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是抢劫未遂还是抢劫预备

作者:李崇军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2003年10月15日晚22时许,江西省吉水县人郭明兵因囊中羞涩,产生了“抢两个钱花”的念头。随后,郭明兵在文峰镇老街一巷道口附近转悠,伺机寻找下手对象。这时,郭明兵见方静独自一人行走,遂尾随其后。因路上时有行人,郭未动手抢劫。到了方静家门口,郭明兵见方静家中漆黑一片,以为方家无其他人,便想强行入室抢劫。方静掏出钥匙打开房门,郭明兵随即强行闯入房中,并随手锁上房门。方静受惊大叫,方的丈夫袁根水闻声从房内起来,拉开电灯,见郭明兵站在门口,喝问:“你干什么?”郭惶急答:“我找水喝”,袁质问:“你找水喝,怎么跑到我家来了?”袁根水见郭明兵答不上来,即在邻居[……]

Read more

居某的行为是寻衅滋事还是敲诈勒索

作者:耿梅玲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居某,1988年11月8日因流氓被劳动教养三年,1993年4月23日因犯抢劫罪、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1998年3月2日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2003年6月15日刑满释放。

2003年8月23日晚10时许,居某在本村村民葛某家吃过晚饭后与葛闲谈。闲谈中,葛某得知居某刚”回来”不久,经济比较紧张,遂答应帮助解决居某之子的3000元学费。听闻此事,葛某之妻陈某大感不快,便与葛发生口角。居某认为陈某是指桑骂槐,遂与陈发生争吵,直至次日凌晨4点,在他人劝说下离开葛家。第二日晚8时,居某再次来到葛家,扬言要打陈某,并要葛给付其父亲和[……]

Read more

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案件审判中宽严相济的具体贯彻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2月8日发布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科学阐释,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新形势下刑事审判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于人民法院正确适用法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意见》内涵深刻、内容丰富,为深入理解和正确适用本《意见》,现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就《意见》有关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规定说明如下: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经济犯罪案件审判中的具体贯彻

(一)关于从严惩处的案件范[……]

Read more

“徇私”是否应包括“徇单位之私”(检察日报)

施远航陈进立

关于“徇私“的性质和地位

我国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法条中有16处规定了“徇私”或“徇私舞弊”的内容。其中,除了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二款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修正的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三款将“徇私舞弊”规定为加重、从重处罚的情节外,其他条文都将“徇私”规定为构罪的必备要件。此种规定与犯罪构成理论有冲突,导致对“徇私”的性质、地位存在较大争议和困惑,实践中往往不易取证、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有时甚至导致定罪标准不一、罪刑不平衡。笔者认为,应将“徇私”在性质上理解为犯罪的动机,在地位上理解为一种注意规定。既然“徇私”是犯罪动机,就只需根据外在的客观事实来认定或推定;既然“徇私”是[……]

Read more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思考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是探寻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治理的一次尝试。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动向变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已突增到70%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表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一般化趋向。一般化是指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为小康及中产以上者有增加的趋势。作为计划生育条件下的独生子女犯罪,实际上是一种“一般化”现象。有[……]

Read more

论医疗事故罪

论医疗事故罪
李刚

摘要:医疗事故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的罪名,从近几年的司法实践来看,对医疗事故罪的构成条件、罪与非罪的界限及该罪的刑事责任问题争议颇多。文章结合1997年刑法的规定及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相关规定,阐述了对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及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责任,以期对指导司法实,有所裨益。
关键词:医疗事故罪;犯罪构成;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由于违反医疗规章制度、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一、医疗事故罪的犯罪构成
(一)犯罪客体
医疗事故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医疗工作的[……]

Read more

吓跑窃贼占取赃物

来源: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内容:案情:

犯罪嫌疑人郭光才在郑州市花园路某居民小区2号院7号楼前,发现有人正在偷一辆电动自行车,郭光才便假装治安人员大喊捉贼,偷车人扔下车逃走,郭光才见到电动自行车已经被撬开,遂将该车偷走,途经小区大门时因形迹可疑被保安抓获。

分歧意见:

关于郭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郭的行为构成抢劫罪。郭大喊捉贼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以胁迫的方法迫使窃贼主动放弃到手的财物,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抢劫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郭是趁窃贼高度紧张之机勒索财物,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郭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

通常[……]

Read more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空间以及律师的作用

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世界各国对少年犯罪如何处置的认识,就已经开始从单纯的人道主义和对社会弱者的怜悯逐步向符合儿童、少年、青年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的科学研究发展。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和理论探索,日渐受到了各国司法工作者和法学界、犯罪学界的重视。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通过了一部《少年法庭法》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以后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不同情况,吸收美国经验制定自己的少年司法制度和建立少年法庭。所谓“司法制度”,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由国家司法机关和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适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案件的制度。而“少年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为治理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而[……]

Read more

被误认后收受贿赂如何定性

作者:张达伟来源:检察日报被误认后收受贿赂如何定性

关键是正确界分不当得利与刑事犯罪所得

案情:缪某之子参加了某市工商局招录公务员考试。经多方打听,缪某了解到本次招录活动主要由工商局薛君(化名)副局长负责,为使儿子能顺利被录取为公务员,缪某决定到薛君家送给其1万元。但缪某只知道薛君住在该市某住宅小区,具体地址及薛君家的电话号码则不清楚。于是缪某打电话给“114”查号台,“114”话务员只查询到该住宅小区“薛军”家电话号码。在未核对姓名的情况下,缪某记下了该号码。随即缪某打电话至薛军家告知其要来家中送钱及送钱的意思。薛军明知缪某误将其当做工商局副局长,还是告诉了缪某自己的家庭住址。第二天晚上,缪某将[……]

Read more

叩问刑事政策之门

《刑事政策初步》是我国刑法学界新锐刘仁文君新著,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刑事政策作了全景式的梳理和扫描,书中囊括了刑事政策领域几乎所有基础和前沿问题:既考察了刑事政策的概念、范围与结构,又探讨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建构问题;既分析了刑事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原则与程序,又探讨了刑事政策科学性评估的意义、内容、方法和影响刑事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书中还对我国当前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刑事政策问题,即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死刑的存废、“严打”的合理性等,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反思。

刑事政策是围绕犯罪而展开的,如何认识和对待犯罪,对于刑事政策决策的科学性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颇具启发性。首先,犯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