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录像证据可采的基本法理

论录像证据可采的基本法理

摘要:录像材料再现案件事实能力的优势和劣势都同样明显,这决定了录像证据有着较为特殊的可采性规则。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的立法例表明,录像证据可采有三个基本法理,即录像证据与录音证据的可采性规则不一致;影响录像证据可采性的特定因素是形式真实性要件;不同表现形式的录像证据可采性规则不同。我国有关录像证据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应当按照上述法理加以完善。

关键词:录像证据;可采性;基本法理

录像材料可定义为以图像信息动态再现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通常包括录像带和电影胶卷两类。图像信息是诉诸视觉的信息形式,它可以记录拍摄对象的运动、色彩和影调等视觉元素,是对事物光影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

Read more

领取毒品包裹的行为应该定性为”运输”还是”持有”?(检察日报)

王丽娟

案情:2008年7月15日14时许,杨某(女,20岁,无业)使用自己的身份证件到某速递公司领取包裹。经民警检查,包裹内藏两包白色晶状物,被鉴定为甲基苯丙胺(冰毒),重25.75克。邮寄人与邮寄地址经查为假。杨某供述是其男友让其帮助取回包裹后再交给他人。

分歧意见:对本案,一是认为杨某的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杨某交代其领取包裹后会按照其男友的指示将包裹交给指定的人,说明这是一种运输行为,应以运输毒品罪定罪(未遂):二是认为是其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行为人持有毒品在主观方面的不可求证性是非法持有毒品罪成立的必要条件,也是和运输毒品罪区别的重要标志。两罪的主要区[……]

Read more

检委会评议程序要着力于提高决策质量(检察日报)

检察委员会是检察机关的最高业务议事决策机构,直接决定重大疑难案件的审结和其他重大检察业务的实施。检察委员会评议程序是指检察委员会按照法律规定和议事规则,对列入检察委员会讨论的检察业务事项进行评论、决议的程序。直面检察委员会评议程序存在的问题,规范评议规则,是提高检察委员会议事决策质量、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要求。

一、评议程序启动应有案件范围标准

司法实践中,检察委员会评议的内容主要是刑事案件。由于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缺乏明确具体的划分标准,加上错案责任追究制的压力,办案检察官一旦遭遇事实证据有疑点、法律适用分歧较大的案件或新罪名案件,即提出对己有利的意见后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以规避个人办案责任,因[……]

Read more

利用职务便利骗取公司财物的行为应定性为诈骗还是职务侵占?

王鹏磊、李旺城

一、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周某某,某筑铁合金制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负责买进和销售钼铁的业务员。
2004年11月,周某某利用为甲公司购买钼铁之机,将之前通过他人得到的250公斤假钼铁作为“真钼铁”购进,并将3万余元货款占为己有。甲公司多次催促周某某去化验,周都以各种理由推脱。后经有关部门鉴定,周某某购进的钼铁根本不含钼元素,该公司要求周将货款追回,周以找不到买家借口拒绝。后案发,周某某被查获,赃款被追回。
二、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理由是:周某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利用对甲公司隐瞒真相的手段,用假铁骗取公司货款,以代购为名,行诈骗[……]

Read more

破产法律适用上几个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破产法律适用上几个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的颁布和民事诉讼法对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专章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的司法解释,使法院审理破产案件有了法律依据,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审理破产案件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间题,现行的破产法不论是在立法上或是在适用上都存在难以解决的诸多间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正式提出重新制定破产法。本文旨在对审理破产案件遇到的立法上及其适用上存在的间题略作探讨并提出建议,供审判与立法参考。

一破产法的适用范围问题。

现行的破产法仅适用于企业法人,不适用非法人企业。我们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主张破产法[……]

Read more

将居民暖气初装费据为己有如何定罪

作者:孙子庆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被告人王某系某房地产经营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房管中心)派驻某社区水暖收费办公室的负责人。2003年9月,该房管中心在社区3号楼张贴通知,将该楼要参加集中供暖以及暖气初装费用的标准告知居民。此后,被告人王某与房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对该楼住户就安装暖气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得知安装暖气的消息后,该楼居民徐某、贺某便自发地对积极要求安装暖气的12户居民,按照通知的暖气初装费标准收取100241元并将该款分别以个人的名义存入银行。2003年11月3日徐某、贺某将各自所持的存折交给被告人王某,王某出具了收条,该条落款为某中心王某。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被告[……]

Read more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宜增设特殊累犯

林毅林志标

近年来,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我国一些地方活动猖獗,严重地扰乱了当地的社会管理秩序、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亚于毒品犯罪,从严厉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价值取向出发,笔者认为,应当增设与毒品特殊累犯制度相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殊累犯制度。

首先,增设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殊累犯制度,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角度来考虑,罪重的量刑要重,罪轻的量刑要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一般主观恶性大、反社会心理强,社会危害性大。根据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相关信息显示:“当前,中国黑恶势力犯罪的暴力特征比较明显,往往集[……]

Read more

假借记卡骗银行是金融凭证诈骗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公诉机关: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王其道毛小庆曾勇峰柴云岳

案由:金融凭证诈骗

一审案号:?2003?宁刑初字第9号

二审案号:(2003)苏刑二终字第078号

采用摄像、电脑查询等方式秘密窃取银行储户的储蓄信息资料;根据窃来的储户信息资料制作相应的银行卡,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提款,占为己有,该行为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

一、基本案情

2001年11月,被告人王其道意图以伪造银行借记卡、偷看他人密码后冒用的方式,从银行ATM机中取钱。于是,王其道购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和一台磁卡复写机,并指使被告人毛小庆到浙江省杭州市,专门偷看客户在银行ATM机上使用银行[……]

Read more

盗窃之债法律能否允许存在债务转移–兼析“刑事优先”原则对民事诉讼的影响

债务转移作为民事行为的常见形式,广泛地被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受到我国民事相关法律的调整,但因刑事犯罪产生的侵权之债务是否也可以发生转移在我国法律目前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案情:

2007年11月至12月间,朱某乘隙从熟人陈某家中窃取了价值近万元的金首饰及12张银行存单。之后朱某还通过欺骗手段利用陈某的身份证将存单中96500余元现金全部取出挥霍。2008年1月,陈某在清点家中财物时才发现被盗并怀疑系朱某所为。报案的同时陈某在市区一家酒店房间内找到了朱某,并向朱某索要被盗财物。得知消息的朱某父亲及女友李某也赶到酒店协商处理事宜。当时,通过交涉陈某与朱某父子及朱某女友达成一个处理协议,约定因朱[……]

Read more

农村承包中村委侵犯承包经营权案件增多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近两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农村中各种承包合同不断完善,经济不断发展。但在审判实践中,村委侵犯村民土地等承包经营权的案件仍时有发生,由此引起的财产损害、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有增加的趋势。2003年—2005年平邑县法院共受理这类侵权案件56件、受理由此引起的财产损害、人身损害赔偿案件21件,每年呈上升势态。研究分析这类案件增多的原因、特点和对策,对于稳定社会、缓解干群关系、预防伤害案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此类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是村委败诉的多。此类案件多是村委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单方违约引起的诉讼,村委都处于被告地位,且违约事实存在,侵权责任明确,败诉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