手段隐匿公共财物后转移到自己控股的非国有公司,致使原国有企业对上述款物完全丧失所[……]

Read more

以认定自首为承诺规劝犯罪嫌疑人坦白能否认定为自首

[摘要]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自首的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易”现象,笔者将这一现象称之“承诺自首”。主要体现在以承诺自首来规劝犯罪人供认自己的罪行,从而认定自首的情况,笔者认为这一做法不完全具备合法性,为了达到严格执法、维护司法公正之目的,笔者就“承诺自首”的法律依据和利弊进行分析论证。

[关健词]:自首、坦白、自首与坦白的区别、承诺自首

近几年来,司法机关在侦破一些大要案或团伙犯罪案件时,为了尽快全面掌握案情、深挖犯罪、扩大战果、获取足够证据和固定证据等,往往以获取口供为突破口。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为了及时或顺利获取口供,避免刑讯逼供,经常承诺犯罪嫌疑人在一定时间内若如实交待全部犯罪事实,可视为[……]

Read more

私分事业单位房屋租金能否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作者:鄢志祥来源:检察日报案情:2003年至2005年,被告人罗某在任开县就业局(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局长期间,采取少开或不开具票据的手法,截留门市和办公楼租金47.1万元存入“小金库”,以过节、集资建房等名义陆续发给全局职工。

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经批准以其占用的国有资产出资创办的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其产权归该单位拥有”。开县就业局完成了财政统筹任务,并向税务机关上交了相关税金,余下的资金可以由单位支配、使用。罗的行为只是违反了相关财经纪律,属于违规,不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第二种[……]

Read more

为何计生工作人员易犯非法拘禁罪?

近年来,河南省灵宝市检察院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发现计生工作人员非法拘禁计生对象的侵权犯罪时有发生。此类犯罪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根据调查所获线索,该院2004年元月至2005年10月共立案查办计生工作人员非法拘禁案件9件9人,占其直接立案总数的37.5%,此类案件的查办维护了公民的合法的权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笔者试就该类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此类案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1、犯罪主体集中。涉案犯罪嫌疑人大多数是乡镇计生部门的聘用人员,有小分队队长,还有小分队的工作人员。在立案查办的9人中,有7人属聘用人员,占总数的78%.

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