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虚拟财产的性质认定

2007-1-23【大中小】●当网民的虚拟财产受到侵犯时,被害人是否有权进行诉讼救济,刑法是否应对虚拟财产性质评价、承认、保护?这是对当下刑事司法的挑战。

●网络虚拟财产并非凭空产生之物,其产生需要服务使用者加入并操作网络游戏,付出含有经济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投入。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虚拟的网络本身以及存在于网络上的具有现实的使用、交换、转让价值,能够用度量标准度量其财产性的数字化电磁记录。

●计算机、计算机之间传递数据的各种连线以及运营于网络的各种软件共同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这个虚拟的网络本身就是一种虚拟财产,如黑客对网站的攻击造成网站的访问障碍,就是对权利人虚拟财产权的一种侵害。

网络Q币等虚[……]

Read more

论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作者:关振海新闻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周末刑事和解制度的本质在于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通过对话的方式协商解决争端。借鉴西方国家的刑事和解制度,一方面可以用契合中华传统的法治理念来增强国民的法治观念,为法治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又可以弥补被害人受到的伤害,恢复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关系,使加害人改过自新,更容易回归社会。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

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者的和解(Victim-offenderMediation),是指犯罪人、受害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自愿参与由中立协调人主导的对话和交流程序,通过双方协商共同解决纠纷冲突。与传统刑事司法相比,刑事和解是一种更具有人性化、[……]

Read more

行政执法领域职务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行政执法是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公正的行政执法可以为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行政执法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行政执法人员与社会接触面广,活动较为分散。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执行,近年来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道德意识和职责意识明显增强,能够依法办事,但是违法问题,尤其是职务犯罪时有发生,并且在一定区域还相当严重,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成为行政机关职务犯罪的典型形式。

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形式主要是受贿和渎职,涉及的罪名包括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等,几乎覆盖了检察机关[……]

Read more

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在民事诉讼中,原被告双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避免由于缺席所遭受的不利后果,通常都会于言词辩论期日到庭。但由于“民事诉讼具有私法的性质,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对民事纠纷本身有自主解决和对诉讼标的有自由处分的权利”,(注:〔日〕兼子一、竹下守夫著:《日本民事诉讼法》,白绿铉译,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所以在诉讼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当事人缺席的情形。“当事人不到庭之效果,法院对于未到场当事人究竟受胜诉之判决?或应受败诉之判决?或法院仍应斟酌已有诉讼资料就个案情形定之,亦即未到场之当事人非必受败诉判决?”(注:杨建华著:《大陆民事诉讼法比较与评析》,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8月版,第121页。)在不同的[……]

Read more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条件、原则和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作了概括性的规定,如果要正确认定正当防卫,切实保护正当防卫行为,必须对正当防卫的起因和必要限度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保证正当防卫制度的最终实行。

一、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由于正当防卫是采取使不法侵害人受到一定损害的方法来保卫合法权益的,因此法律规定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条件,以避免滥用正当防卫权利而给社会带来危害。

1、只有在不法侵害行为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的实际存在,不仅是指损害行为的实际存在,而且也是指损害行为不法性的实际存在。对于那些有合法依据的损害行为,受侵害人或者他人都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只有对现实存[……]

Read more

找准队伍建设新方向 树立执法新理念

找准队伍建设新方向树立执法新理念

吴春莲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检察机关担负的职责任务、面临的执法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考验、新目标,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探寻加强和改进检察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开创检察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一、在执法理念更新中提升队伍

理念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执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执法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曹建明检察长提出,检察机关要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新理念。这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政法机关的明确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执法的新理念,既要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又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既要公正文明执法,又要[……]

Read more

兰达忠告与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

1963年3月13日,米兰达因涉嫌强奸一名18岁的少女而在家中被警方逮捕,在警察局里,被害人指认了米兰达即为对其实施强奸的犯罪行为人,随后警察对米兰达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讯问,米兰达签署了一份事先打印好的书面陈述,承认自己有强奸行为。在该陈述的顶端,有一段事先打印好的话,以表明该份自白系其自愿作出的,没有受到威胁,并且其是在“充分地知道自己的法律权利,理解现在所作的任何将会用作反对自己的证据。”但是,在此前米兰达并没有被警察告知其有聘请律师的权利。后来亚利桑那州法院认定米兰达绑架罪和强奸罪成立,并分别头版0年和30年监禁,合并执行。对此判决米兰达不服,并向亚利桑那州最高法院上诉,声称其在接受警察[……]

Read more

扣留“使用假币者”索要钱财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犯罪嫌疑人李某的爷爷在2007年12月份赶集卖羊时,被两个买羊的人用1000元假币骗买4只羊。李某得知此事后,四处寻找买羊人。2008年6月19日14时许,李某遇见驾驶机动三轮车贩羊的潘某、高某,认为二人就是买羊人,遂纠集王某(在逃)等人驾驶奥拓车将二人强行截下,结果奥拓车部分损毁。经李某的爷爷指认,潘某、高某就是用假钱买羊的人,但二人予以否认。李某将二人扣留,与姚某采取殴打等手段,向二人索要现金4000元,其中修车费3000元和假钱赔偿款1000元。当日傍晚李某又邀来张某等四人帮助看人,当日19时许将潘某放回筹钱。至当晚12时许,李某等人等待潘某拿钱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经法医学鉴定[……]

Read more

二审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刑事判决先行生效探讨

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理,但对于诸如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失或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一时难以确定,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因故不能到庭等情况的案件,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分迟延,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对一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这一审理情况作了规定,而对二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为了确保案件及时审判,根据刑事诉讼法这一规定的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对附带民事诉讼的二审案件的审理情况也作了相应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百五十条规[……]

Read more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几个问题

2004-1-8【大中小】合同诈骗罪,是修订后刑法所规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犯罪罪名,也是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罪。围绕着合同诈骗罪主客观方面的认定,理论上曾有广泛的讨论,但由于该罪的复杂性,实践中仍有许多难题亟需解决。本文拟就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主观方面的认定以及经济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犯罪的界限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关于合同诈骗罪客观方面的表现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用欺骗的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

说到底,合同诈骗只不过是刑法中诈骗犯罪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普通诈骗罪的一般特征。采用欺骗方法、他人上当受骗后“自愿”交付财物是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