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受贿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员职务行不的不可收买性,犯罪对象应以法律规定的财物为准。国家机关、公务、村基层组织人员是认定受贿罪主体的重点,国家工作人员家属、离职人员、公司、企业人员等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加以特别的注意。直接受贿(索取财物、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利益)和间接受贿(收[……]
本案被告行为是否为窝藏、包庇
作者:李玉书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被告人潘某,男,1969年6月出生。
被告人施某,男,1969年11月出生。
被告人潘某与车主伏某、施某(本案被告人)驾驶苏FZ3589正三轮摩托车由南京去启东市,2003年5月28日1时30分左右,由被告人潘某驾车行至S334省道110Km+200m时,因被告人[……]
“恶意欠薪”与刑事立法精神相违背?
企业“恶意欠薪”严峻的现实,其实并不在于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更不在于投诉解决部门不多,而在于现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力度不够,相关执法较为疲软
10月7日,广东省有关负责同志建议国家加快劳动合同法的配套立法,比如在修订刑法时设立“恶意欠薪罪”,对恶意逃避工资支付义务的责任人追究刑责(10月8日《广州日报[……]
非法行医罪主体探析
所谓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自被1997年刑法确立以来,在实践和理论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医生执业资格的界定标准。
如何判断医生已具备了执业资格、可以在合法的医疗机构从事诊疗、预防、保健业务?[……]
略论外国经济刑法立法形式
经济刑法立法是惩治和打击经济犯罪的专门性手段,立法内容都是通过其立法形式表达和体现出来的。经济刑法立法能否采取适宜于其立法内容的立法形式,直接影响着其立法内容是否科学、完备以及其立法效果是否良好。因此,选择适宜的经济刑法立法形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长,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反贪部门拓宽案源渠道之我见
2007-4-3【大中小】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各类经济案件的犯罪率仍然居高不下。特别是贪污、贿赂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各级反贪部门虽然重拳出击整治,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类似案件因为无人举报或线索断缺和证据不足而无法查办。少数地区的反贪部门,由于案源的枯竭已经严重影响了办案[……]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辨析
合同诈骗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实施的诈骗犯罪行为;合同纠纷是当事人之间就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而产生的争议。它们均采用了“合同”这一形式,而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又往往使两者相互交织,难以区分。为依法准确打击合同诈骗犯罪和依法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对两者的区别有必要进行深入探析。
就合同[……]
也谈利用遥控装置多拉走货物如何定罪
作者:夏立彬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2002年8月,丁某、牛某自制一套电子遥控装置,乘夜晚偷装在某炼油厂石油焦车间过磅室的电子磅秤上。后来二人从该车间购买石油焦,待其装载着石油焦的卡车开上电子磅秤称重时,偷偷操纵放在衣服口袋里的遥控器,对电子磅秤进行干扰,使电子磅秤显示的石油焦重量比实际少2.2[……]
关于交通肇事犯罪中自首问题的分析
内容摘要:交通肇事罪适用自首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合理性,肇事后未逃逸的行为应直接适用刑法规定的第一档法定刑,不再重复认定自首,肇事后逃逸又投案自首的行为适用自首制度,并应准确认定逃逸行为。
关键词:交通肇事、自首、合理性、逃逸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繁荣,道路交通运输业发展也十分迅速,交通事故与日俱增,交通[……]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刑法分则对一些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明文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此外,许多条文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这一要件,但根据条文对客观行为的描述、刑法条文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都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司法工作人员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