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刑期计算起点应统一为判决确定之日

一、确定无期徒刑罪犯刑期计算起点的意义

我国刑法规定了五种刑罚主刑种类,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并对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死缓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服刑期间计算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唯独对无期徒刑的服刑期间计算未作出明确规定。在通常情况下,无期徒刑既然是终身监禁,似乎没有刑期计算的必要,但在三种情况下,却有必要对无期徒刑的服刑期间计算进行准确的确定:一是无期徒刑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二是无期徒刑罪犯可以假释的条件,我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

Read more

从一起绑架案析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

作者:陈亚飞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内容摘要]:共同犯罪实行过限问题是共同犯罪理论研究中的难点,也是司法实践中对各共犯准确定罪量刑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公正判定各行为人对过限行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以及责任的轻重,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本文旨在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部分行为人的过限行为粗略作一探讨。[关键词]:共同犯罪实行过限认定

一、案例谈实行过限

案情简介:2001年11月17日,江某邀好友胡某、孙某到其家中喝酒,席间,江某谈起邻村的高某办企业,钱比较多。三人商量向高某搞点钱花花,确定用绑架高某的方法向其家属勒索现金3万元,并作了具体的分工和准备。同月23日晚,江某将高某骗至某宾馆313房间,[……]

Read more

泄私愤自制炸药包爆炸他人房顶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案情:
黄某因为工资发放和企业改制时养老保险的发放问题对其所在的乡电业公司经理张某产生不满。2004年12月7日黄某利用1995年修建公路时私藏的炸药、雷管、导火索自制成一小炸药包伺机恐吓张玉龙。12月22日凌晨2时25分,黄某乘夜深人静之机窜至自己熟悉的张某家屋后,将炸药包扔至张家一偏房(农村烤火专用房屋)的房顶,将张家房顶炸一1.96×0.96立方米的大洞,部分瓦片和房顶椽木炸损,损失2000余元。

分歧意见:关于本案该如何定性,存在不同的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黄某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自制具有爆破性,一旦爆炸即对人身财产能造成较大杀伤力或破坏力的物品向张某家房屋投掷,达到对张某进行[……]

Read more

当前我县农民犯罪的新特点及预防对策

地处渝东南的武隆县,农业人口占总人数的87.5%,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武隆整个局势的稳定。农民犯罪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了遏制农民犯罪案件的频繁发生,笔者结合我院近两年来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对农民犯罪案件呈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遏制和减少农民犯罪的对策。

一、农民犯罪的特点

据统计,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我院共审查起诉各类刑事案件案件645件971人,其中农民涉嫌犯罪457件687人,分别占受理总件数和人数的70.9%、70.8%,农民成为最主要的犯罪群体。通过对近两年来农民犯罪案件的分析,主要呈现以下“七大突出”的新特点:

(一[……]

Read more

结果加重犯的认定与处罚

来源:人民法院报内容:裁判要旨基于重结果对行为人科处加重的刑罚,其归责根据主要在于基本犯罪行为所具有的高度内在危险性,这是理解和认定结果加重犯主观要件的关键。

案情

被告人王照双因犯盗窃罪于1998年12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2004年7月3日刑满释放。2005年5月13日凌晨3时许,王照双钻窗潜入北京市西城区某胡同某号楼被害人李某(女,时年39岁)家中,从客厅窃走李某的人民币100余元及手机1部。后王照双又进入大卧室,见到熟睡的李某,遂起意奸淫。王照双对李某进行威胁、捆绑,强行将其奸淫,后即钻窗逃离现场。李某到阳台呼救时因双手被捆,坠楼身亡。

裁判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照双违背[……]

Read more

论反侦查意识的形成

论反侦查意识的形成

摘要:反侦查意识是反侦查行为的心理机制,发动并维持反侦查行为。反侦查意识的形成受犯罪意识与安全需要的双重推动,并以潜意识和显意识的过程构筑其全部内容,由此决定了反侦查意识存在的普遍性。犯罪者的人格结构对反侦查意识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反侦查意识反侦查行为人格结构犯罪形态

刑事犯罪足一种违反法律,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不少犯罪分子正是由于意识到这一点,为了使其犯罪阴谋得逞同时又能逃脱法网,往往千方百计地避免其犯罪行为被发现和揭露。而负有揭露、证实犯罪神圣使命的侦查人员则惮精竭虑,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获取犯罪人犯罪的证据以便将其绳之以法。这样便形成了破案[……]

Read more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

摘要: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是在惩治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权,对侦察机关的取证行为加以约束。通过论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施中面临的障碍,进而提出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相关制度的立法构想。
关键词: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因其在刑事诉讼中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被视为被告人宪法性权利的终极救济制度”。如何界定“非法证据”,己在我国诉讼法学界争议多年,广义说认为,非法证据之所以不合法,是因为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主体,证据的内容,证据的形式,收集证据或提供证据的程序、方法这四个方而有一项或多项不合法,而造成证据不合法。狭[……]

Read more

非法行医罪的几个相关问题论述

杨清

内容提要:非法行医罪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新罪名,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非法行医罪的特征,非法行医罪的共同犯罪问题,非法行医罪与其他罪的界限以及非法行医罪的刑罚适用问题。
关键词:非法行医特征共同犯罪界限刑罚适用

根据《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本罪的理解和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本文主要对非法行医罪的特征、非法行医罪的共同犯罪问题、非法行医罪与其他罪的界限以及非法行医罪的刑罚适用等争议较多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论述,在此求教于方家。
一、非法行医罪的特征
(一)客体特征
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

Read more

本案该定贪污还是职务侵占

作者:钱灿松叶耀隆黎巧玲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基本案情]:被告人陈某,原系某县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环卫站工会主席兼垃圾收费员。2001年10月至2003年6月间,被告人陈某利用担任环卫站收费员职务之便,在经手收取县水电局、实验中学、电影公司等17个单位环境卫生有偿服务费和公共街道卫生管理费过程中,采用实收少缴或不缴的手段,以“大头小尾”开票的方式开出票据24份,侵吞所收取的费用累计人民币28652元。

[分歧]本案在讨论时存在两种分歧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陈某身为环卫站工会主席兼垃圾收费员,具有国家干部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从事公务的过程中,采用实收少缴或实收不缴的手法[……]

Read more

死刑的命运

内容摘要:

1.何谓“死刑”?漫漫历史长河,死刑在刑罚舞台不同时期扮演一个怎样宕落起伏的角色?

2.“死刑存废与否”?古今中外法学家们各怀仁智,围绕该问题展开了哪些哲学思辨,而死刑存废之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

3.“现今中国死刑何去何从”?我国死刑司法制度现状及其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其纠正机制如何?

关键词:死刑的演进功利主义(社会预防论)人道主义(人权保障论)正义观经济基础死刑司法死刑刑事政策与立法死刑复核权与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死刑的执行民众报复心理与司法死刑情结

“人命多少钱一条?”

“人头与石头哪个重?”

“人皮与猫皮哪件贵?”

在以“死刑的德性”为题的潇湘论坛上,邱兴隆教授提出:现今中国死刑司法中对于贪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