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等冒充警察骗取他人宝马轿车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张婷

【案情】

2007年7月,胡某在网上发布卖车信息,所卖的宝马轿车系他从一名网友手中以十万元的低价购得,尚未过户。王某、曹某以购车为名,将其约至某停车场,待胡某驾车出现时,出示事先伪造的警官证,称此车为走私车,以警察的名义将胡某拘留并扣押了宝马轿车。在某看守所门口,王某、曹某假装打电话与其他民警联系,胡某对二人的警察身份信以为真,随后二人“允许”胡某取保候审,宝马轿车仍被“扣押”。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应定招摇撞骗罪。两名犯罪嫌疑人以谋取他人财物为目的,冒充人民警察,骗取轿车的行为同时符合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但依据我国刑法二百六十六条“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应依照招[……]

Read more

法院在看守所向被告人宣判时驻所检察部门应现场监督

当前,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很多是采用定期宣判方式,当被告人在看守所羁押时,法院为了减少押送的工作量和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往往会选择看守所为地点向被告人宣告判决,并送达判决书,但对此宣判活动,检察机关的公诉人却往往不能出席现场,致使法律监督出现空白。对此,笔者认为,当法院在看守所向被告人宣告判决时,驻所检察部门应进行现场监督。

首先,能够确保检察机关对法院在看守所进行宣判活动的监督。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法院的宣告判决分为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当法院对公诉案件当庭宣判时,通常有公诉人在场监督,而当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定期宣判时,虽然会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并通知公诉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

Read more

刑事简易程序完善的六项措施

卢雪颖

随着社会的发展,刑事简易程序在实践中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如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被告人的权利保障以及简易程序的监督等方面问题凸显。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完善刑事简易程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是适当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第一,对于拟适用简易程序的公诉案件,应以宣告刑而不是法定刑作为判断标准。第二,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一是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二是不分罪名,以刑为限。因此,无论何种性质的案件,只要符合条件,均可考虑适用简易程序。同理,无论何种类型的犯罪,只要符合条件,也都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包括罪行较轻、案情简单的经济犯罪和暴力犯罪。第三,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适用[……]

Read more

在实际鉴定工作中如何收集笔迹检验样本

在实际鉴定工作中,笔迹检验案件的数量最多,影响也最大,因为它能做到“人的同一认定”,直接认定书写人,所以鉴定结论较其他文检案件的鉴定结论作用大,甚至直接关系到具体案件的定性。笔者认为,要有区分地对待笔迹样本的收集:

1.收集案前笔迹样本。案前笔迹样本是指被鉴定人在案件发生之前,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交往中形成的笔迹材料。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收集:一是向被鉴定人的单位借用其在工作中可能留有其本人笔迹的材料,包括其个人档案,留在银行的支票、存款单、取款单,各种票据,以及会议记录、总结、汇报、答卷、有其签名的合同等。二是可以收集被鉴定人在平时生活交往中书写的笔迹材料,包括日记、电话本、个人的记账单、借条、[……]

Read more

毒品犯罪量刑的若干问题

2007-2-28【大中小】◆文/张明

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严重,历来是我国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多年来司法实践已形成了一些毒品犯罪量刑的共识和经验,但如何在毒品犯罪量刑中贯彻罪刑均衡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罚当其罪,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拟就毒品犯罪量刑中常见的重要问题作一粗略分析,以期与大家共同探索毒品案件量刑疑难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毒品的数量与量刑

毒品数量直接反映出毒品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对定罪、量刑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某些毒品犯罪中,如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毒品数量具有犯罪构成要件意义,未达到一定数量标准就不能定罪。但整体上看,毒品数量对量刑的影响比对定罪的[……]

Read more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否提出精神赔偿

来源:人民网内容:(人民网)靠政审表上的合格章掩盖尚在强奸罪缓刑期的污点考上中专,进校不久即因双方发生纠纷而将同学钱某杀死的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学生崔某,日前被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但是,由于对判决确定的42863.5元的经济赔偿、特别是相关精神损失赔偿未得确认不服,该案刑事附带民事原告、钱某的父母随后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

据了解,失子之痛,对在贵州省贫困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农、家庭经济极其困难的钱某的父母打击巨大,几个月来一直精神恍惚。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他们除提出要求被告赔偿丧葬费、死亡补偿费、交通费、住宿费及误工费外,还提出了5万元的精神损失赔偿[……]

Read more

恶势力犯罪的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恶势力犯罪概念的辩析,以其性质对概念作了重新描述后,以司法实践视角,考察其一般犯罪特点,表明其存在的危险和危害性。尤因其存在法规竟合或事实竟合情形,故与其他犯罪形态和行为作出界定,特别是实践中对法律适用的模糊性,作者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恶势力犯罪,认定,法律适用

面对日益猖獗的恶势力犯罪,全国各级司法机关在“从严从重从快”的刑事政策指导下开展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但是,由于人们对恶势力犯罪这种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犯罪现象缺乏充分认识,加之学界观点众说不一。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易出现定性不当,打击不力等问题。为了更加深入有效地打击恶势力犯罪,笔者拟对恶势力犯罪的概念、认定[……]

Read more

片面共犯是否可以共犯论处

作者:袁彬

所谓片面共犯是指共同行为人的一方有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并协力于他人的犯罪行为,但他人却不知其给予协力,因而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况。片面共犯是大陆法系刑法学中的用语,在美国,片面共犯也被称为“潜在的同谋犯”。

对于片面共犯,我国刑法理论上存在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应承认它是共犯。片面共犯的故意和行为都是单方面的,不是行为人相互之间的共同故意和相互利用对方的行为,与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概念不符合,并认为片面共犯这个概念自身在逻辑上就是矛盾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片面共犯暗中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被帮助者虽不知情,但帮助者既与他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又有[……]

Read more

“严打”与刑罚的“世轻世重”

2003-12-31【大中小】当前正在进行的“严打”整治斗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但也有个别人提出,法律应该具有稳定性、连续性,“严打”是否有悖于这一原则?为此,我翻阅了一下西方近代法制史论著,发现在特定时期严厉打击某些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我们的“严打”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1791年的法国刑法典是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刑事立法。在立法内容上,该法典体现了《人权宣言》提出的刑法原则,废除了封建刑法中的宗教罪和所有肉刑,将死刑的适用范围从大革命前的100多种减少到32种,确立了自由刑在刑罚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创造了绝对的确定刑制度,并取消了封建刑法中的所有刑罚赦免权。

但到了1[……]

Read more

马福威: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

作者:马福威新闻来源:正义网TheDefinitionofInternationalTerrorismCrime

【摘要】

对于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而言,其逻辑上的前提是确定这种国际犯罪的内涵。尽管对于这一犯罪的认识千差万别,但是仍然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认定:其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具有恐怖主义的一般特征,它是带有政治性的犯罪;其二,该种犯罪是具有国际性的犯罪;其三,它是明确得到规定的国际犯罪,罪刑法定原则对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仍然适用。

Abstract:

Asforthepunishmentoninternationalterrorismcrime,thepremiseistomakecertain[……]

Read more