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上述法律规定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使被害[……]
被害人对一审裁定应有请求抗诉权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裁定,在裁决生效前直接向司法机关提出,能否引起第二审程序?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刑事诉讼法》对此作了限制性规定,该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后五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
论刑事立法的合理性原则
2004-1-9【大中小】「英文标题」OnRationalPrincipleofCriminalLegislation
「作者简介」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WuhanUniversityLawSchool,HubeiWuhan430072
黄明儒,男,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
我国未成年被告个体情况社会调查制度运行模式比较研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开庭审理前,控辩双方可以分别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书面材料提交合议庭。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关社会团体组织就上述情况进行[……]
应然的论说与实然的评说――对新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中国特色”透析与质疑
2004-1-9【大中小】「内容提要」新刑法确立的罪刑法定原则具有中国特色既有消极侧面,又有积极侧面;既蕴保障价值,又蕴保护价值。文章从罪刑法定原则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检讨入手,确证了罪刑法定原则在机能和价值定位上的执一性:只能是限制机能和保障价值。并且指出罪刑法定原则的“中国特色”体现了社会本[……]
浅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也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我国法律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如何区分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
刑法分则条文具有不同的性质,应善于区分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既不能将注意规定特别化,也不能将法律拟制普通化。
注意规定是在刑法已作基本规定的前提下,提示司法工作人员注意、以免忽略的规定。其一,注意规定的设置,并不改变基本规定的内容,只是对相关规定内容的重申;即使不设置注意规定,也存在相应的法律适用根据([……]
混合主体共同受贿犯罪
再审之诉模式下的再审立案
2004-2-16【大中小】再审程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就是建立再审之诉模式,“将当事人提请再审的方式确立为再审之诉”。[1]再审之诉模式放弃或弱化职权主义的再审司法理念,主张取消或者说大大限制法院依职权主动提起的再审,限制检察院启动的再审,而将现行三大主体的再审发动转变为主要由当事人再审申请之[……]
析罚金刑对类罪的适用
罚金刑对不同种类犯罪的适用,最能体现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的作用。不同的时期,立法者把罚金刑运用于不同的类罪。我国1979年刑法共有20种罪名涉及罚金刑,包括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侵犯财产罪3类,多数集中在前两类,且主要针对贪财、图利、毁损公物和妨害公务等犯罪行为。1997年刑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