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是否已超过追诉时效

作者:张东超郑琳娅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杨某于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在原籍河南省某市伙同他人盗窃3次,价值4700元,随后外逃。当地司法机关在办理其同伙盗窃案过程中,于1995年6月17日以盗窃罪对杨某作出批准逮捕决定(杨某依然外逃)。1995年11月至12月杨某在浙江省某市又实施盗窃,其隐瞒了在原籍的盗窃事实,1996年10月被当地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刑满释放后,杨某返回原籍,2002年10月24日被原籍公安机关依法执行逮捕。

在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杨某以原盗窃行为已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为由进行辩护。

(本案例原载于《公民与法》审判版2003年9月号)

结论:已[……]

Read more

哄抢散落财物被追摔伤能否进行索赔

杨慧文程振华

2009年5月24日晚8时左右,张某驾驶满载水果的农用三轮车途经河南省内乡县某村时,由于车速过快,导致在会车时将车开到村道的边沟中,散落出来的水果遭到某村十几名村民的哄抢。张某在制止、追赶哄抢的人群时,造成参与哄抢的牛某在慌乱中不慎摔伤左臂。牛某在医院治疗期间,支付医疗费3780元,其伤情经司法鉴定构成十级伤残。

牛某出院后,在多次要求张某赔偿均遭到拒绝的情况下,将张某诉至法院,以张某的追赶行为导致自己受伤,侵犯了自己的人身权为由要求张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费用合计1.35万元。

河南省内乡县法院审理认为,牛某遭受到的人身损害虽然与张某的追赶行为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张某的行为在主观[……]

Read more

论高校名称权保护的法律救济

论高校名称权保护的法律救济

摘要:近年来,高校校名滥用的情形越来越严重。使得公众误以为某些企业、商标与相应高校有某种联系,既冲淡了高等院校特别是知名高校在公众中的形象,又破坏了这些高校在公众中的信誉,而且也是对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构成冲击。通过商标注册的方式进行高校名称的保护并不是最佳方案,司法实务方面已经就擅自使用高校校名作为商品标签上的企业地址作出了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决,也就擅自使用著名高校简称构成名称侵权作出了判决。这些判决为类似案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参照。

关键词:高校名称权;案例;法律救济

近年来,高等院校校名、校徽、校址等被滥用的情形越来越严重。典型的做法是使用高等院校特别是著名高校的校名([……]

Read more

抗诉期与上诉期并非同时起算

刑事司法实践中,一审法院宣判后,有时会出现由于法院自身原因虽已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却未能及时送达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的情形。对此,人民检察院能否依照第二审程序提起抗诉,一些基层司法人员有不同的认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同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抗诉,应当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五条中也规定:“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

Read more

试论如何提高民事行政抗诉案件改判率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5条和《行政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错误的民事行政案件改判、裁定有权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根据统计,截止1998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共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16298件,人民法院再审改判5410件,从监督的情况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法律的正确执行,维护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改判率低,仅为33%。改判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检察机关抗诉质量和监督效果如何,而且还会影响检察机关的监督地位和自身形象。虽然影响抗诉改判率的因素有很多,如立法上对民行检察监督规定不够完善具体,办案人员的办案水平与办案质量不高,被监[……]

Read more

地震等紧急状态发生后刑事法律机制的应对

作者:刘沛?

发生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国家如何从宏观与战略的高度作出体制上的反应和政策上的调整,是一个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大课题。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举国上下戮力同心、抗灾自救的同时,却伴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某些不法分子蓄意制造、散布虚假灾情信息,意图制造混乱;某些犯罪分子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平台,发布虚假捐款账号,谋取不法利益;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及时履行职责,玩忽职守……上述事件表明,刑事安全态势在和谐社会的特殊时期呈现出了不同样态。本文围绕紧急状态下刑事法律机制的应对深入探讨,以期对国家整体的危机管理体制研究有所裨益。

■紧急状态下的刑事安全态势

目前我国尚无关涉紧[……]

Read more

共同犯罪中行为过限的认定

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又称共同犯罪中的过限行为,是指实行犯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从主观上看,实行过限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围。因此,认定一个行为是

否构成实行过限,首先要认定共同犯罪故意的范围。所谓共同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的传递、反馈而形成的,明知自己是和他人配合共同犯罪,并助明知共同的犯罪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根据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和共同犯罪的相关理论,每个共同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就在于:在主观上,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客观上,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因此,每个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都必须以他对[……]

Read more

对“延拘”的侦查监督的四方面强化

范荷香

刑诉法第六十九条对“延长拘留期限”(以下简称为“延拘”)作了规定,即公安机关对需要逮捕的被拘留人,在特殊情况下,提请检察机关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现行法律没有明确检察机关如何对“延拘”行使侦查监督权,其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规定,实践中对“延拘”的监督多流于形式,部分侦查机关对“延拘”适用条件把握不准,审批把关不严,甚至不当扩大“延拘”范围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法律权威。基于此,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对“延拘”的侦查监督。

其一,可建立“延[……]

Read more

虚假广告罪在实践中的认定应注意划清的几种界限

一、虚假广告罪

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广告管理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虚假广告罪的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经营的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广告。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后就存在广告,广告的种类很多。本罪所指的广告特指商品经济广告。即广告主体借用传导媒体向公众传递商品和劳务信息,引起消费者注意,并试图说服其购买或使用的公开宣传活动。广告经营管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有关规定,任何广告经营者必须经过专门的注册审批登记。传播广告必须经过一定审查,符合规定要求,禁止制作、传播虚假广告。本罪侵犯的正是上[……]

Read more

试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

青少年的生活离不开五彩缤纷和充满形形色色诱惑的大千世界。当今社会难免残留着旧社会的痕迹,在一些阴暗角落滋生蔓延着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称和丑恶现象。造成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很多。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处于特殊时期,辨别是非能力很差,易冲动,好感情用事,做事不计后果,而且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其中,家庭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少年的成长。据有关部门一次对全国八省市二千余名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的调查,父母分居、离异、再婚和丧偶的占24.1%,家庭成员或近亲属中有犯罪记录的占20.5%.调查还表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社会当中,不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