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翻供翻证的预测与防范

近年来,受贿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翻供、证人翻证时有发生,特别是案件一旦进入起诉或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证人就开始翻供、翻证,致使认定犯罪证据的认识不一,直接影响打击犯罪的力度。严峻的事实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侦查人员在案件侦查中,不仅要有侦查取证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善于固定证据的能力。笔者结合泉州市检察院查办吴某受贿案,谈谈对受贿案件证据的固定。

泉州市某管委会原主任吴某利用职权,在确定工业区建筑工程项目时,为承建商纪某谋取利益,先后收受纪某人民币15万元,其中10万元是经其妻陈某两次收受后告知吴某的。在侦查阶段,吴某及其妻陈某供述了受贿犯罪事实,由于在侦查阶段侦查人员善于固定证据,尽管吴某及[……]

Read more

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相比的特有规则

电子证据是当前各国司法领域的新生事物,为查明案件真相、实现定分止争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也面临诸多法律问题。我国对电子证据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电子证据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很多问题尤为突出。在电子证据的收集方面,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缺乏必要的规制,以至于电子取证基本上无法可依,侦查人员大多不清楚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电子取证;在电子证据的运用方面,目前我国司法人员普遍不清楚该如何审查电子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明力,更难以有效地依靠电子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我们认为,信息时代必将是电子证据主导的时代,国外在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我国也应当立足于本国的司法证明传统,借鉴国[……]

Read more

我国应增设影响力交易罪

去年我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反腐败方面提出许多新的理念和概念,其中,“影响力交易”就是其一。了解该公约规定的影响力交易罪与我国贿赂犯罪的差别,对我国刑事立法、司法有借鉴意义。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十八条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考虑采取必要的立法和其他措施,将下列故意实施的两类行为规定为犯罪:(1)直接或间接向公职人员或者其他任何人员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任何不正当好处,以使其滥用本人的实际影响力或者被认为具有的影响力,为该行为人或者其他人从缔约国的行政部门或者公共机关获得不正当好处;(2)公职人员或者其他任何人员为其本人或者他人直接或间接索取或者收受任何不正当好处,以作为该公职[……]

Read more

科学配置“互涉案件”侦查权

□充分尊重我国司法体制的现状,遵循改革的渐进性原理;

□打破现行侦查管辖制度条块分割的僵化局面,适度调整检察机关的侦查管辖范围。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课题组

■“互涉案件”侦查权配置的现状评析

“互涉案件”是指管辖权竞合情况下出现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交叉管辖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与普通犯罪常以各种形式关联、交叉(案件互涉)。“两高”及公安部等六个机关(机构)于1998年1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六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

Read more

法学研究:诈骗罪应以使被害人信以为真自愿交付财物为必要要件

诈骗罪应以“使被害人信以为真、自愿交付财物”为必要要件
————李某诉讼诈骗案

[裁判要旨]

李某和何某是生意上的朋友,两人来往已久,各自经营一家日用品批发部。1999年,何某生意兴隆赚了不少钱,李某业务却不如人意。某日,李某见手头上有几张何某经营部的空白信纸,便模仿何某的笔迹,用该信纸伪造了一份“何某于1998年借到李某现金人民币10万元,当年12月31日前归还”的借款收据。1999年10月,李某凭此借据起诉到该县法院要求何某归还上述借款。何某觉得冤枉,要求县法院对此收据进行鉴定,法院委托该县公安局技术人员进行鉴定,结论是不能排除笔迹属于何某,县法院遂判令何某归还李某上述借款。何某不服,上诉[……]

Read more

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还是过失致人重伤罪?

案情

杨某因与余某女儿谈恋爱遭余某反对,而多次到余某家闹事,并扬言要对余某实施报复。某日,余某在回家途中被杨某发现,杨某向余某跑去,余某见状即逃跑,途中随手从地上捡起了一把水果刀。余某在逃到县城副食品公司门口时被杨某追上。杨某一手按住余某肩膀,一手握拳殴打余某。余某被打后,便用水果刀朝杨某的右腰部捅了一刀,然后挣脱杨某继续逃跑。杨某追了一会儿便倒在地上,被送往医院抢救。经法医鉴定,杨某损伤程度为重伤。

分歧

对余某的行为属防卫过当大家均无异议,但对余某具体构成何罪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余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因为余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他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才致杨某伤害的,其主观上只[……]

Read more

捕后变更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加强监督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变更。”司法实践中,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现状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检察院批准后,公安机关在执行过程中根据需要变更措施。第二种情况是批准或决定逮捕后,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第三种情况是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逮捕后,认为需要变更措施。

变更强制措施监督不力的现状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检察院在对2007年、2008年度经该院批准或决定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中发现,2007年公安机关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68件75人,2008年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

Read more

非使用人在实践中也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

挪用公款罪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一种。按照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理论,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够构成本罪的共犯。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也作了同样的规定。上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使用人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但同时也给人一种认识,非使用人似乎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这使得原本清晰的挪用公款罪共犯范围变得模糊起来,实践中对非使用人能否构成本罪共犯存在争议。

笔者认为非使用人可以构[……]

Read more

金融诈骗犯罪的非刑罚控制与防范的论述

金融诈骗犯罪的非刑罚控制与防范的论述

涂斌华

内容提要:对于金融领域内愈演愈烈的金融诈骗犯罪,单纯依靠刑罚来加以控制与防范已经被现实生活证明是苍白无力的也是极其幼稚的,犯罪本文在重新准确定义何谓金融诈骗犯罪的基础上,对于该罪的诈骗行为本质上是对金融活动的基本原则即诚实信用原则的违反进行阐述,并对将诚信原则契合到犯罪控制领域内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从而确立该原则在金融诈骗犯罪的控制与预防过程中的刑罚替代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自己对金融诈骗犯罪的非刑罚控制与防范的制度设计。

关键字:金融诈骗金融诈骗犯罪诚实信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实行计划经济时期,不存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不过是计划经济体[……]

Read more

使用罂粟壳做调料供他人食用的行为定性

作者:◇金石

■案情

李某、王某在筹备火锅店期间,为了增加火锅的香味,吸引顾客,扩大生意,两次从甘肃省兰州市调料市场购回罂粟壳(碎片)27千克,并故意使用罂粟壳粉末作为火锅调料供顾客食用。自2003年10月开业至案发时,在67天的营业期内,共使用罂粟壳粉末4.8千克,食用人数达5000余人次。案发后查获剩余的罂粟壳(碎片)22.2千克。

■分歧

对于李某、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有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王某的行为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因为欺骗他人吸毒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本案中,李某、王某为招揽顾客,扩大生意,故意使用罂粟壳粉末作为火锅调料供顾客食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