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某被逼杀人属于正当防卫

作者:刘仲屹(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

2001年6月2日晚10时许,郑某办完事后欲租车回单位。此时,酒后从“红太阳”酒家出来的郭某看到郑后无故辱骂,二人发生争执。争执中,郭扬言“把你搞定”,郑遂到另一酒家后院躲避。郭返回“红太阳”酒家要求与其一同喝酒的同事高某、杜某等人帮忙,并四处寻找郑。后几人发[……]

Read more

立案侦查了是否就不受追诉期限限制关键看犯罪嫌疑人有无积极逃避侦查的行为

案情:刘某于1998年2月20日晚10时左右在河南省滑县盗走一蓝色金陵摩托车,后通过徐某介绍以1800元的价格卖与他人。滑县公安局于1998年2月20日接到被害人的报案,于次日立案侦查,此后该案一直未能告破。其间,刘某、徐某未离开本地。2008年6月9日,徐某因涉嫌拐卖妇女罪被滑县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Read more

运货途中乘人不备拉走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李某在商场买了一冰箱(价值7500元),因家中距商场较远,便叫来蹬三轮车的赵某帮助将冰箱运回家中,谈好运费为50元。赵某在前面蹬三轮车,李某在后面骑自行车紧跟。途中,李某碰到熟人王某,便停车与王某打招呼。赵某见李某不注意,便产生非法占有李某冰箱的目的,猛然拐弯将李某的冰箱拉走。李某报案后,公安[……]

Read more

共同犯罪的非典型形态及其认定

作者:孙睿昕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及通行的刑法理论,共同犯罪是指两个以上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实施了对犯罪加功的行为,并符合同一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形态。笔者认为,这是对典型的共同犯罪的认定要求,而实践中还存在很多不典型的共同犯罪形态,如片面共犯、继承的共犯、共犯错误等,从[……]

Read more

浅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修正

一、修正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必要性

1、该罪对犯罪数额的要求不合理

该罪将犯罪数额界定为“差额巨大”,并将罪名确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言外之意,一般的差额构不成该罪,这不符合该罪的立法目的。该条规定实际上确认了国家公职人员的财产公示制度,这也是国际通例。我国不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公布自己的全部财产,但[……]

Read more

有妇之夫与他人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作者:蒋程猷刘武波来源:网站原创内容:[案情]:1998年3月,吴某经人介绍与张某相识后恋爱,同年12月,双方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初,双方感情尚可,但1999年吴某生育一女孩后,双方为了孩子问题经常发生争吵。2000年9月,在一次激烈争吵后,吴某赌气离家外出打工。后结识男青年刘某,双方产生[……]

Read more

“醉酒驾车需酌情考量”之观点质疑

张卫平刘蓓蓓

轰动全国的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和黎景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一审均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但分别经四川高院和广东高院二审后,均撤销一审判决,改判被告人无期徒刑,理由之一是其犯罪时处于严重醉酒状态,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有支持者提出了“行为人醉酒驾车,对自[……]

Read more

抢劫之后又杀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被告人刘某,男,17岁,河北省涿鹿县人,小学文化,农民。

2000年3月20日19时许,被告人刘某到同村独身老人曹世清家谎称其无钱买化肥,向曹借钱。当曹借给刘200元钱后,刘见曹把剩下的钱放回柜中,便心生歹意。刘离开曹家不久又返回,谎称刚才借的钱丢失了,让曹一同出去找。在街上,当曹弯腰找钱时,刘乘其不[……]

Read more

段某自动退出共同犯罪能否构成犯罪中止

作者:杨世雄廖美春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2005年3月23日晚,段某伙同曾某、陈某、袁某持刀前去寻找以前结怨的邱某报复末成。次日,邱某托人打来电话约定双方在县城一店内和解。当晚7时许,段某、陈某、曾某、袁某四人各带一把西瓜刀前往。在快到店门口时,邱某刚好从店里出来,段某见状走开到一边,陈某、[……]

Read more

审查起诉工作中追诉漏犯的范围应该如何确定

审查起诉工作中,追诉漏犯是检察官的重要职责。但是,对于追诉漏犯的范围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在办案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影响了检察活动的严肃性。

从实体法上概括,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共同罪责人员说。追诉漏犯,限于共同罪责人员,即与原案犯罪行为具有同一性关系的犯罪人员。(二)牵连犯罪人员说。追诉漏犯,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