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侵权半成品的价值应按成品对待(检察日报)

计算侵权半成品的价值应按成品对待

张永超王玲玲

2011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规定:“在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侵权产品价值时,对于已经制作完成但尚未附着(含加贴)或者尚未全部附着(含加贴)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的产品,如果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该产品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其价值计入非法经营数额。”对于如何计算上述规定中的侵权半成品的价值,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以这些半成品自身的价值计算,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按照已经包装好的成品的销售价值计算。

笔者认为,对于假冒注册商标而言,在侵权产[……]

Read more

李振甲抢劫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

【案情】
公诉机关: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检察院(现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害人):张春莲,女,1937年4月14日出生,汉族,广州市第十中学退休教师,住广州市珠江园18号503房。
被告人:李振甲,男,1985年10月4日出生,汉族,文化程度小学。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4年10月2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5日被逮捕。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广州市港联长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物业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李振甲于2004年10月24日凌晨零时许,去到广州市文德路珠江园18号楼第五层,从窗户由外爬入505房进行盗窃,附带民事诉[……]

Read more

本案刘某赵某是否构成徇私舞弊罪

作者:李翰林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2000年6月,某乡发生一起盗伐林木案件,经鉴定立木材积4.8立方米。乡林业站站长刘某,与办事员赵某会同乡派出所一名干警进行调查,在某木材加工厂发现了赃物,收购木材的老板不认识卖货人,经在派出所辨认户籍上的照片,指认卖木材的是本乡村民郝某、崔某,但是二人已经逃跑。站长刘某安排赵某负责此事的查找工作,6月下旬,一农民李某托人找到赵某承认与郝某、崔某一起盗伐树木的事实,并要求给予关照,赵某擅自决定李某及郝某和崔某的家人共交罚款3300元了事,赵某未开罚没单将此款顶单位欠其工资。两个月后站长刘某听说赵某已经罚款处理此事,遂找赵某要罚没款未果,但是其考虑同事的情[……]

Read more

本案是盗窃既遂还是盗窃未遂

作者:林振通

[案情]

被告人郑某于2006年8月窜入被害人陈某家院内盗窃白马一匹,刚出院墙25米时,陈某发现马匹丢失,遂打一声呼哨,白马立即挣脱郑某跑回陈某家院内。

[分歧]

在本案审理中,对被告人郑某的行为是盗窃既遂还是盗窃未遂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郑某的行为属盗窃既遂,因为郑某已从陈某院内牵出马匹,按常理陈某控制马匹的主要方法应是院墙,马匹被牵出院子25米,陈某已失去对该白马的控制能力,虽然后来白马又回到陈某家中,那是盗窃既遂后的后续结果,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观点二:郑某行为属盗窃未遂,因为白马在陈某一声呼哨下又回到陈家,可见陈某并未真正失去对白马的控制,是否失控,不能以院墙论,应以实[……]

Read more

过失致人重伤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主观方面有所不同

[案情]

2008年3月23日下午,被告人汪亮在赌博过程中与本村村民汪明付发生矛盾,后在回家途中得知汪明付等人与其爷爷汪开友发生争吵,便到汪开友家与汪文兵等人一起前往汪明付家欲作理论,在汪明付家门前,汪文兵及其妻子与汪明付的妻子发生争执,汪明付手拿尖刀向被告人汪亮冲来,被告人汪亮拾起汪明付家门前的一块砖头,在看到汪明余距汪明付身后一米左右的情况下砸向汪明付,砖头最终砸中汪明余头部,致汪明余受伤,经司法鉴定,汪明余的伤情构成重伤。

[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汪某的定性主要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汪亮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汪亮在面对汪明付的现实危险时,此时是近似于防卫状态[……]

Read more

自首犯的翻供及其处理

作者:刘慧君

自首作为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国家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法律政策。刑法条文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自首的具体内容均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然而在审判实践中,对某些特定情况的处理,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具体情况如下:

犯罪分子虽有自首情节,但因一审判决前又翻供,依据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经教育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一审判决对其自首未予认定,然而在上诉或抗诉过程中,也就是进入二审程序后,犯罪分子经教育,又如实供述了其主要犯罪事实,即又回到了自首时的最初状态,那么[……]

Read more

刑事再审程序之改革与重构

2004-2-16【大中小】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一种诉讼程序。再审程序在纠正错案、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再审程序实施效果未尽人意。主要表现在:1.申诉难和申诉乱的状况依然十分突出,不少明显存在错误的裁判无法通过再审程序得到纠正;2.一些案件多次再审,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遭到破坏,而且耗费了当事人和国家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司法成本大幅上升。

造成我国再审程序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念认识上的偏差,也有制度[……]

Read more

游戏中致人死亡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近年来各种游戏、比赛花样繁多,有官方的、有民间的、有公开的、有私密的,在这些活动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带来了法律上的难题,如果游戏中发生了受伤甚至死亡的后果,则将产生民事责任划分甚至是刑事责任的确定问题。

如我国20世纪三十年代的球王李惠堂射出的足球将对方守门员击死;“武林风”武术比赛中一方被对方击打而身受重伤;赛车中由于驾驶人操作失误致使车上助手被撞身亡;篮球比赛中致人受伤;“虐待游戏”中将人吊起后置之不理而致人死亡等,这些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在这些活动中,被害人都是主动参与,对伤害结果有所预见。那么,其中致害人的行为是否应受到刑罚的制裁?这里涉及被害人同意后加害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刑法的目[……]

Read more

基、序、等――刑罚的相应性的蕴涵

「内容提要」本文对刑罚的相应性原则的蕴涵作了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基的相应、序的相应与平等性是相应性的不可或缺的三项基本要求。基的相应性是刑量与罪量在绝对意义上的相应,序的相应是罪量与刑量在相对意义上的相应,平等性是相同的罪量应受的刑量应该一致,三者共同制约着立法上法定刑的确定与司法上判定刑的裁定。

「英文摘要」Theproportionalityprincipleofpunishmenthasthreerequirements.Thefirstiscardinalproportionality.Thepenaltyscalemustbeappropriatetotheseriousnesssc[……]

Read more

关于死刑存废的犯罪学思考

前言

死刑(DeathPenalty)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又称生命刑。由于死刑是刑罚体系中诸刑罚方法中最重的一种,因而又称极刑(GreatPunishment)。死刑是凭借从肉体上消灭犯罪分子的手段来惩罚犯罪并防卫社会的刑法手段。正因为死刑的严厉性和巨大的威慑作用,历史上各国统治者无不重视死刑的使用,把死刑作为对付危害其统治最严重的犯罪的重要手段。那时候,死刑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人类在适用死刑的过程中,对其认识也不断深化。在死刑被人类适用几千年之后,人们开始对它的作用和存在提出质疑。1764年,意大利伟大的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首次提出废除死刑和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