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被害人致伤倒地后,当场取走其财物,而被害人最终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作者:杜永浩

1997年12月31日18时许,徐晓谟等人酒后骑自行车在山东省苍山县二庙乡徐桥村附近玩耍时,与骑自行车路经此处的该乡大埠村村民汪付玉相遇,徐晓谟以汪付玉骑车靠他太近为由,对汪付玉进行殴打,并用匕首朝被打倒在地的汪付玉的腿部连刺数刀,后将汪付玉的自行车骑走。汪付玉被刺破股动脉,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对本案被告人徐晓谟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出现了四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被告人徐晓谟的行为应适用吸收原则,被告人骑走被害人自行车这一行为应被前面较重的被告人用刀捅刺被害人这一行为吸收,只定一个罪,即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第二种观点主张,被告人徐晓谟的行为应认定为一个罪,即抢劫罪,并适用刑法[……]

Read more

本案是刑事犯罪还是民事纠纷――对国有公司经理与他人拆伙后分得债务不归还国有公司挪作私用案评析

作者:袁丽卉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被告人严长根,原系江西省新余市计委所属新余市地产公司经理。

1999年7月,江西省新余市地产公司与周和青以73.6万元的价格从长林机械厂购买了一台PC200—5型挖掘机,双方各出资20万元,余款33.6万元未付。双方合伙经营了四个月。2000年5月26日,周和青与新余市地产公司签订了《退股协议书》,双方约定该部挖掘机由新余市地产公司独家经营,周和青出资的20万元作为新余市地产公司向其借款,按年息10%支付利息,至2001年春节前归还周和青全部欠款及利息,欠长林机械厂的33.6万元由新余市地产公司负责偿还。2001年初,因新余市地产公司经营不善,没有归还所[……]

Read more

医药购销领域贿赂犯罪的预防对策

近几年来,医药购销领域的贿赂犯罪案件屡屡发生,仅江苏省某市两级检察机关自去年以来就共立案查处此类犯罪案件30余件,因医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今年中纪委二次全会继续强调要重点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各地随即开展了大规模的专项治理活动,也取得明显的战果。但是,笔者认为,打击固然重要,而要真正遏制医药购销领域中的贿赂犯罪,则应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为达到治本之目的就要求包括检察机关在内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多管齐下,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预防工作。

一、医药购销领域贿赂犯罪中贿赂多以回扣的形式表现,回扣有明扣和暗扣之分,明扣给医院,暗扣给个人,而且,回[……]

Read more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探析与对策

2007-4-2【大中小】[内容摘要]目前,我国互联网站已达70万家,上网用户逾1.1亿.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有潜力的大众媒体。但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甚至传播黄色内容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成为犯罪的重要诱因。而未成年人的意志较为薄弱,自控力差,因此网络就成了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温床。本文采用调查分析的方式,对笔者所在法院2006年审结的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案件进行探析,并提出对策,以期对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有所贡献。

一、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现状。

根据江苏省徐州市中[……]

Read more

我国刑事司法应引入修复性司法理念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开放式的行刑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行刑社会化、非监禁化已成为当今国际行刑的趋势之一。兴起于加拿大、美国的修复性司法(RestorativeJustice)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蓬勃发展,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就此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了一系列了改革现行刑事司法制度的建议。修复性司法的勃兴也对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制度产生了冲击,引入修复性司法已大势所趋。

修复性司法的英文表述为RestorativeJustice,在引入时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如何翻译这一短语才能真正体现其内在的含义。台湾学者将其翻译成“恢复的正义”、“复归性正义”、“修复式司法”和“修复式司法”,而在大陆多译成“恢复[……]

Read more

司法实践中审判监督程序抗诉案件不该随意指令再审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章审判监督程序第二百零五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在履行这一监督权时法院往往做如下处理:下级检察机关通过复查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刑事判决、裁定的案件,发现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请上级检察机关向同级法院抗诉,上级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提请抗诉理由成立,遂向同级法院抗诉。同级法院如采取指令原生效裁判的法院再审,并且原审法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结果,实际上变成了下级法院驳回上级检察机关的抗诉权,这种做法极为不当。

一、指令再审违背了我国刑事诉讼管辖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同级审判、二审终审和最高检察院、上级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抗诉的纠错程[……]

Read more

刑法第十九条的“盲人”犯罪在实践中应该如何认定

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目前,对于如何理解刑法第十九条的“盲人”尚无司法解释可资依凭,笔者认为,理解刑法意义上的“盲人”犯罪,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参考通行医学标准,认定属于刑法意义上的“盲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盲人的解释为“失去视力的人”。但视力作为人的重要生理机能,同人的身高、体重一样有着不同的评价数值。故医学上或者刑法上对“盲人”的认定都有一个不同于生活意义上的认定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1970年颁布了《盲和视力损伤的分类标准》,规定双眼中视力较好眼的矫正视力低于0.05的为“盲”,优于或等于0.05但低于0.3的为“低视力”。该标[……]

Read more

刑事自诉案件有关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是指不经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而是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自诉案件虽然不多,但因自诉案件主要是直接侵害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处理不当也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消极因素。下面笔者通过对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自诉案件的规定进行引证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构想。

一、自诉案件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了三类刑事自诉案件,第一类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第二类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第三类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

Read more

威胁网管窃取网民财物如何定性–关键是界定抢劫罪暴力施加对象范围

案情:2008年5月27日凌晨,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一网吧内,犯罪嫌疑人邵某、王某等5人趁上网男子杨某睡觉之机,由邵某等四人望风和作掩护实施盗窃,在王某将杨某的裤袋用刀片划开时,被一网管发现并上前制止,邵某随之殴打网管,伍某持刀对网管进行威胁。网管见对方人多又被对方持刀威胁就不敢再制止,王某当着网管的面将杨某的直板手机盗走并变卖。

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5名嫌疑人趁被害人睡觉之机窃取手机,构成盗窃罪。另—种意见认为,本案5名嫌疑人涉嫌抢劫罪,但对于是构成直接抢劫罪还是转化型抢劫罪存在分歧。

评析:笔者认为,本案构成直接的抢劫罪。本案定性的关键是界定抢劫罪暴力施加对象的范围。

首先,本案中5名嫌疑[……]

Read more

承诺在刑法上的效果(台湾)

2004-1-3【大中小】一、问题之提出-案例思考

母题:甲将珍贵唐三彩寄于乙处,而丙自乙处取走。问在子题各情形丙于刑法上如何评价?

子题(1)甲不同意丙取走,乙同意,丙知乙同意。

(2)甲不同意丙取走,乙同意,但丙不知乙同意。

(3)甲不同意丙取走,乙不同意,而丙皆知上情。

(4)甲同意丙取走,乙同意,而丙皆知上情。

(5)甲同意丙取走,乙同意,但丙不知情乙同意。

(6)甲同意丙取走,乙不同意,而丙知甲同意。

(7)甲同意丙取走,乙不同意,但丙不知甲同意。

二、争议:得被害人承诺在刑法上之效果:

(1)得被害人承诺之分类(2)得被害人承诺之要件(3)得被害人承诺在刑法上之效果

三、可参考文章:

(1)陈志龙之法益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