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别人遗忘在ATM机中的卡取钱的行为该如何定罪?

朱龙岗

行为人X在银行ATM机上取款后,走时把银行卡遗忘机中未取,后另一行为人Y在取钱时发现了X的银行卡尚留机中,Y就直接从X卡中划掉了了5万元,并转到在自己帐户上。问Y的行为涉嫌盗窃罪还是侵占罪。

侵占罪与盗窃罪区别表现在三点上:

(1)犯意形成时间不同。侵占罪行为实施之前,行为人已经合法持有他人财物,犯罪故意是在持有他人财物之后形成的;盗窃罪在实施盗窃行为之前,就产生了犯罪故意。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侵占罪既是以各种理由和借口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拒不退还;盗窃罪表现为采取自己认为不使财物所有人发觉的方法暗中窃取财物。

(3)侵占罪侵占的他人财物只能是其实施,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埋藏物;[……]

Read more

加重的犯罪构成的成立不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必要条件

作者:郇习顶王宏

关于犯罪构成,有学者以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构成特征为标准,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和加重的犯罪构成。所谓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符合刑法条文关于某种犯罪的完成形态规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都是以犯罪既遂为完成形态而规定的。因此,在我国刑法学中所说的基本的犯罪构成,首先是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既遂犯的犯罪构成。有一种观点认为加重构成是以基本构成为基础,系在齐备基本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出现了加重结果或加重情节,否则加重构成无从谈起。对此,笔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加重构成的成立不以危害行为符合基本构成为必要条件,如果危害行为齐备加重构成要件,即可构成加重犯。这在数额加重犯([……]

Read more

如何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张明楷

盗窃罪的基本特征,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使用平和的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而侵占罪的基本特征,是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转移为自己所有,或者将脱离了占有的他人财产(遗忘物、埋藏物)转移为自己所有。因此,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关键,在于判断作为犯罪对象的财物是否脱离占有以及由谁占有。行为人不可能盗窃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对自己事实上已经占有的财物只能成立侵占罪。但是,行为人在法律上占有的财物而事实上由他人占有时,仍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例如,甲持有某种提单,因而在法律上占有了提单所记载的货物;但当该货物事实上由乙占有时,甲窃取该货物,仍然成立盗窃罪。侵占罪则不仅可能侵占[……]

Read more

绑架罪争议问题研究

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关于绑架罪的司法适用及立法完善,学界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争议很大。笔者不揣浅陋,拟在本文中谈谈个人关于绑架罪争议问题的一些思考,以期对理论和实践有所帮助。

一、绑架罪的法益及其对该罪构成要件的指导机能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系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该罪是单行为犯还是复行为犯?该罪的客体是简单客体还是复杂客体?绑架人质后未来得及发出勒索财物的要求或者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勒索到财物的情况下是构成该罪的既[……]

Read more

商业贿赂犯罪若干疑难问题刑法适用

□应以“承诺”为核心设置判断规则,针对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具体情况进行司法认定。

□商业行贿应不要求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要件。

□基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现实状况,国家经济管理活动应属于经济往来范畴。

□商业贿赂犯罪中的回扣是价外回扣,不包括价内回扣,并且区别于经营过程中的折扣。

商业贿赂犯罪若干疑难问题刑法适用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商业贿赂犯罪刑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存在较多分歧观点与理解上的困惑。笔者从刑法解释论视角,对相关疑难问题提出刑法适用的操作性规则,以供实务部门探讨。

一、根据医生收受贿赂的基础判断是否属于利用职务便利

《刑法修正案(六)》将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犯罪主体拓展至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司法解[……]

Read more

刑法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2004-1-9【大中小】「英文标题」RethinkingandReconstructionoftheSystemoftheScienceofCriminalLawLIUYuan(FacultyofLaw,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作者简介」刘远(1968-),男,山东莱芜人,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刑法学。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只有在理论刑法学、立法刑法学和司法刑法学三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子系统的基础上建构刑法学体系,才能使刑法学具有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才能为刑法学的发展开辟道路。

「英文摘[……]

Read more

生命权保护边际问题之胎儿保护

[摘要]:尚在母体内的胎儿是否应受法律保护?如果是,应当如何保护?本文对此做了探讨,认为胎儿是一种应受法律保护的具有生命价值的利益,利益主体是母体和社会;并尝试用期待可能性理论去解决胎儿侵害的刑法救济问题,此外还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胎儿利益期待可能性

[Abstract]:Isthelifeofthefetusorunbornchildworthyoftheprotectionof-thelaw?Ifitis,howcouldwedoit?Thearticlestartsfromthesequestionsand-triestoargueaboutthelegalstatusoft[……]

Read more

刑事追赃权能否转化为民事追索权

作者:潘定春

挪用单位资金20余万元为第三者购买房屋支付首期款,案发后,第三者承诺在涉案房屋变卖后退缴赃款。妻子为帮助丈夫减轻刑罚,先行垫付予以退赔。而第三者变卖房屋后反悔,妻子遂将第三者诉至法院——
刑事追赃权能否转化为民事追索权

?案情?

兰某丈夫卢某,于2000年1月挪用本单位资金20余万元,为与其同居并生育一女的王某购买商品房支付首期款(该房产权利人登记为王某)。同年11月,卢某因挪用资金被检察机关公诉。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对被挪用的资金进行追赃,但因该房屋价值70余万元,尚有50万元的银行按揭贷款,如果将该赃款指向的房屋转让变现,手续复杂、程序也长。后王某向法院递交了一份“承诺书”,承[……]

Read more

胥案国家赔偿不存在“难以逾越的困难”

●检察机关因无罪撤回起诉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在法律效果上一样,都应认定为错案。

●胥敬祥案不属“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判刑”,应当认定为错案。

河南农民胥敬祥因错误判刑蹲了13年监狱,无罪释放后,能否得到国家赔偿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有学者认为,胥案最终不是法院改判无罪的,而是检察院撤回起诉后不起诉的,由检察院而不是法院来纠正原判13年有期徒刑的错误,是一次“不彻底的纠正”。“不彻底的纠正”的结果就是,胥敬祥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将面临难以逾越的困难。

国家赔偿的前提是错案,检察院撤回起诉,法院却对当初判决是否正确不置可否,似乎还很难确认是错案。没有了“错案”这个前提,国家赔[……]

Read more

浅析职务犯罪心理特点

职务犯罪心理不同于纯粹的心理研究,不仅要研究行为产生的结果,也要研究职务犯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信仰和道德,如此才能反映他们的心理全貌。笔者概括了几点职务犯罪心理面貌的特点,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所参考。

一、否定的人生观。我们注意到,这些犯罪分子都在人生观上发生了蜕变。他们普遍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把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抛在脑后,奉行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否认人生应有原则和理想价值目标,要求一切事物顺从个人或狭隘集团的利益欲求,给个人或集团带来好处,人生的价值在于现实的利益。这种人生观在现实中必然严重背离国家公职人员应负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理想,成为一种自我陶醉而沾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