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的理解与认定

笔者着重从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方面对一般自首的构成要件和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认定,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自动投案

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侯进一步交待犯罪事实的行为。具体包括以[……]

Read more

本案是传授犯罪方法罪还是教唆犯罪

作者:宋利梅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一、案情赵某与李某同在某镇经营电子游戏室,且两游戏室相邻,但因李某的生意较好,引起了赵某的不满。2002年下半年,赵某多次找到本镇无业人员杨某,授意杨某把李某的电子游戏机主板偷了,使其做不成生意,并且告诉杨游戏机主板可以卖较多的钱。杨某开初不同意,但不久后因无钱用,[……]

Read more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探讨

2004-2-5【大中小】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制度,是指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有关人员提出申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同意,并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受羁押的情形下,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修订前的[……]

Read more

如何理解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防卫过当既不是正当防卫,也不同于其他非正当防卫,有它的独特性。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虽然都具有行为的防卫性,但同正当防卫有着质的区别。防卫过当是在具备正当防卫四个条件的情况下,由于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合法行为向非法行为转化,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犯罪。这是刑法规定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Read more

浅议刑事案件中指控罪名变更

2004-2-17【大中小】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直接进行有罪判决的例子并不鲜见。在司法立法上,最高人民法院在刑诉法司法解释中曾作出有关“控此罪判彼罪”的规定。对此,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工作者褒贬不一,争议较大。有人认为,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直接进行有罪判决的做法是无告而理、无辩而审、无审而判,[……]

Read more

关于刑讯逼供原因的几点思考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该行为严重的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为此,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专门的罪名,刑事诉讼法也列有专条,然而,法律的明文规定并不一定等于生活中的事实,从传媒报道中,我们不时可以听到刑讯逼供事情的发生,有些甚[……]

Read more

刑事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观念

享有充分的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中国人权状况》

对公民的荣誉、财富、生命越重视,诉讼程序就越多。——孟德斯鸠

严格的刑事诉讼程序和完善的司法审查制度被公认为现代人权保障的两大法宝。原因就在于对人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国家,而刑事诉讼又是直接导致国家与个人两个主体相互直接对抗的程序,其中的[……]

Read more

卢建平教授谈中国刑事法改革及中国法的其他问题

1999年8月盛暑,本刊主编赵海峰和巴黎L‘Astree杂志AlbaneProphette女士一起对在法国进行学术研究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国际经济法系主任,法学博士卢建平教授就中国刑事法的改革及中国法的其他问题用法语进行了访谈,以下是这次访谈的中文翻译。法文将由L’Astree杂志刊出。

1)您[……]

Read more

证据的采用标准

在不同的司法和执法等与法律事务有关的活动中,证据的采用标准并不完全相同。例如,仲裁、公证、行政执法和行政监察等活动和诉讼活动的证据采用标准就有所不同;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证据采用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在侦查、起诉、审判等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证据的采用标准仍然会有所不同;证人证言和物证书证等不同种类的证据[……]

Read more

刑事侦查立案标准论

立案,是刑事侦查活动的开端,没有立案则无所谓破案。立案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标准问题。有了规范的、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立案标准才能做到科学立案,统计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一地区某时间段的社会治安状况,反之则不然。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刑事侦查立案标准的制定工作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