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的对合关系

【正文】
在刑法中,除不及物行为以外,及物行为之实施,总是针对一定犯罪对象的,这种犯罪对象可以分为物与人两种。在犯罪对象为物的情况下,它只是消极的行为客体。在犯罪对象为人的情况下,它与一定之行为人发生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我认为无非有两种:一是被害关系,二是对合关系。在被害关系中,存在的是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加害人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之人,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侵害之人。关于这种被害关系,专门有被害人学加以研究。在对合关系中,双方行为人并非加害与被害的关系,而是互为行为对象的关系。犯罪的对合关系,对双方行为人的定罪处罚具有重大影响,因而在刑法理论上值得研究。犯罪的对合关系,与共同[……]

Read more

由力拓“间谍门”案看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检察日报)

曲三强陈乃元

2009年8月11日,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人作出批捕决定。从之前媒体报道的事实来看,本案的犯罪嫌疑人胡士泰等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了数十家与力拓签有长期协议合同的中国钢铁企业的情报资料。力拓案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却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了制度和行业规范方面的缺失和问题。在过去几年中,类似力拓案的情况在我国不断发生,诸如沃尔玛、朗讯、默沙东、德普、立邦漆等案件,侵犯对象既包括我国战略性先进制造业的机密,也包括一般性产业机密,以及传统手工业的技术机密。事实上,商业秘密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要务。[……]

Read more

司法实践中公诉介入侦查引导取证要把握好尺度

口公诉介入侦查引导取证不是公诉指挥侦查,也不是公诉千预侦查,更不是公诉代替侦查,而是公诉权对侦查活动的积极延伸和依法监督。

口公诉介入侦查体现了新型检警关系,是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适应庭审模式改革以及律师法实施的需要。

口公诉介入侦查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有:依法进行、不千涉侦查、完善证据、自然延伸、必要限制。

为切实强化对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进一步保障和提高刑事案件质量,许多地方的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建立了介人侦查引导取证的改革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目前此项改革措施的实践情况看,仍有一些问题亟须进一步明确。

B公诉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的涵义

作为一种有利于提高刑事办案质量和效率的侦诉合作方式,公诉介人侦查[……]

Read more

刑事起诉裁量制度的立法、实践与展望

作者:王守安

更新理念,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当扩大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已经成为共识

一、我国立法关于起诉裁量制度的规定

赋予检察机关一定的起诉裁量权,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特征。起诉裁量,是指检察机关对一些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虽然经审查认为有足够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且具备起诉条件,但根据法律规定既可以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也可以作出不起诉、暂缓起诉等决定;决定起诉的,可以有条件地选择起诉、变更起诉等。一般而言,起诉裁量既包括起诉与否的裁量,也包括起诉内容的裁量。起诉裁量具有调节诉讼运作以提高司法效率、平复社会矛盾和冲突以增强司法效果、昭示法律威严以强化司法公信等方面的功能。

不起诉是起诉裁量权的[……]

Read more

罪刑法定原则的再诠释

摘要:李宁因“组织卖淫罪”一案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而尘埃落定,但是因该案所引发的法律思考却没能平息。以本案为切入点阐述刑法之罪刑法定原则和以罪刑法定原则为视角分析李宁案,将会对罪刑法定原则和李宁“组织卖淫罪”是否构成问题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进而引发人们对刑法基本原则乃至中国法治化进程现实处遇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组织卖淫罪罪刑法定犯罪主体

没有一个组织卖淫罪案会有江苏省南京市李宁案那样备受社会关注和引发众多争议。2003年初,李宁在南京开了一个名为“正麒”的演艺吧。利用它作掩护,招募众多“公关先生”,让他们向男同性恋者提供有偿陪侍服务,包括陪客人喝酒、聊天,陪客人出台吃宵夜以及开房间睡觉、提供性[……]

Read more

计算机犯罪浅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犯罪也日益猖獗,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97《刑法》首次对计算机犯罪作了规定。文中笔者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对刑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完善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立法缺陷立法完善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首先在军事和科学工程领域的应用,计算机犯罪开始出现,当时已有学者(如美国犯罪学家埃德温。H.萨瑟兰)开始分析和研究才智和现代技术工具的结合产生犯罪的可能性。他建议,犯罪学家应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犯罪转向利用技术和才智实施的犯罪〖1〗。今天,利用高技术和高智慧实施的智[……]

Read more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区别于贪污罪的重要特征

案情:1995年12月,某县建筑总公司与某宾馆签订商品房开发合同。后该公司申请计委立项,办理了商品房图纸设计、地质勘探和建房许可证并贷款80万元作为该项目启动资金。尔后该公司总经理曾某让该公司党总支书记邹某对该项目进行效益测算,发现利润可达37万余元,便私下与邹某商定,由邹某出面承包该项目开发,所得利润两人平分。1996年4月,曾某通过县建总公司的党政联系会议,研究决定将项目开发交由被告人邹某承包经营。该项目完工后1998年9月进行了结算,曾某、邹某分别分得利润26.2万元、28.8万元。

公诉机关以被告人曾某、邹某犯贪污罪向法院提起公诉。一审法院判决:曾某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Read more

支票法律特征探析

支票法律特征探析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我国《票据法》”对支票进行了法律规定,但我国《银行结算办法》中的普通支票及国际上的支票与我国《票据法》中规定的支票有一定差异。本文拟对一般支票和我国支票的法律特征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与同仁进一步研究,以利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和完善我国《票据法》。

一、一般支票的含义与特征

《日内瓦统一支票法》对支票没有下定义,日内瓦统一法系的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也未规定支票的定义。英美法系国家将支票视为汇票的一种,如英国《票据法》第条规定“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凭票即付之汇票”,美国《统一商法典》规定“如果属于由银行付款并见票即付的汇票,则是支票。我国台湾地区[……]

Read more

内幕交易罪应以实际利用内幕信息为必要

作者:阴家华谢杰罗秉

《刑法修正案(七)》第二条规定了典型的内幕交易罪行为模式:内幕信息知情者或者非法获取者,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

单纯从该条刑法规范的表面文义进行分析,实践中有观点得出以下结论:只要内幕信息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者在内幕信息公开之前进行了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就已经符合了内幕交易罪的构成要件,不需要实际利用内幕信息的证明。但是,内幕交易罪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有部分观点反对上述解释论意见,认为行为人必须实际利用内幕信息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才属于从事。

事实[……]

Read more

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一、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的现状

1、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案例

1996年2月,河南叶县发生一起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公安机关迅即“破案”。6名无辜者被抓,2人因不堪忍受审讯人员采用三角带、木棍、皮带、电警棍以及手摇电话的电击,只好按审讯人员的意图招供。“人证”、“物证”俱在,冤案遂成铁案。辩护律师据理力争,真凶突然现出原形,才把这些无辜平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见《律师与法制》1998第9期张大奎采写的《叶县冤案始末》)。

1998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某县公安派出所将涉嫌盗窃的一对夫妇抓获,稍后将女人放出,继续审讯其夫。几天后,女人看望丈夫时被告知其丈夫已经逃跑,该女人便开始了艰难的寻夫历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