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强杨云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一、案情王某四年前认识了杜某,一日两人因琐事发生争执,王某遂产生杀死杜某再自杀的念头,并趁夜深无人之际从枕下取出预先准备的一把平时修理拖拉机用的三棱刮刀刺向杜某的胸部,王刺第二刀时,因杜某躲闪只伤及杜某的左季肋骨。随后,杜某一把夺过三棱刮刀将之扔在地上。杜某流血不[……]
正当防卫制度法律研究
一、正当防卫的历史渊源
从习俗到法律、从观念到学说,正当防卫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它萌生于复仇,蜕变于私刑,历史渊源一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正当防卫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表现为充满恐怖的自然复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古老格言在广为流传的同时,将复仇形态的正当性防卫凝化成一种习惯在漫长的原始[……]
死刑与误判
疑罪从无 从理论法条到实践执行 法治建设一大步
2007-2-14【大中小】“虽然真凶是谁尚难定论,但在对余家3口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的那一刻,从重口供到重证据,由‘疑罪从有’到‘疑罪从无’,我国法制建设无疑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一位法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本案中,虽然有大量各类证据,如鉴定结论、凶器、被告人供述及证人证言等支持对3名嫌疑[……]
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可接受质证
我国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否接受质证、如何质证没有明确规定。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在我国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庭审前,法院依辩护律师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一种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庭对证据有疑问时,对证据的调查核实。对于法院依辩护律师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笔者认为,应当交由辩护方在庭审时出[……]
从一元到多元:一般预防论的流变
在刑罚思想史上,一般预防论承报应论之先而启个别预防论之后。一部刑罚体制的演变中,在很大程度上便是一般预防论的兴衰更迭史。相对于作为报应刑的初始形态的等害报复,重刑威吓论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表明人类已摆脱机械决定论的束缚,完成了由将刑罚视为对犯罪的单纯的机械反动向将刑罚作为对犯罪的积极的遏制手段的转[……]
青少年犯罪成因及预防
2006-12-28【大中小】[内容提要]: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尽管在我国现代有关犯罪的法律法条中还没有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但作为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中的部分个体因其某些已构成“犯罪”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从法理上对青[……]
论刑事诉讼中人权的主体
刑事诉讼中人权的主体,即刑事诉讼中人权的行使者。作为刑事诉讼中人权的主体,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首先,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必须是与刑事诉讼相关的权利,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人才能享有这些权利;其次,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原理的目的在于抵制国家司法权的滥用,因而只有那些可能受到滥用国家司法权的威胁的人[……]
民族自治地方刑事变通立法问题研究
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典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刑法变通立法权肇源于此。
1.关于民族自治地方刑法变通、补充规定的法律性质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刑法变通、补充规定的法律性质,我国刑[……]
换押执行制度还需完善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换押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漏洞和问题,提出如下完善建议:
1.对需要办理换押的环节进行明确规定。为便于操作,减少和杜绝执行中的随意性,对每一个诉讼程序的改变和级别管辖的改变,都应规定换押,更有利于保护已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也就是说,对于已羁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