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边界:检察建议的实证分析

万毅李小东

[内容摘要]:从规范依据角度讲,检察建议作为一项公权力的法律依据不足规范化程度也不高但在实践中检察建议事实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权力结构体系,是一项实践中的权力从法理角度分析,对实践中运行的检察建议的属性和效力应当区别对待: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建议,应当承认其公权力的属性和效力,并积极规范其权力运行方式;而对于履行社会治安治理职能的检察建议,则应当否定其公权力性质,并退出公权范畴

[关键词]:检察建议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社会治安治理

导论

什么是检察建议,现行的制定法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内涵,但在司法实务当中,几乎所有检察机关的主要业务部门实际上都在广泛地运用检察建议通过媒体[……]

Read more

坚持罪刑法定同时还须防止教条

张军

目前,“刑法修正案七”正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从司法界到广大民众都对立法对社会的调整与规制给予了很高的期盼。自1997年颁布实施以来,刑法典已经七次修订,所针对的都是司法实践的具体问题,此外还有更多的司法解释来对刑法条文的适用加以具体、明细的指引,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刑事司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疑问。这些具体规定的出台对实践中一些问题的解决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立法规定的抽象性和滞后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无限丰富与复杂,困扰刑事司法的问题并不能真正得到解决。相反,司法活动对立法和司法解释的依赖心理越来越强,甚至有教条主义、机械主义的倾向。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毋庸置疑,强调通过立法规[……]

Read more

量刑实践中引入被害人过错情节的根据和功用

【摘要】从理论上看,被害人过错因素的存在降低了刑法对犯罪行为的可谴责性,被害人过错可以作为量刑情节。另外,被害人过错作为量刑情节引入刑罚也可得到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政策的支撑。被害人过错作为量刑情节关系到公正量刑、恶法改良、死刑限制、统一刑罚思路、告诫被害人等方方面面,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应当注重被害人过错量刑情节的运用。

【关键词】被害人过错;情节;根据;功用

在刑法上研究被害人过错,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被害人公正合理地量刑。研究被害人过错,就必须与刑罚相连接,考察被害人过错的刑罚意义。只有与刑罚相关联的被害人过错才是刑法上的被害人过错,才有刑法上讨论的必要性。被害人过错在刑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刑法[……]

Read more

盗窃私企财物用于国有厂的改造是否构成犯罪?

[案情]
某乡化工厂厂长贺洪、副厂长王坚为更新生产设备,于2009年3月3日夜晚,带领本厂职工10余人到某私营企业仓库内盗得钢管36根,价值6.3万元。他们将所盗物资全部用于本厂生产设备改造。事后,该案被公安机关侦破。

[分歧]

对贺洪、王坚是否构成盗窃罪,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贺洪、王坚非法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在客观上侵犯了他人财物所有权,在主观上虽然没有直接将所盗物资据为个人所有,但毕竟是为了追求本单位的生产利润,他们也会从中获利,因此,他们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贺洪、王坚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因为构成盗窃罪在客观方面必须是秘密窃取公私财产的行为,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对[……]

Read more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行为应如何理解

作者:王海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如何理解“携带”、“公款”等,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携带”与“潜逃”的关系。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潜伏是指为了逃避追究而隐藏起来,不为别人所知自己所处的位置;逃跑是指为了逃避追究而从甲地逃到乙地的行为。携带与潜逃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没有携带认定潜逃则没有意义;携带与潜逃没有先后之分,携带贯穿于潜逃的整个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否则认定贪污就没有法律依据。[……]

Read more

消费者应如何明确及保护自己的知情权

【正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者权益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日臻完善。本文围绕消费者知情权做了初步探讨。

消费者权利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的,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总统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份《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国情咨文》,其中表述了消费者具有四项权利:第一,获得安全商品的权利;第二,知悉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三,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第四,意见被尊重的权利。④消费者知情权即知悉真情权或取信息权,是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我国学者认为知情权的内容应包括知政权、社会[……]

Read more

事先没有预谋的情况下行为人加入他人犯罪的行为构成承继的共犯

[案情]

张某和李某两人互不认识,2007年12月的一天晚上深夜,张某骑自行车经过一家当地县城的超市,发现该超市有一门半开着,但不知道门是怎么开的,张某伸头往超市里面看了一下,发现没人,于是张某停放好自行车后进入超市取东西;此时李某也骑自行车经过该超市,发现类似情形,也进入超市取东西,两人相视而笑,半小时后张某装了一大袋子东西欲走,无法把东西搬上自行车,这时张某让李某过来帮忙,帮他把袋子抬到自行车上,李某想对自己也没有坏处,就过来帮张某。张某走后李某吸收张某的教训,心想拿少些吧,不然自己抬不动。随后李某拿了东西也走了。事发后知道:张某偷的东西价值2.2万元;李某偷的东西价值1.3万元。

[分岐]

对[……]

Read more

本案被告构成玩忽职守罪还是签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主题:日期:2006-8-49:29:25作者:王全莹王媛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引言】:本案的被告人为曾任房山宾馆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在其任职期间,由于其本人的严重失职行为,私自以房山宾馆的名义为立成工艺品有限公司提供了600万元的贷款担保。该二笔贷款到期后立成公司没有还银行的本金及利息,立成工艺品有限公司也因1999没有年检于2000年被吊销执照,孟凡立因涉嫌贷款诈骗在逃。后该笔贷款债权转移给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由该公司负责追要该笔贷款本金及利息,至2002年8月20日长城公司对房山宾馆的债权为10784721.2元。房山宾馆于2003年10月28日被宣告破产。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11月1[……]

Read more

具体认定累犯时间的条件

作者:李申有李德恩

累犯既是一个重要的法定量刑情节,也是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累犯的实质即再次犯罪者。累犯是指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根据刑法第六十五、六十六条的规定,累犯包括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有三个:

(1)主观条件:前后两罪都是故意犯罪。

(2)刑度条件:前后两罪都是或者应当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的犯罪。这表明前后两罪都是比较严重的犯罪。

(3)时间条件: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法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内。

在时间条件的认定上,有几点需要注意:

(1)如果前罪因适用假释而执行完毕的,5年期间应当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而非假释之日[……]

Read more

如何保障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

作者:◇黄雁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一般而言,证人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即使有一定利害关系也往往是间接的,因此其证言比当事人陈述更为客观。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公诉案件中,有明确的证人的案件超过80%,然而真正出庭作证的却不足5%,如何保证证人出庭作证,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对证人的人身安全的保护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