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的设立及运作的思考

[摘要]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设立及其运作,是完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更好地发挥证据的证明作用。如何使展示制度在立法上及司法实践中加以规范和完善,笔者略陈浅见。

[关键词]刑事证据,展示制度,设立,运作,思考

证据展示或称证据开示,也就是先悉权,是当事人主义诉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因此,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是控辩双方在人民法院庭审前相互交换知悉所涉案件的证据及相关信息的制度。①随着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日益深化,诉讼证据展示制度从当初不被接受,到现阶段的司法实践中的或多或少的运用。对刑事审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诉讼证据展示制度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价值,它完全符合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

Read more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如何定性

作者:金俊讷王慧谦案情简介:犯罪嫌疑人甲酒后驾驶其私家轿车发生交通肇事,导致一人死亡后果。事故发生后,甲立即打电话给乙,告诉乙自己酒后驾车,让乙立刻赶到现场顶替。乙认为甲的车辆有保险,如果酒后肇事保险公司不予赔偿。为了使甲的交通肇事得到保险公司赔偿便赶到事故现场假冒肇事者。甲的朋友丙当时亦开车尾随甲车,看到甲发生交通事故后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报案时没有告知公安机关肇事者姓名。当乙赶到事故现场后,甲要求丙向公安机关作证时说肇事者为乙。丙出于哥们义气按照甲的要求向公安机关做出乙为肇事者的证言。公安机关遂对乙以交通肇事立案并做出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乙负事故主要责任。

问题: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Read more

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关于违法收集的证据能否作为证据使用的问题,在世界各国刑事诉讼中争议颇多。然而,随着诉讼文明的发展进步和人权保障意识的增强,各国对非法证据危害性的认识日趋深刻,并相继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尚未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出具体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有关司法解释和规则对此虽已做出一些规定,但是并不全面,不能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本文试就构建我国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刑事非法证据是否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司法界争论激烈的—个问题。对刑事非法证据如何抉择,究竟是“取”还是“舍”?如果“取”,是全部“取”,还是部分“取”?这不是单[……]

Read more

论使用人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的客观要件

「摘要」本文重在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规定的分析、理解、整合、梳理,促成全面地认识使用人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客观要件的外延与内涵、关系以及判定,进而指导司法实践。

依据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第6条“在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中,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是共同犯罪”和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

Read more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同紧急避险两种行为,是和前面讲的犯罪概念、犯罪构成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两种行为的基本特点,从外表上看似乎具备刑法分则某一种犯罪构成的要件,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这一犯罪最本质的属性,相反它们是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行为。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例如某妇女用剪刀扎死强奸自己的犯罪分子。这一行为从外表上看好象具有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实际上却是正当防卫的合法行为。又如某民航班机,在飞行途中突然遇到恶劣的寒冷天气,飞机表面结冰,重量增加,被迫下降,情况紧急,飞行员为了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防止飞机超重坠毁,在没有其它有效措施可采取的情况下,只得命令将过重的行李、物品抛出[……]

Read more

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该如何认定?(检察日报)

吴新华

司法实践中,就“随意殴打他人”类型寻衅滋事而言,对“随意”的基本判断为其难点。笔者认为,对于“随意殴打他人”的行为,是否属于“随意”,应依据客观行为判断。“随意”是需要价值判断的表述,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作出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应结合殴打他人的动机、殴打的场所、殴打因果关系的对称性、殴打的对象作出综合判断。

1.殴打他人动机问题。认定随意殴打他人类型的寻衅滋事罪时,是否具有流氓动机是区分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标准。即随意殴打他人类型的寻衅滋事要求行为人具有流氓动机。犯罪人就是希望通过这种随意殴打行为,达到其耍威风、寻求精神刺激、取乐发泄等目的,从而破坏社会共同遵守的准则,其随意性[……]

Read more

侦查监督实践中存在三个突出问题

当前,侦查中的一些违法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实践中一些地方也存在对侦查活动监督乏力的情况。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侦查活动在内的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如何增强侦查活动监督实效,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侦查活动监督实践中的三个突出问题

一、口头纠正违法和书面纠正违法的适用倒置。一般说,口头纠正违法适用于轻微违法,书面纠正违法适用于严重违法。但笔者对近六年来北京地区侦查活动监督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实践中书面纠正违法和口头纠正违法这两种侦查活动监督形式的适用出现了倒置倾向。比如有的地方对以下情形采用口头纠正:传唤超过12小时;[……]

Read more

仅以骗领利息为目的贪污公款本金不应计入贪污数额

来源:人民法院报内容:裁判要旨行为人采用虚构借贷关系的方式从单位取得本金和利息,因行为人主观目的在于利用本金骗领利息,取得本金之行为并未给单位造成任何经济损失,故认定贪污数额时只认定利息,不认定本金。

案情

1995年12月至1999年9月被告人史栓柱担任河南省新郑市盐业公司(国有公司)经理。1998年3月新郑市盐业公司建办公楼时,承建方秦某向被告人催要工程款时,先后给被告人出具了计90000元的工程款收到条,被告人史栓柱除支付10000元工程款外,其他80000元工程款未给秦某。被告人史栓柱将以上工程款收据交付新郑市盐业公司给了承建方的工程款,并对会计称:这些支付给秦某的现金,是他先借白某800[……]

Read more

论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计算机网络无疑是当今世界最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之一。它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简称因特网)的日益推进和迅猛发展,为全人类建构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在这个空间里也有它的黑暗的一面,计算机网络犯罪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2000年4月,美国航天航空局声称其计算机系统被一个少年入侵(1);2001年7月20日,美国白宫网站遭到黑客成功攻击(2);美国国防部网站每天都遭到黑客袭击(3);在2001年4月份,中国网站遭受黑客攻击数百起,政府网站占12%(4);而2003年3月开始的美伊战争更是引发黑客攻击浪潮,美国网站每天遭袭2500起。(5)

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

Read more

犯罪嫌疑人盗窃时被失主敲诈,再次行窃被抓获后,揭发了被敲诈之事的行为是否构成立功

作者:张勤邹群

董怀年多次盗窃作案。2003年11月的一天,他实施盗窃时被失主郁坤明当场抓获,并以将他送公安机关为要挟,敲诈了他8000元。次日,董怀年盗窃时又被公安机关抓获。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盗窃犯罪事实,还揭发了郁坤明敲诈自己8000元的事实。据此,公安机关将郁坤明抓获,并查清了他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

董怀年揭发郁坤明敲诈自己的犯罪行为能否认定为立功?有人认为不构成立功。我国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因此,认定立功必须是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而不是与自己犯罪有关的事实,例如贿赂案件中受贿人揭发行贿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