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打击刑事犯罪新形势努力开创刑检工作新局面

一、要以“严打”整治斗争为中心,继续做好我市的刑事检察工作。

2001年以来,我市刑检部门按照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投入“严打”整治斗争,确保了“严打”整治斗争在刑事检察环节的畅通。据统计,2001年至今,全市刑检部门共审查批准逮捕刑事案件8862件11098人,向法院提起公诉刑事案件7764件10745人。这一办案数字表明,无论是刑检办案总量,还是人均办案数量,均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目前的社会治安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总体上看还居高不下,今年公安部门的破案率有所提高。因此,下一阶段我市刑检部门的办案任务将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务必[……]

Read more

调解:发展法律的本土路径?

刘金林

汤维建教授

“通过调解来发展法律”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在《中国调解制度的现代化转型》(《检察日报》7月20日第3版)一文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与西方国家通过审判发展法律的路径不同,我国完全可以寄望于通过调解来发展法律,通过调解来构筑现代法治秩序。”这一新颖的观点引起读者兴趣,但也有读者产生疑问:我国为什么不能采取西方国家发展法律的路径?调解制度能否担当得起发展法律这一重任?记者就此采访了汤维建教授。

■不同法律传统下的不同选择

记者:“通过调解来发展法律”是非常新颖的观点,您是如何产生这个想法的?

汤维建:“通过调解来发展法律”,就是要让调解成果转化为法律,这主要是对[……]

Read more

数种不同种有期自由刑的并罚应该如何执行

【案情回放】

黄某因贩卖毒品罪、销售赃物罪于2009年5月10日被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2009年7月初,黄某和陆某合伙出资39900元购买摇头丸,由陆某出面向王某购买1300粒。同月15日下午,王某通知陆某摇头丸已存放在本市家乐福超市古北店的3号、10号寄存柜内,并告知了寄存柜的密码。陆某随即分别通知黄某、戚某将10号柜、3号柜内的摇头丸取走。黄某在取出10号柜内的摇头丸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被缴摇头丸497.5粒,净重共158.56克,经检验,从中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当晚,公安人员将陆某抓获,从陆某的住处查获摇头丸1粒,净重0.31克,追缴被[……]

Read more

浅析聚众斗殴罪在司法认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谢天德

聚众斗殴罪系从修订前《刑法》规定的流氓罪分解而来,该罪的设立对打击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正确认定该罪,实务界尚存有不少争议,本文试对该罪在司法认定中易产生争议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关于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认定问题

我国《刑法》规定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为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在司法实践中对如何界定聚众斗殴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存在一定争议。

聚众斗殴犯罪是典型的群体性犯罪,一般来说实施聚众斗殴的行为人人数众多,如果对所有参与聚众斗殴的行为人均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对那些仅实施轻微聚众斗殴行为、或在聚众斗殴中仅起到壮声势、助威等辅助作用的人员而言,[……]

Read more

从一起存疑不诉案看侦查机制的完善

刘东海

四川省万源市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最终以证据不足存疑不起诉的抢劫案。其中有罪证据是被害人陈述,无罪证据有嫌疑人李某辩解,间接证据有嫌疑人留在被害人包上的“指纹”和司法机关于当事人脱离“抢劫”现场后追逐场面的陈述。在审查起诉阶段,是否提起公诉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主张起诉一方认为,受害人的“包”上有嫌疑人李某的指纹,李“打的”脱离现场的“的士”司机反映犯罪嫌疑人李某登车时表情慌张,并且正受到被害人追赶。主张不起诉的观点是:本案抢劫实行行为过程只有被害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被害人的三次陈述均有不一致的地方,该案由检察院起诉到法院后,因为双方认识不一致,经过综合考虑,检察院撤回了案件。

细究本案,导致证[……]

Read more

雷建昌博士论文

雷建昌博士论文

雷建昌:

1:法庭询问方式比较研究。

摘要:我国庭审中对被告人口供的调查模式兼具英美法系国家交叉询问和大陆法系国家交叉讯问的因素,呈现出复合式的特点。比较两大法系的法庭讯询问方式,我国应赋予被告人法庭陈述权、明确交叉询问的顺序和规则、发挥法官庭审询问中辅助性作用、完善对质程序。

李某违章行车造成王某从车上摔下致死的行为应定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何仕元

案情:

2003年10月的一天晚上,李某酒后驾驶一辆货车在某县由北向南行驶途中在超越其同方向行驶的一辆公交车后,又向右打方向盘,当两辆车行至一十字路口遇红灯停车时,公交车司机王某下车到李某的汽车驾驶室左侧,抓住车门欲与李某论理,李某见状即发动汽车,王便扑上已经启动的汽车左侧门外,李某不顾王某的安全,闯红灯加大油门向前急驶出200多米时,从右超越同方向行驶的一辆货车,致使王某被该车车箱伸出的钢筋挂下来,仰面倒在公路上,李某便驾车逃逸。后王某被他人送往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于次日8时死亡。经法医鉴定,王某系头部受到强大外力的撞击致颅脑损伤而死亡。

本案在审理中存在着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

Read more

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在立法上不应该明确规定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关于老年人刑事责任的问题,属于自然人主体犯罪的范畴。我国刑事立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关注较多,对老年人犯罪关注较少,这与司法实践和国际通例是不协调的。不少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身体和精神等原因,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在减弱,因此对老年人可以适用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和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笔者认为该观点缺少合理性依据,在操作中也很难界定年龄上限的标准,因此刑法不应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

主张应当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上限的观点认为,首先无论是年幼者还是年老者,都属于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有缺陷的人。如果承认对年幼[……]

Read more

确立符合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作者:谢佑平吴炜炜栗旭峰

我国目前“一元式”的裁判结构,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我国可以构建一种与国外“二元式”裁判结构下证据排除机制不同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机制,保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有效运行。

近年来,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问题越来越引起司法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享有监督权,因而也就包括了对产生非法证据的违法取证行为的监督,即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检察监督。从我国刑事诉讼法与相关司法解释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质上在我国已经确立,但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的非法取证行为仍然大量存在,非法证据很少得到排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程序机制入手[……]

Read more

村委会主任搭干股参与分红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

案情:2006年,台风过后,受灾地某村有一批房屋需重建,时任村主任的蔡某负责建设招标工作。邻村的泥水匠阿山等三人得知这一情况后找到蔡某希望承包该工程,蔡某同意。随后,蔡某利用自己村委会主任的权力劝退了其他的投标人,让阿山等人如愿“中标”。为答谢蔡某,阿山拿出3万元送给蔡某,蔡某当面“回绝”了,但其表示愿以搭干股形式,参与工程并“分红”,阿山同意。于是,该工程被分为4股,阿山等三人各持一股,蔡某持一干股。开工后,当地村民时有阻挠,都是蔡某出面解围。2008年底,工程完工,阿山等人共盈利35万元。按照约定,蔡某从中分得8万多元。

分歧意见:该案在处理中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蔡某在救灾重建中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