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盗窃等于一个杀人?

罪和刑的关系的核心是罪的概念。什么是罪?围绕这个问题大体有这样几个争论。第一个就是报应与功利之间的争论,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报应和功利要并存,报应限制功利,我把它归结为功利刑向报应刑的有限让步,报应刑向功利刑的非根本性扩张,是以罪为纲的罪与刑相均衡。还有一个争论,罪是罪行之罪还是罪人之罪,是行为还是行为人?举个例子,强奸妓女和强奸修女有什么不同?罪行之罪强调不论是妓女还是修女,强奸行为的共同性为主,但是按照罪人之罪,从罪恶的程度、从罪量的大小上就不一样,在道德评价上的也分量完全不一样,因此,它们之间的异大于同。这是两种不同的主张。但是,无论是行为中心论还是行为人中心论,都忽略了在加害和被害的关[……]

Read more

熊选国: 明确规定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

国际在线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和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熊选国: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共十六条,主要针对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以下主要法律适用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对犯罪地认定、管辖争议、并案管辖等作[……]

Read more

盗窃假币的行为构成何罪

作者:王礼仁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主要案情】2003年10月7日,个体户朱某因去准备广州做一笔生意,特邀蔡某等几个朋友来家饮酒相送,朋友高某提出要朱某从广州捎回一台VCD,在提出先给钱时,朱某声称不用先给钱,并从沙发底下取出腰包,露出很多钱让众人观看,随后又将腰包当众放回原处。第二天上午,蔡某乘朱某去火车站购买车票家中无人之机,撬门将腰包窃走,内有伪造人民币2.3万元。两个月后,被告用所盗的假币1000元购买商品时,经营员检验是假币且数量较大,将蔡某扭送到公安机关。随后,朱某也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并承认被盗的是假人民币。

【法院认定】

检察机关起诉认定蔡某构成盗窃罪,法院审理认为蔡某构成盗窃罪,遂[……]

Read more

如何有效弥补被害人经济损失

侯存海

当前,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一切物质损失的赔偿权法律保障不足,导致犯罪在得到控制的同时,也产生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被害人作证积极性,增大了案件诉讼难度。而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不但要花上时间、精力、诉讼费,换来的往往也是“法律白条”,因而司法实践中几乎没有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笔者对此探讨如下:

一、被害人经济损失赔偿权保护的现状

1.对被害人权益缺乏重视的传统观念与被害人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发生冲突。我国长期奉行国家本位的指导思想,突出强调国家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通过惩治犯罪来保护人民,以惩罚犯罪人为主要目的,将被害人置于辅助性的次要地位,对其诉求重视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和[……]

Read more

索贿案中的财物应当返还被害人

一些公办学校招生负责人员对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或家长索取财物,否则就不录取。对此类索贿行为获得的财物应如何处理,是上缴国库还是返还被害人,在实践中有不同的认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对于人民法院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一律没收,上缴国库。但没有赃款赃物应当予以返还的具体规定。1987年1月1日,《财政部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执法机关依法追回贪污、盗窃等案件的赃款、赃物,原属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财物,除政法机关判归原单位者外,一律上缴国库。判决原则[……]

Read more

身份的刑法评价

身份,严格地讲是一个民法术语,可惜我国目前的民法学对身份问题鲜有研究;即使涉及时也是在身份权寥寥数语的论述中轻描淡写一下而已。而身份被纳入刑法理论研究的视野,也是稍近之事。因此,对于身份的刑法评价有必要进行反思式的探讨,以求其在刑法理论的发展中踏实而进。

一、刑法中身份的含义

关于“身份”一词的本义,《辞海》解释为“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尽管表述略有不同,但“出身”所反映的是一个人过去由于早期经历或家庭背景而得到的社会地位,是本人或家庭以往的经历或经济状况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等级:“资格”所反映的是一个人现有的社会地位,是以本人现有的能力或获取的[……]

Read more

浅析女性犯罪

女性,就象月亮,象征着美丽圣洁、温柔善良,然而,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在金钱困兽的诱惑下,一些女性抵挡不住浊流的冲击,扭曲了心灵,走进了犯罪的深渊。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情况也不尽然,有社会的、家庭的、历史的、主观的、客观的等等诸多因素。女性犯罪率的上升,手段的残忍,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冲击着社会链条的各个环节,如何遏制女性犯罪实在是深远而重大。女性的命运如何,也始终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程度。

一、女性犯罪的特点

女性犯罪的特点是指女性犯罪的独特方面,女性犯罪与男性犯罪虽无本质的差别,但有自身的特点:

1、女性犯罪的隐蔽性较强

女性的犯罪状况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容易逃脱对罪犯角色的承担。如16岁的[……]

Read more

行贿罪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新刑法第391条第1、2款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在查处职务犯罪的同时对行贿罪案件也要严厉打击。在查处行贿案件中出现了一些热点问题,笔者拟结合司法实践对这些热点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何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行贿罪定义构成的一个必备要件。如何理解刑法中“不正当利益”的含义呢?

在我国1979年刑法第185条关于行贿罪的规定中并没有出现“不正当利益”的要求,这说明当时刑法的制定者对行贿人的主观故意并没有限制。两高[……]

Read more

商业贿赂犯罪若干问题探讨

2007-2-15【大中小】所谓商业贿赂,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在商业活动中,一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对方所送财物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的行为。[1]我国现行刑法在第三章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和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对商业贿赂犯罪作了比较详细具体的规定,具体包括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以及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受贿依照一百六十三条定罪处罚的犯罪。这些规定形成了与刑法第八章的公务贿赂犯罪既相对应又相区别的商业贿赂犯[……]

Read more

对犯罪从重从快打击的思考

[内容摘要]:第5次犯罪高峰的到来,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出了严峻的问题,针对当前执法部门的打击犯罪措施,对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在犯罪学学理上做粗浅分析,找到刑法和犯罪学之间的结合点,于犯罪预防的角度提出措施,以期对犯罪预防进行有效研究论证。

Contentabstract:The5thcrimepeakarrival,guardedagainsttothesocialordercontrolsthesystemtoproposethesternquestion,inviewofthecurrentlawenforcementdepartment‘sattackcrimemeasure,tomad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