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同案被告人的口供能否互为证人证言的问题,学术界激烈争鸣了十数年,真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认为,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在任何情况下都属于被告人的口供,不能当作证人证言;第二种认为,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如果供述一致,可以互为证人证言;第三种认为,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原则[……]
人民法院逮捕权应当慎用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之规定,逮捕权应由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行使。同时刑诉法第六十条又对逮捕措施的使用条件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即①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②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③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在司法实践中,常常有部分基层法院不分[……]
检察机关应如何行使量刑请求权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定司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享有广泛的职能,不仅承担着监督法律实施和国家机关以及国家公职人员守法的职能,而且与公安机关共同承担着指控犯罪的职能。但是,检察机关职权目前存在萎缩的趋势,其中的原因固然较为复杂,许多方面却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在指控犯罪方面,其控诉职能有待强化,量刑请求权[……]
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作者:刘昂来源:检察院正义网
11月7日,北京海淀区检察院对一起未成年人有组织犯罪案件中的部分嫌疑人提起公诉。据检察官介绍,2008年5月28日,发生了一起由15人参与的群体事件,涉案人员除了使用刀棍外,一人还使用了仿真枪,在冲突中一名中学生被打伤。经警方侦查,此案系未成年人有组织犯罪团伙所为,该团伙[……]
刑事判决目的理论,研究的新突破
刑事判决目的理论,研究的新突破——评《刑事判决的合法性研究》
在传统刑事诉讼理论研究视野中,刑事判决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案件实体问题的公正裁判来实现对犯罪的控制以及对人权的保障。河北大学法学院冯军教授经过潜心研究,在其所著的《刑事判决的合法性研究》一书中,借用政治社会学上的合法性概念,提出刑事判决作为一种[……]
从另一个视角开展流动人口犯罪研究
林春弟
犯罪存在论,就是把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研究,将其作为研究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新视角,从本质上揭示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与个体两方面的原因,从而为流动人口犯罪防控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跨地区地向大中城市,特别是经济发[……]
以暴力相威胁转走游戏币及游戏装备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案情]
2005年12月22日晚7时许,宋某伙同他人来到一网吧内,见被害人廖某、宋某某正在玩“梦幻西游”网络游戏,宋某便要被害人廖某让开,被害人廖某予以拒绝,宋某等人就强行将被害人廖某拉起来,并问被害人廖某、宋某某游戏帐号密码,对方未告知,宋某等人就以殴打相威胁,被害人廖某、宋某某被迫将密码告诉给宋[……]
梧州山林失火犯罪的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徐红近年来,梧州市农村山林失火犯罪案件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林业资源,阻碍了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据统计,近两年来,梧州市两级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农村山林失火犯罪案件70件73人,提起公诉80件81人(含积案),法院已作有罪判决73件74人,以上失火犯罪共造成农村山[……]
刑事证据制度中无罪推定原则的适用
作者:杨明德
无罪推定原则是由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并于1789年被法国人权宣言所采纳。《世界人权公约》、《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均采用了无罪推定原则,因此,无罪推定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司法准则。
无罪推定的核心精神是:任何人未被法庭最终确定为有[……]
仅凭口供不能定案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其中,“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的规定,简言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