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不诉的证据问题研究

作者:冯耀辉来源:检察院正义网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诉讼的过程就是证据运用的过程。疑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由于证据不足,使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存在疑问且未得到合理排除而无法定罪的状态。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对疑罪不诉制度规定得过于简单,尤其是对证据标准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实践中把握不[……]

Read more

强制措施起止时间应该统一从宣布当日起开始算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章规定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五种强制措施,即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同时规定了采取各种强制措施条件和最长的法定期限。这对准确、规范执行法律和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各种强制措施的起止计算时间,司法实践[……]

Read more

应建立法官不采纳量刑建议说理制度

今年6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这就使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使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不再流于表面形式,充分发挥出其内在作用,有必要建立法官不采纳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说理制度。法官在不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时以书面形式向检察机关做出说明,也是法官对检[……]

Read more

经合法注册倒卖火车票不宜定非法经营罪

作者:赵征东来源:检察日报以一起实案为例,万某以“白源交通票务中心”的名义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经营范围是:代售飞机票、汽车票、火车票、船票。营业执照上还注明:有专项专营规定的从其规定。性质为:个体。而后万某聘用了三位工作人员。

“春运”期间,火车票紧缺,万某便以每张票高出票面价值5元的价格雇用其他人员到[……]

Read more

构建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和解机制(检察日报)

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一旦进入传统的刑事诉讼程序,著作权的流通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无益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刑事和解在该类案件处理过程中的适用,为侵权人和著作权人通过平等协商进行合作开发利用著作权提供了可能,也能够尽早结束涉案著作权长期悬而未决的状态,有效提高该著作权的利用[……]

Read more

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救济程序应该不可少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了逮捕的条件,第七十条规定了对不捕的异议程序,即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但并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救济程序(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已有人民监督员程序,在此笔者仅论述公安等[……]

Read more

刑事案件中销售、使用作弊器材可能触犯什么罪名

刑法学家王作富认为,对接收答案的器材可扩大解释为“窃听专用器材”

背景链接:近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两名女教师向考生出售高考作弊用的接听、接收工具而被刑拘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本报6月16日一版报道,此案中教师的“上线”其实在高考前已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认定刘艳华是其交易链条上的三级代理。吉林[……]

Read more

侦查能力的提高重在强化“反贪战略能力”

“反贪战略能力”是指反贪工作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的有机统一。“战略文化”是全体反贪干警的整体政治意识、文化素养以及对法律文化、司法机制和制度的研究把握和掌控、运用的涵养度,即捕捉国家政治生活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前进脉搏的思想观念、意识,以及据此对自己行为进行调控的水平和[……]

Read more

罪犯在服刑期间获得国家专利不一定等于有重大立功表现

关于罪犯在服刑期间获得国家专利是否应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有的观点认为,罪犯获得国家专利的,说明其有发明创造,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应当认为有重大立功表现。有的观点则认为,只有当罪犯放弃专利权才能够视为罪犯有重大立功行为。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值得商榷。解[……]

Read more

村主任冒用他人户口骗取信用社贷款的行为构成何罪

案情:2003年5月,时任某村委会主任的吴某利用其掌管为村民换发新户口本的职务之便,自己作担保,冒用其他村民名义,假借为村民贷款,按户均1万元标准骗取某农村信用社贷款26万元,贷款期限为六个月。吴某将所贷款项用于生意经营时大部被骗。为逃避债务和责任,吴某于贷款期到来前潜逃至外地打工,2007年2月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