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为妻子自杀提供便利条件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案情

2000年被告人程鹏才的妻子柯珍英因患风湿病导致全身瘫痪,肌肉收缩,四肢严重变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此后多次向程鹏才表示要结束自己生命,被程鹏才劝止。2008年5月30日柯珍英再次提出自杀想法,程鹏才为能使妻子解脱痛苦而同意。6月2日晚,柯珍英与程鹏才商定,次日早给柯珍英喝农药。6月3日早晨[……]

Read more

保险诈骗罪的“虚构保险标的”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理解

[案情]
在某县镇财政所工作的帅某,于1998年、2000年两次为其母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某县分公司投保康宁终身保险。根据康宁终身保险条款规定:“凡7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者均可作为被保险人。”“被保险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将赔付基本保额3倍的保险金。”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年龄不得大于70周岁,且必须身体健康。[……]

Read more

社会演进与刑法修改

内容提要:刑法的制定源于社会的需要,刑法的修改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推动的结果。因此,适时修改刑法,根据客观需要合理界定罪与刑的范围,乃是各国刑事立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德国为视角,在概述德国刑法修改概况的基础上,从刑法修改始终依从社会的客观需要、始终与刑事政策的变化相呼应,始终伴随着刑法理论的发[……]

Read more

挂失他人银行卡后并取款行为该如何定性?

王立海

案情:

郭某将坐落在某市的一套商品房作价58万元卖给李某,由于郭某没有银行卡,房款交付不方便,郭某遂借用朋友张某的银行卡。张某同意后,到农业银行用其身份证开户了一张借记卡,并设置了密码。郭某告诉买主李某把房款汇到卡里。交易完成后,郭某与张某一起持卡到某市农业银行一柜员机查验,明确了李某的58万元[……]

Read more

试论自首犯的翻供及其处理

作者:刘慧君

自首作为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国家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法律政策。

刑法条文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自首的具体内容均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然而在审判实践中,对某些特定情况的处理,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具体情况如下:

犯罪分子虽有自首情节,但因一审判决前又翻供,依据1998年[……]

Read more

单位挪用公款归他人使用宜区别定性

张剑

一般认为,单位负责人以单位名义实施的挪用公款行为之所以不追究自然人的刑事责任,是因为从立法意图来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挪用”行为是一种“擅自挪用”行为或者“私自挪用”行为。但如果有关人员经过单位同意并为了单位利益挪用公款归他人使用,就不能将行为人的行为认定为私自挪用行为,因此行为人的行为[……]

Read more

论加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法定刑的合理性

摘要:近来,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到10年有期徒刑,而现行刑法规定的最高法定刑则只有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意图不言自明,这样修改,既加重了对这类犯罪的惩处,在量刑上又与贪污贿赂犯罪有所差别,也能起到潜在的威慑作用,但是,从刑法的功能及终极价值关怀看,[……]

Read more

查处重大责任事故案应注意四方面问题

一、认真审查案件线索,确定主体范围

受理重大责任事故案件的线索后,应确定主体范围。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的犯罪主体,它只限于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以及合作经营组织、“三资”企业和群众合作经营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的从业人员。刑法理论上对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仅界定在“职工”这一特定身份[……]

Read more

作为刑罚价值的正义 (一)

正义这个原则本身要求产生最大限度的快乐或幸福。

正义要求我站在公正的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待人间关系,而不对自己的的偏爱有所留恋。

正义是一个最具普遍性的原则,它在一切可能影响人类幸福的事情上都规定出一种明确的行为方式。

-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

目次:

一、历史回眸:正义的一般考察

(一)古希腊时期正义理念

([……]

Read more

相互殴打过程中造成特异体质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案情]

2008年10月5日晚上11时许,曾某与张某因争抢一台电脑上网言语不和,遂发生揪扭。曾某继而对张某拳打脚踢,致张某当场倒地。后张某被送至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经法医鉴定,张某系受打击后,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痉挛,使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心肌梗死,导致急性心力衰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