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罚金刑的困境与出路

内容摘要:修订后的刑法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加大了罚金刑的适用力度,使我国刑罚适应世界刑罚发展趋势,满足对新形势下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需要,但由于立法、司法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使罚金刑的适用和执行陷入了困境,本文从罚金刑面临的困境出发,探讨了罚金刑陷入困境的原因及摆脱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罚金刑,罚金,问题

罚金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强制向国家缴纳个人所有的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1](P191)它具有主刑和其他附加刑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刑事立法的发展,罚金刑在刑事制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新刑法为了更好的惩治经济犯罪和贪利性质的犯罪,大量规定了罚金刑,适时调整了我国的刑罚结构,是刑罚立法的重大进步,[……]

Read more

挪用公款赌博 赢钱用来嫖宿幼女如何定罪

作者:邾茂林来源:正义网内容:案情:某国有公司会计沈某,自2003年2月起至2003年10月先后50余次共挪用100余万元公款用于赌博。2003年10月6日沈某再次挪用公款进行赌博,后共赢了7万余元。当日沈某见赢了大量现金,心里十分高兴,便委托赌场老板为其找一名幼女供其嫖宿,后该老板提供给沈某一女孩并告知沈某该女孩只有13岁,沈某表示同意并支付嫖资5000元后案发。

分歧意见:对于本案应如何定性,存在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沈某的行为分别构成挪用公款罪、赌博罪和嫖宿幼女罪,应予数罪并罚。沈某挪用100余万元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巨大,符合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构成挪用公款罪。与此同时,[……]

Read more

从国际人权角度看我国刑事被害人的人权保障

在现代刑事程序正义观念支配下,各国加强了对程序参与人的人权保障,其中对刑事受害人的人权保障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随着国际人权“两公约”的问世,联合国大会针对受害人权利保障专门通过了《为罪行和滥用权利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以下简称“原则宣言”),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确立的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具体化。我国政府已于1998年10月签署加入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必将适用该公约及相关单项法律文书。从比较分析的方法出发,检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中有关被害人人权保障状况,对于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推动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

Read more

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的几个要点

作者:◇李传友

帮教、感化是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关键环节,也是帮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重要基础。根据我区法院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的实践,笔者认为要紧紧围绕注重查明犯罪原因、注重发挥好法定代理人和辩护人的正面作用、注重审判中的感化挽救,因人而异、因案而异开展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抓住以下要点:

一是抓住案件的事实环节,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阅卷、提审和调查访问,从犯罪的手段、年龄、性别、犯罪性质等方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及社会原因。在掌握全部案件材料的前提下,找准教育、感化的突破口。

二是抓住案件的审判环节,把庭审帮教贯穿于案件审判始终。在庭前调查阶段,注重认真审查未成年人的真实年[……]

Read more

临时性合意斗殴如何定性

作者:姚仁泉来源:正义网内容:案情:浙江一渔船欲从江苏省某港出海捕鱼,遇数艘用缆绳相连的江苏渔船阻塞航道,浙江渔船雇工陈某等人便去解开其中一船的缆绳,并拟推开两边船只通行。当时,该船的船老大张某及雇工苏某、相某等10余人正在另一艘船上吃饭,见此情景,便跳上船质问,双方发生争吵。张某一声喊打,苏某、相某等10多人便扑了上去,双方抄起棍棒、铁锹相互殴打,各方均有多人被打落水或跳水逃跑。后公安人员赶到,双方才停手。事后,经清点人数,发现浙江渔民陈某溺水身亡,同时还造成双方各有两人轻微伤。

分歧意见:对于本案张某等人行为的定性,存在两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性质属民事纠纷引发的自发性斗殴,不应定[……]

Read more

利用餐厅经营购买、使用假币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2008年1月,刘某、肖某、万某等3人经商议,借经营餐厅名义,共同投资以入股合伙的形式承包京九铁路某火车站边的一个餐厅,从事假币换取真币活动。而后,3人分别雇请了6人代表股东参与餐厅经营,并共同从事假币调换真币活动。开业前后刘某等3人分别购买假币共17万元作为资本。2008年1月13日至2月13日,当顾客在餐厅消费付款时,刘某等人按计划用事先准备好的假币将旅客交付的真币予以调换,或以“找不开”为由将假币调换给顾客,或用假币掺和真币找零给顾客,从中获取钱财。案发时公安机关查明刘某等人共使用假币10万余元,并在餐厅缴获假币6.8万余元。

分歧意见:此案既侵犯金融秩序又侵犯公民的财产权利,如何定[……]

Read more

影响刑罚的方式之人身危险性理论研究

作者:李宇先詹水清

一、人身危险性在刑罚立法中的影响

刑事立法是创制法律,具有只对行为不对行为人的特点,因而刑罚立法以社会危害性范畴为主要内容,根据社会危害性大小的要求来安排刑罚体系、种类、法定刑的幅度。但是,刑罚立法不可能无视人身危险性的存在。纵观各国刑法,一般是在总则中做比较原则性的规定。西方国家对量刑原则的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在量刑时除考虑所犯罪行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以外,都要参考能够反映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的个人情况。这表明了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在刑罚立法中的重要意义。我国刑法中,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是法院适用刑罚时的量刑酌定情节,并规定了对死缓、累犯、自首、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的适用时[……]

Read more

辩证法视野中的自首之我见

做好自首准备才去实施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犯罪的;或者犯罪分子犯罪之后,迫于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的形势,自首一部分罪行,以掩人耳目,企图逃避另一部分罪行;或者虽然自首了,但无悔罪表现的;公开犯罪之后,无路可逃被迫自首的,对此有人主张不能从轻,罪该处死的应处以极刑;否则即是钻自首的空子,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极差。

自首是历代统治阶级与犯罪进行斗争的重要刑事政策,旨在从内部瓦解犯罪势力或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运作效率。自首之所以能够进行起到瓦解犯罪人的作用,就是因为自首后可以得到从轻处理。在总结了长期同犯罪行为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刑法》作了自首“可以从轻处罚”的原则规定即对自首的犯罪人,无论罪行轻重,都可以从[……]

Read more

用他人遗忘的信用卡取款该如何定性

作者:廖梅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2003年6月15日下午5点多,周某在中国银行一自动柜员机取款后将长城卡遗忘在柜员机内,且未退出取款程序。随后欲在柜员机内取款的李某发现了周某遗忘的信用卡(卡内有余额1.8万元),其随即修改了密码并将卡取出。之后的三天时间里李某在其他柜员机内共从周某的信用卡中取款1.5万元。6月20日公安机关根据自动柜员机内的录像找到了李某,李某开始对取款行为拒不承认,在从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查获了周某的信用卡后,李某才被迫承认了冒取周某钱款的事实。

分歧意见:对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以下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占有的是周某遗忘在自动柜员机内的信用卡,是他人的遗忘物[……]

Read more

侵占罪之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行为解析

作者:胡杨成

笔者认为,这里的“代为保管”是指行为人有偿或无偿地被授权代替他人保护、管理他人财物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其一,明示行为人代为保管。指行为人明确地得到了他人表示要其保管他人财物的情况。对于代为保管者与其他人员合伙非法侵占该财物,存在定性分歧:有人认为其他人员不是代为保管者,如果其合伙,秘密隐藏保管物并谎称被盗以图非法占有,则是盗窃、诈骗等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保管者是其共犯,因而应按盗窃、诈骗等行为定性;另有人认为应认定为共同犯罪,定性为侵占罪。笔者同意后一种意见,因为,此非法侵占的仍然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其他人员是代为保管者的共犯。

其二,默示行为人代为保管。指行为人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