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之修正建议

追诉时效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刑法根据各类犯罪的法定最高刑规定了具体的追诉时效。为了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刑法也作了一些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

Read more

犯罪动机的条文化

犯罪动机的条文化是指在刑法条文中,将一些故意犯罪的犯罪动机予以明确规定。例如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条文将[……]

Read more

社科院法学所刘仁文:“无罪推定”深入人心

2007-2-25【大中小】种种方面表明,随着刑诉制度的逐步完善,被告人得到公正审判的机会越来越多。无罪宣判案件的增多体现了司法人员对被告人的人权保障意识增强。

记:1月7日,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通报说:2006年1月至11月,全国法院坚持“有罪则判,无罪放人”的原则,依法宣[……]

Read more

女性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和救济

一女性被害现象种种

(一)家庭暴力。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不断升级,有些家庭因财产分割,夫妻婚变,赡养老人等纠纷酿成家庭暴力犯罪的案件占相当大的比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尤其是女性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相当严重。从受害妇女到妇联投诉的数量看,数量最高的地方占妇女投诉总数的57%;从人民法院审理的离婚[……]

Read more

建议修改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所必须达到的年龄。刑事责任年龄事实上是犯罪年龄。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把一般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为十六周岁,即只要是年满十六周岁的人,不论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何种犯罪行为,都必须负刑事责任。[……]

Read more

归案后提供重要破案线索视为重大立功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李英来源:人民法院报内容:犯罪分子到案后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构成重大立功。该线索所涉及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押,不影响重大立功的认定。公诉机关: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林卫平

案由:贪污、挪用公款

一审案号:(2002)闽龙新刑初字第201号[……]

Read more

也谈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既注重依法惩治犯罪,又重视保证诉讼民主,维护公民权利。展示我国诉讼文明发展成果的现行刑事诉讼法,在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同时,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增加也在立法上有所体现。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有颇多论述和评价。但针对复杂的诉讼实践,笔者认为,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某些问题有待于进[……]

Read more

具体危险犯与抽象危险犯区分之我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作为结果的危险”,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行为的危险”;换言之,前者要求有构成要件上的危险这样的“结果”,后者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二者虽然都以对法益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据,但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需要在司法上具体认定的,抽象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立法上推定的[……]

Read more

财产罪对象论析

财产罪对象论析2005-8-5【大中小】财产罪的对象是他人的财物。关于何种财物方可成为财产罪之对象,中外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历来都有不同的看法。笔者仅就以下三题略作研析:

一、财物是否仅限于有体物

理论中对此一问题主要存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是有体性说。此说认为,刑法上的财物专指有体物,包括固体物、液体物与气[……]

Read more

不作为犯罪之“着手”浅议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的基本特征之一,也就是说,犯罪的预备与未遂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然而,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犯罪“着手”的特征,恰切认定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却众说纷纭。本文将围绕犯罪的“着手”重点分析一下不作为犯罪的“着手”这一问题。

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