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妇女杀夫案”的量刑标准

作者:默建敏段惠英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2002年12月19日,河北省新乐市人民法院判处了被告人安瑞花故意杀人一案。被告人基本情况:安瑞花,女,1962年3月16日生,汉族,小学文化,系新乐市协神乡西田村人。

[案情简要]:

被告人安瑞花与被害人刘增军系夫妻关系,刘增军生前长期以来经常打骂妻子、儿女,曾致安瑞花一眼失明,身上多处受伤。2002年4月28日晚,刘增军酒后又以自己家中打骂安瑞花和儿子刘健,并反复扬言要将安瑞花及其娘家人和其儿子刘健杀掉,一直至次日凌晨,安瑞花遂即用菜刀砍刘增军头部,至刘增军头部枕部颅骨粉碎性骨折,脑组织裂创死亡。后安瑞花向新乐市公安局打电话报警投案。案发后,被告人的婆婆[……]

Read more

对查处渎职侵权案件若干问题的思考

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是人民检察院法纪检察部门的重要职责,在促进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刑法、刑诉法的修改,承办渎职侵权案件面临犯罪主体缩小,新型领域犯罪未打开局面等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法纪检察工作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些新问题、新特点,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推进承办渎职侵权案件的发展。

理论上的困扰

1.对侵权渎职犯罪主体的不同认识困扰立案查处工作。

《刑法》修订之前,检察机关法纪部门管辖13种渎职犯罪案件;《刑法》修订后,渎职罪罪名增加到34个,法纪部门管辖案件所涉罪名增加了21个。《刑法》在丰富渎职犯罪种类[……]

Read more

刑罚变更执行的同步监督应该在立法上明确

刑罚变更执行,是指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犯罪情节、罪犯的悔改或立功表现,依照法定程序对罪犯原判刑罚种类和原判刑罚执行方式进行调整的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活动。在实践中,司法干警的违法犯罪问题大多发生在罪犯的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中。因此,对刑罚变更执行的监督是刑罚执行监督的重中之重,而建立和完善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是形势所需、职责所在。

刑罚变更执行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对刑罚执行方式变更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一项制度。对刑罚变更执行监督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刑事诉讼法、刑法、监狱法和一些司法解释上,但这些规定过于原则、简单和分散,可操作性不强,在某些方面甚至出[……]

Read more

瑕疵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效力辩析

2004-2-18【大中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案件的证据存在缺陷,如非法获得的证据,违法证据等,对待这些有瑕疵的证据,通过法庭质证能否认证,是审判实践中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对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效力的探讨,对丰富和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理论与指导审判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一、瑕疵证据的概念

目前在国内外诉讼法界和司法界还没有瑕疵证据的提法,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没有关于瑕疵证据的规定。在有关的法律规定及法学界以“非法证据、违法证据、非法获得的证据”等提法较多。但这些提法都过于具体确切,未能揭示这一类证据的基本特征。因此,将这些有这样那样缺陷的证据称为瑕疵证据较为形象概括。从审判实践看,证[……]

Read more

改善成都市投资法律环境的对策研究

改善成都市投资法律环境的对策研究

高晋康1汤火箭2杨春禧3

[内容摘要]投资法律环境好坏对投资者的决定有重大影响。调查显示,成都市投资法律环境虽位列内地城市榜首,但在社会治安、司法服务、律师服务水平、政府职能部门处理假冒伪劣或侵权等方面,与沿海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吸引投资,成都市应当结合具体市情,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改革举措。

[关键词]投资法律环境行政执法司法

作者简介:
高晋康:男,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成都610074
汤火箭:男,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助教成都610074
杨春禧:女,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成都610074

对一个地区而言,投资企业的多少关乎该地财政、就业、生活水准诸[……]

Read more

故意伤害罪量刑区别化处理有利于促进公正

对故意伤害犯罪的量刑趋势进行研究与分析,寻找量刑均衡的对策,可以对不同情节伤害行为进行准确评价与处罚,全面体现法治社会对生命健康权的应有尊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数量处于逐渐上升趋势的故意伤害案件,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态势。各地在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上,特别是在量刑上也不尽一致,差别较大。笔者结合本地实践,对故意伤害犯罪的量刑趋势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故意伤害案件量刑概况及特点

(一)量刑概况

笔者对所在基层人民检察院2008年至2009年提起公诉、同级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故意伤害案件进行统计。统计概况如下:2008年,故意伤害案件有40件48人,造成轻伤结果的27件35人,被判有期徒刑[……]

Read more

为什么在民行抗诉案件中改判率低

张正安

虽然近年来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工作发展较快,抗诉案件数量逐年上升,监督效果也很明显,但民行抗诉案件的质量还须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抗诉案件改判率没有随抗诉案件同步上升。造成民行抗诉案件的数量与法院再审改判的数量不成正比,影响抗诉改判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一是少数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不高。作为监督者,应具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而实际上,一方面,抗诉性质要求民行检察干警业务水平比法官技高一筹,而审判机关的民事、行政审判工作制度因多年的审判实践而逐步完善,相对于民事行政审判工作而言,检察机关的民行检察工作起步较晚,造成了民行检察干警的整体业务水平相对于法官较低,[……]

Read more

对在押人员检举行为如何体现从宽政策

及时将相关线索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在相关法律文书中体现出对检举内容的认定

尽力保障从轻处理政策,特殊情况可从轻“预判”

建立,健全线索登记、转移、回复及责任追究等制度

《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所指的犯罪分子应包括涉嫌犯罪正受公安、检察机关侦查、起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民法院审理的被告人、上诉人,以及已经判决生效正在服刑的罪犯。看守所是羁押各类在押人员的地方,因此也就成为在押人员检举揭发线索相[……]

Read more

对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的认定应当从宽?(检察日报)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但对于如何理解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未成年人能否构成特殊累犯、毒品再犯等问题,实务中存在一定分歧,笔者认为,对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累犯的理解应坚持从宽原则。

刑法修正案(八)第六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因为立法技术和法律语言的限制,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未成年人不构成累犯存在一些分歧。未成年人前后犯罪存在两种样态:样态一、前罪系未成年十后罪系未成年;样态二、前罪系未成年十后罪系成年。对于“样态一”不构成累犯[……]

Read more

制毒物品犯罪情况与严惩此类犯罪的建议

作者:王勇王光坤

一、制毒物品犯罪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的规定,制毒物品是指国家规定管制可以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即《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附表列示的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如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等。

据《中国禁毒报告(2008)》统计,2007年全国共查处易制毒化学品行政违法案件1553起,破获走私、非法买卖易制毒化学品案件22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4人,缴获易制毒化学品592吨。随着国内外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化学合成毒品的发展蔓延,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惩治制毒物品犯罪的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易制毒化学品流入国内地下毒品加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