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检察机关认为法院减刑、假释裁定不当,能否以抗诉方式予以纠正,法律规定不一,实践争议较大。按照监狱法第三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执行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监狱法通知)第四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减刑、假释裁定不当的,应当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内提出抗诉。但根据刑事诉讼法(下称刑诉法)第[……]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如何适用逮捕措施?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情节严重的,在适用逮捕措施时,是否还应同时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的条件?一种观点认为,对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只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就可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必须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关于适用逮[……]
携带作案凶器抢夺后暴力拒捕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案情】
2010年8月6日19时许,李某伙同程某经商量后,李某持喷射催泪器、裁纸刀等工具,两人驾驶摩托车到广西博白县文地镇文地街老街水果行,由程某驾车等候,李某以买水果为名,趁黄某不注意之机,持刀割断黄某的挎包带,将内装4000多元的挎包抢走。随后,李某欲搭乘程某驾驶的摩托车逃跑时被黄某抓住,李某[……]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之法律适用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而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中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中不包括绑架罪并且该款采用了封闭式的表述方式。那么,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行为人,其绑架并且“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
不明知车辆来源而更换门锁的行为应该如何定罪量刑
案情:被告人王某在一家汽车维修公司从事汽车修理工作。2010年12月初,王某的朋友魏某在某地盗窃一辆轿车,找到王某让其为车辆更换车门锁,王某询问车辆来源时,魏某告知是赌博抵账所得,并说更换门锁是因为怕车主把车偷开走。王某对此未提疑义,更换门锁后魏某支付给王某500元作为报酬。
分歧意见:对于王某的行为[……]
宪政秩序下的刑法解释与司法裁量–醉驾入刑的法解释纷争及反思
【关键词】宪政秩序刑法解释司法裁量醉驾入刑
【摘要】《刑法修正案(八)》的“醉驾条款”引起广泛争议,有论者以司法过程中存在必要的裁量性为理由,认为“醉驾不一定入刑”是对有关条款的合理解释;但是更多的人认为,“醉驾入刑”才是对法律文本的正确理解。实质上,刑法解释学只是该问题的表象,当下有关“司法权”、“[……]
缓刑期间再犯罪应适用批捕程序还是撤销缓刑直接收监
犯罪嫌疑人廖某因犯抢劫罪于2006年3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在缓刑期间,2006年,廖某又伙同他人在当地实施了抢劫,且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以廖某涉嫌抢劫罪移送人民检察院批捕。对廖某的再犯罪行为是适用批捕程序还是撤销缓刑将廖某收监执行,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廖某在缓刑期间实施的抢劫[……]
失职导致不可移动文物损毁的行为应该纳入渎职罪范畴
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了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规定是由1982年旧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修改而成:“有下列行为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珍贵文物损毁[……]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司法实务中不应规定“公开性”
2011年1月4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司法解释》)规定,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要件。其中公开性是指,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规定“公开性”会造成实务[……]
泄露考题类犯罪案件侦破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五个要点
泄露考题类案件侦破的五个要点
牛英慧
泄露国家秘密案件,是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受案范围内唯一包含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体的自侦案件。以泄露考题为对象的泄密案件频发,且泄密手段高科技化、泄露范围跨省市化,对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侦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当前泄题类泄密案件特点包括:一是泄题人成分复杂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