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错杀必须改革死刑裁判制度

二审程序应成为必备程序,死刑复核程序须以审判方式进行

目前,死刑的实施过程中标准掌握不一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死刑实施过程中的错判更是影响到司法机关自身公正形象与应有的权威。

按照目前我国刑诉法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但在死刑案件之中,二审并非最终程序,要经过复核程序之后才能够生效;显然,对于死刑案件来说,死刑复核程序才是终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作为死刑案件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尽可能减少或者说完全避免死刑实施中的漏洞,以实现死刑过程中的公平、正义。

首先,按照现代程序正义的司法理念,一个完整的司法程序最低的要求应当有诉讼双方当事人参加,以充分保障诉讼当事人[……]

Read more

论刑事立法的合理性原则

2004-1-9【大中小】「英文标题」OnRationalPrincipleofCriminalLegislation

「作者简介」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WuhanUniversityLawSchool,HubeiWuhan430072

黄明儒,男,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刑法是以必要的自身之恶实现其理想,实现其自由保护和秩序保障的根本目的,因而在创制刑事法规时必需注重其合理性。刑事立法的合理性是指刑事立法活动所创制的刑事法律规范要符合刑法理想的要求、符合刑事立法基本规则。符合刑法理想的要求属于实质的合理性问题,符合刑事立法基本规则属于形式的合理性问题。

「摘要题」刑事[……]

Read more

析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

关键词:司法解释;罪名;刑法修正案

摘要:在我国,具有司法解释权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两高所作的司法解释对司法实践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2002年3月26日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进行了分析,认为《补充规定》解决了长期以来检法两家在刑法罪名认定上的分歧问题,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系列刑法修正案对刑法分则的补充和修改而带来的罪名认定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言。

2002年3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这个规定就1997年刑法颁布以来刑法施行以来检法两[……]

Read more

合同诈骗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近年来,利用合同实施诈骗成为诈骗犯罪中十分突出的犯罪之一。这类违法犯罪增长幅度之快、数量之多、花样之繁、危害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尽管修订后的刑法对合同诈骗罪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它具有不同于普通诈骗罪的特点,在理论上存在分歧,实践中难以认定。本文拟对合同诈骗罪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合同诈骗罪行为方式的认定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它是指行为人向对方作出签订合同的要约表示时,不是以真实单位或以自己名义作出,而是以虚构的根[……]

Read more

认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两个区别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之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实践中,认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应注意以下两个区别:

一、本罪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现实生活中,难免有因种种非人为原因而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事件发生。如因雷电击中存储有毒有害化学液体的容器,致使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流入饮水源,从而使饮用该水源的群众发生中毒。此种事件与本罪在客观表现上极为相似。但由于意外事件缺乏犯罪构成的主体与主观内容,因而[……]

Read more

严打的现实基础

与其他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一样,严打也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笔者

严打作为一项对付犯罪的策略,之所以长期被中国执政党青睐和推崇,是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的。一定时期的国情、民情、党情等相关因素,构成了严打发动的现实条件。

一、转型期的特殊国情:犯罪形势严峻

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从一种经济形态转向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本文指的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种巨变中,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将得到根本性的改造。”“先发展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原生的,其现代化也是原发型的,这种社会转变是一种相对缓慢的社会变化过程。而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则是追赶型的,在其体制转轨时期是一种急速的社会变化过程。在这种急速的社会变化过程中[……]

Read more

论转化犯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刑法中转化犯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其他相关罪数形态的区别作了分析研究。作者认为,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故意犯罪(本罪)的同时,或者在本罪造成的不法状态持续过程中,由于行为人实施了特定行为,而这一特定行为与其本罪行为的结合足以填充另一故意犯罪(转化罪)的构成,从而使行为人的行为符合转化罪的犯罪构成,并根据刑法规定以转化罪定罪处刑的犯罪形态。

「关键词」罪数转化犯特征

「正文」

一、转化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转化犯是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提出的一个新的刑法理论范畴,目前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已得到较为普遍的承认。但是,关于转化犯之含义,学界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转化犯[……]

Read more

浅析家庭暴力犯罪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制度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事件,因家庭暴力导致的刑事案件也居高不下。这种暴力既有对生命的威胁,也有对老人、妇女、儿童的精神上的虐待,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困扰全球的落后、野蛮的社会痼疾。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有人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的折磨、伤害和压迫等人身强暴行为;有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殴打、凌辱、肆虐,使其屈从;有人认为家庭暴力就是家庭中某一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在肉体上、精神上、言语上、经济上的虐待。笔者认为,家庭暴力应是指家庭成员内部发生的一种使用强制力量,侵犯家庭成员人身权利或其[……]

Read more

如何收集渎职侵权犯罪线索

作者:于付卿来源:检察日报如何拓宽案源渠道,广泛收集案件线索,以解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短缺的燃眉之急,成为当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加大宣传力度,让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活动深入民心。检察机关除了履行查办渎职侵权犯罪的职责外,还要加强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宣传力度,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打击渎职行为。尤其要宣传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案例,要大造宣传声势;同时,大力宣传查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重大战果,让群众知晓检察机关查处渎职侵权犯罪的决心,为举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最后,要对宣传的手段进行完善,除传统的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宣传周等方式外,宣传的方式要与时俱进,要有组织[……]

Read more

该警察的抓赌行为应定何罪

作者:张东超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某县公安局民警杨某未上班在家休息,其朋友张某(无业)告诉他,城内一门市部里有人正在赌博。杨某随即赶到张某处,并又约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一起前去抓赌。到了那家门市部,果真见有四人正在赌博,杨某亮出了工作证,说:“我们是来抓赌的,如果你们不想被处罚,就把身上所有钱拿出来!”赌博的几个人便交出了所有的钱,共计5000多元。在此后一段时间里,杨某与其他几个无业青年用同样的手段先后“抓赌”五次,包括前一次共计得到赌资8000余元,被几个人全部挥霍。前些时,张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逮捕,其供出了与民警杨某一起“抓赌”的事实,此案告发。

争议:

在对公安民警杨某行为进行定性分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