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可以适用推定证明(检察日报)

在一定时段内来往一定次数就可以认定为存在“密切关系”,在上述基础事实得到证明的条件下,只要查明委托人已经获得利益且其获得利益与被利用人之间有关系,就可以推定关系人实施了“利用影响力”行为。

基于腐败犯罪的严重性及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接轨的考虑,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在受贿犯罪主体上突破了传统范围,从立法上明确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但囿于本罪内容的“扩张性”与证明的相对复杂性,使得其可操作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一)本罪之刑事证明困境

1.本罪证明困境之一是对犯罪主体的证明。根据法条的规定,该罪的犯罪主体可以分为三类: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较难以判断的是第三类主体,即与其关系密[……]

Read more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加重处罚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我国刑法第205条第1款明确规定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和法定刑幅度,第2款则规定了该罪的加重处罚情形,即,“有前款行为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正确适用本款规定存在较大争论,影响了法律的正确适用,实有厘清之必要。

一、适用本款的法定条件
1.行为要件。适用本款须具备“虚开”和“骗取税款”两个行为。前者是行为人实施特定骗税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包括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四种行为方式。后者是直接导致国家税款被骗取的行为[……]

Read more

申诉权应该写入当事人的判决书中(检察日报)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检察院提出申诉。民事诉讼法也规定,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认为有错误的,可以申请检察院提请抗诉。司法实践中,法院只在判决书中告知上诉权,而不告知申诉权。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利,应该在判决书中写入当事人的申诉权。

首先,申诉权是当事人的法定权利。

申诉权和上诉权都是当事人法定权利,当事人有知晓的权利,二者也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劣之分,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行使申诉权还是行使上诉权。法院既应在判决书中告知当事人的上诉权,也应告知申诉权,法院只告知当事人有上诉权,没有告知申诉权,剥夺了当事人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Read more

论污点证人作证的交易豁免――由綦江虹桥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2003-12-16【大中小】一、案件情况展示:两个污点证人的际遇?

作为20世纪末的一起特大案件,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不仅以其造成了死亡40人,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的严重后果而震惊中外,而且以媒体全面报道的诉讼过程的法律适用和程序运作而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尽管理论上此前未找到合适的术语来表达,但污点证人作证的交易豁免出现本身却十分醒目,成为本案诉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案中典型的污点证人有两个,两人均因作证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司法豁免。?

其一为费上利。费上利是綦江虹桥工程施工承包人,对虹桥的垮塌负有不可推御的责任。綦江虹桥案分三案审理,在第一案有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诉讼中,费上利[……]

Read more

本案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预备

本案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预备

作者:张建忠张海峰发布时间:2008-04-0908:59:30

——————————————————————————–

■案情许某出狱后和以前的狱友吴某、杜某、许某某(后二人另案处理)等人预谋策划抢劫。经过调查,缜密策划,多次踩点,最后确定抢劫胡某。四人一起准备好作案工具,人员布置安排到位后即将行动前,被巡逻民警发现抓获。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许和吴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因为两被告人尚未“着手”实施犯罪行为,只是做好了准备,所以应属于犯罪预备阶段。

第二种意见认为,许和[……]

Read more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与徇私枉法罪之区别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从广义上讲本罪也是一种徇私枉法行为,但本罪与徇私枉法罪有明显不同,主要区别是:

1.本罪的主体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包括部分司法人员,也包括司法人员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人员,即依法从事侦查、审判、监管工作的人员。

2.本罪是对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分子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从而放纵这种犯罪行为;徇私枉法罪的行为比较复杂,也包括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和在刑事审判活动[……]

Read more

一人公司也能构成单位犯罪

作者:董武敏范红海

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那么,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增加的一人有限公司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呢?

单位犯罪除了主体特征与自然人犯罪不同,其余三个特征即严重危害社会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都与自然人犯罪的特征是一致的。在同一罪名的主体、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上,也只有主体要件存在差异。由于一人有限公司是法定的公司类型,具备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因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符合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能够构成单位犯罪。

一、一人有限公司是法定的公司类型

所谓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即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

Read more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

「摘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找出未成年然犯罪的成因,进而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提供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部分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因此,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探寻未成年人犯罪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多个原因和怎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Read more

该中介行为是否可以构成受贿罪?

作者:邓维聪

[案情]

2002年上半年的一天,无业人员秦某找到时任某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水泥筹建办主任的舒某,希望舒某给他找些水泥方面的项目做。舒某叫秦某出面去联系销售水泥生产设备的厂家,并提出可向对方收取“中介费”共得。随后,秦某分别与沈阳两家公司的销售员取得联系,谈好按合同价的5%给付“中介费”,并以成都两家公司的名义分别与沈阳两家公司签订收取服务费的合作协议。同时,秦某将该情况告诉了舒某。5月,舒某受公司委派上任某水泥有限公司(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下称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10月30日和11月7日,前述沈阳两家公司分别中标某水泥有限公司相应生产水泥设备的整机供应;同时,双方签订合[……]

Read more

应保障外地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权利(检察日报)

由于外地籍犯罪嫌疑人以流动人员居多,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也不能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保证人。实际办案中,对一些外地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后,出现犯罪嫌疑人逃跑、传唤不到位等情况,妨碍了诉讼程序的进行,侦查机关不得不再次提请批准逮捕,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取保候审存在的风险致使办案部门更趋向使用逮捕措施。因此,如何依法保障外地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权利已成为现实的课题。

1.确保外地籍犯罪嫌疑人有平等的取保候审权。司法人员应树立平等的法律理念,保证外地籍犯罪嫌疑人与本地籍犯罪嫌疑人享有平等取保候审的权利。侦查机关对外地籍犯罪嫌疑人能否适用取保候审进行调查和评估,不得设置高于本地籍犯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